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以及无人机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064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以及无人机充电系统,具体涉及无人机充电柜安装技术领域,该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设置于车厢内,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固定于所述车厢内,如此无人机充电柜可以随车移动,在无人机供电不足时,以便及时采用无人机充电柜为无人机电池进行充电,保证无人机飞行业务的长时间开展。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无人机充电柜与车厢通过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如此,既可以利用安装部限制无人机充电柜在车厢内移动,避免无人机充电柜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摔倒损坏,又可以在无人机巡检工作完毕不需要野外环境充电时,轻松将无人机充电柜从车厢内卸下来安放于室内使用,使无人机不工作时不占据车内空间。使无人机不工作时不占据车内空间。使无人机不工作时不占据车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以及无人机充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充电柜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以及无人机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应用逐渐成熟。现阶段多旋翼无人机受置于电池容量的限制,巡检时间通常在15

20分钟左右。
[0003]由于目前无法及时为无人机电池充电,严重影响了无人机自主巡检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以及无人机充电系统,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本技术的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设置于车厢内,包括:
[0006]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车厢内,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车厢内的无人机充电柜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限制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在所述车厢内移动。
[0007]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还包括:
[0008]车载充电接口,所述车载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车载充电接口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接口用于对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内的电池充电。
[0009]可选的,所述安装部为矩形围挡,所述矩形围挡设置于所述车厢底板上且紧贴所述无人机充电柜的下半部的四周外壁,以将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包围;
[0010]其中,所述矩形围挡的一边为可活动挡臂,另外三边为固定挡臂,所述固定挡臂与所述车厢底板固定,所述可活动挡臂的一端与其相邻的一所述固定挡臂可旋转连接,所述可活动挡臂的另一端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固定挡臂榫卯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座,其中:
[0012]所述第一连接头固定于所述车厢的车头挡板,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的一侧壁,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相适配;
[0013]所述第二连接头固定于所述车厢的一边板,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的另一侧壁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座所固定的侧壁相邻,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相适配。
[0014]可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限位台和底座,所述限位台固定于所述车厢底板上,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的底端面,其中:
[0015]所述限位台上端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相互匹配。
[0016]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还包括:减震杆、支撑座以及卡接座,所述卡
接座安装于所述车厢的顶部,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的顶端;
[0017]其中,所述减震杆的一端与所述车厢的顶部可旋转连接,另一端可在旋转半径内与所述支撑座或所述卡接座卡接。
[0018]可选的,所述减震杆用于与支撑座卡接的一端为球体;
[0019]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和盖板,所述座体与所述盖板卡接,所述座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形成活动腔;
[0020]所述盖板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球体且大于所述减震杆的杆径,以使所述球体置于所述活动腔后可在所述开口限定的范围内活动。
[0021]从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充电系统,包括:车辆、无人机充电柜以及如本技术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其中,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和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均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车厢内,所述无人机充电柜与所述车厢通过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
[0022]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充电模块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多个不同类型的充电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触摸屏用于控制所述不同类型的充电模块为相应的无人机电池充电。
[0023]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充电柜还包括:
[0024]温度测量模块,所述温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内的温度;
[0025]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内且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柜壁上的散热口相通,以将外界空气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内的热空气进行交换;
[0026]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和所述散热风扇分别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温度测量模块传输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散热风扇启动。
[0027]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0028]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该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设置于车厢内,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车厢内,如此无人机充电柜可以随车移动,而因车辆可以在无人机飞行区域的附近行驶,如此在无人机供电不足时,可以将无人机或无人机的电池放入车厢内,以便及时采用无人机充电柜为无人机电池进行充电,保证无人机飞行业务的长时间开展。
[0029]在本技术中,无人机充电柜与车厢通过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如此,既可以利用安装部限制无人机充电柜在车厢内移动,避免无人机充电柜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摔倒损坏,又可以在无人机巡检工作完毕不需要野外环境充电时,轻松将无人机充电柜从车厢内卸下来安放于室内使用,使无人机不工作时不占据车内空间,避免造成车厢空间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无人机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安装部为矩形围挡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安装部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座匹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安装部包括限位台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限位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Z向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减震杆与支撑座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车载充电接口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40]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无人机充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无人机充电柜内散热结构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
[0043]1‑
安装部;2

无人机充电柜;3

车厢;4

车载充电接口;5

减震杆;6

支撑座;7

卡接座;8

温度测量模块;9

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设置于车厢(3)内,包括:安装部(1),所述安装部(1)固定于所述车厢(3)内,所述安装部(1)与所述车厢(3)内的无人机充电柜(2)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部(1)用于限制所述无人机充电柜(2)在所述车厢(3)内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还包括:车载充电接口(4),所述车载充电接口(4)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所述车载充电接口(4)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接口(4)用于对所述无人机充电柜(2)内的电池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为矩形围挡,所述矩形围挡设置于所述车厢(3)底板上且紧贴所述无人机充电柜(2)的下半部的四周外壁,以将所述无人机充电柜(2)包围;其中,所述矩形围挡的一边为可活动挡臂(101),另外三边为固定挡臂(102),所述固定挡臂(102)与所述车厢(3)底板固定,所述可活动挡臂(101)的一端与其相邻的一所述固定挡臂(102)可旋转连接,所述可活动挡臂(101)的另一端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固定挡臂(102)榫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包括:第一连接头(103)、第一连接座(104)、第二连接头(105)以及第二连接座(10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头(103)固定于所述车厢(3)的车头挡板,所述第一连接座(104)固定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2)的一侧壁,所述第一连接头(103)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04)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头(105)固定于所述车厢(3)的一边板,所述第二连接座(106)固定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2)的另一侧壁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04)所固定的侧壁相邻,所述第二连接头(105)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06)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充电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包括:限位台(107)和底座(108),所述限位台(107)固定于所述车厢(3)底板上,所述底座(108)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充电柜(2)的底端面,其中:所述限位台(107)上端面设置有凸起(109),所述底座(108)的下端面设置有凹槽(110),所述凸起(109)与所述凹槽(110)相互匹配。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宏洋海发林杨少宾严南征吴建宁杨炯张源康瑞刘家瑞金雁君岳靖飞尹琦云白陆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超高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