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惠群专利>正文

组合式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008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散热装置,安装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或发热组件上,包括有一导热座、至少一热管及一散热体。其中,该导热座上设有承接部及第一扣合部,该承接部供一热管置设在其上。该散热体由多个散热鳍片组成,在该散热鳍片上设有容置槽及第二扣合部,该第二扣合部与导热座的第一扣合部对应设置且相互配合,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的相互连接使容置槽与导热座的承接部将热管紧密包覆,形成一组合式散热装置。由此,利用导热座与散热体间的扣合连接,可以增加各组件间接触的紧密度,提高该散热装置的热传导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或发热组件上,利用导热座与散热体间的扣合连接来增加各组件间的接触紧密度,提高热传导效果的组合式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运行速度缓慢,用散热体加散热风扇所构成的散热器作为CPU的散热设备已经足够,但近来中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已经超过3GHz,且CPU的时钟频率与其发热量为成正比关系,因此,上述的散热器受到机壳空间的限制,已越来越难以随中央处理器运行速度的提高而有效解决散热的问题,因此用与热管组成的散热器结构来散热,已成为散热课题的另一解决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组合式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有一导热座10a、两个热管20a及一散热体30a。其中导热座10a底面平贴在中央处理器(CPU)的表面上,其顶面开设有两条槽沟11a,槽沟11a可分别供热管20a的一端置设。热管11a的另一端穿设在散热体30a上。散热体30a由多个散热鳍片31a堆叠组成,各散热鳍片31a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穿孔32a,热管11a插入穿孔32a与各散热鳍片31a连接。在各组件的接触面间涂覆有导热介质,由此,形成一热管散热器。然而,公知的热管组合式散热装置存在以下的缺陷1.由于各热管20a为一细长的圆管体,其内部所能设置的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受到空间的限制,并且其与导热座10a及散热体30a的接触面积狭小、热阻大,因此,热管20a所能带走的热量有其局限性。2.散热鳍片31a的穿孔32a为一圆孔,与热管20a连接时,在穿孔32a的内壁面不易将黏胶的导热介质均匀涂覆,使热管20a与散热体30a的连接无法达到良好的接触效果。3.由于该热管散热器的流道不具有流线型,当散热风扇向下吹入气流时,极易使气流在流道间产生相互撞击,因而造成流阻大、涡流多、噪音大及热对流传导系数差等不良现象。本设计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凭借从事研发多年的经验,针对可进行改建的不便与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技术。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装置,其利用导热座与散热体间的扣合连接来增加各组件间的接触紧密度及减小热阻,并可将导热介质均匀涂布在承接部及容置槽的表面上,以提供一较低流阻的散热装置,从而提高该散热装置的热传导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装置,用于装设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或发热组件上,包括一导热座、至少一热管及一散热体。其中,该导热座上设有承接部及第一扣合部,该承接部供一热管置设在其上。该散热体由多个散热鳍片组成,在该散热鳍片上设有容置槽及第二扣合部,该第二扣合部与导热座的第一扣合部对应设置且相互配合,通过该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的相互连接使容置槽与导热座的承接部将热管紧密包覆,形成一组合式散热装置,从而达到上述目的。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公知组合式散热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与固定座及散热风扇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4的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组合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a-导热座11a-槽沟20a-热管30a-散热体31a-散热鳍片32a-穿孔10-导热座11-容置槽 12-第一扣合部13-螺孔20-热管21-吸热端 22-散热端30-散热体31-散热鳍片 32-容置槽33-第二扣合部 34-凸环40-固定座41-本体 42-平板43-穿孔 44-圆形孔45-螺孔50-散热风扇5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2及图3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剖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装置,如图2及图3所示,包括一导热座10、一热管20及一散热体30,其中导热座10用铝、铜或其他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在其顶面设有圆弧形的承接部11,承接部11为开放式型态,在涂覆导热介质(如锡膏)时,可以做到涂覆均匀且施工容易。在导热座10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扣合部12。第一扣合部12可为一凹入的卡槽或凸出的卡钩(如图6所示)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凹入的“V”字形卡槽。热管20为一大管径圆柱体,其内部设置有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利用该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的热传导机制,可以将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迅速带离。热管20设置在导热座10的承接部11上方,在其上、下分别形成有一吸热端21及一散热端22,吸热端21为热管20与导热座10的承接部11相接触的区域面积。散热体30也用铝、铜或其他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其由多个散热鳍片31组成。在散热鳍片31的中间开设有圆弧状的容置槽32,容置槽32为大于二分之一的圆弧,其与热管20相接触的区域面积为热管20的散热端22。在容置槽32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二扣合部33。第二扣合部33与导热座10的第一扣合部12对应设置且相互配合。通过第一扣合部12与第二扣合部33的相互配合连接使容置槽32与导热座10的承接部11将热管20紧密包覆。自第二扣合部33的上方延伸至容置槽32的周边形成有一凸环34,凸环34可增加散热鳍片21与热管20的接触面积,且易于将导热介质均匀涂覆在内壁面上。图4及图5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与固定座及散热风扇的分解立体图及组合剖视图。如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可进一步包括一固定座40及一散热风扇50。其中,固定座40设置在散热体30的上方,并与导热座10相连接,一散热风扇50与固定座40固定连接。固定座40包括有一主体41及从主体41垂直延伸的平板42,各平板42开设有穿孔43,在导热座10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螺孔13,穿孔43与导热座10的螺孔13相对应,可以用螺丝等固定连接组件通过穿孔43及螺孔13将固定座40与导热座10固定连接。主体41顶面开设有一圆形孔44及多个螺孔45,圆形孔44位于散热风扇50的正下方,以利于气流向下吹入散热器中,多个螺孔45与散热风扇50的定位孔51相互配合,可以螺栓等组件将散热风扇50固定安装在固定座40上。图7至图10分别为本技术第三至第六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如图7至图10所示,导热座10的第一扣合部12与散热体30的第二扣合部33对应配合,该相互配合的扣合部可以为矩形(如图7所示)或半圆形(如图8所示)的组合形状,用来控制散热鳍片3 1嵌入导热座10时,在垂直方向的定位;其也可以是鸠尾形(如图9所示)或“T”字形(如图10所示)的组合形状,用来控制散热鳍片31嵌入导热座10时,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定位,即散热鳍片31无法从上述的方向中拔出。如上所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散热装置,包括有导热座、至少一热管及散热体,所述散热体由多个散热鳍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上设有承接部及第一扣合部,所述承接部供所述热管置设在其上,在所述散热鳍片上设有容置槽及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与导热座的第一扣合部对应设置且相互配合,使所述容置槽与导热座的承接部将所述热管紧密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散热装置,包括有导热座、至少一热管及散热体,所述散热体由多个散热鳍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上设有承接部及第一扣合部,所述承接部供所述热管置设在其上,在所述散热鳍片上设有容置槽及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与导热座的第一扣合部对应设置且相互配合,使所述容置槽与导热座的承接部将所述热管紧密包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的第一扣合部为一卡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的第一扣合部为一卡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的第一扣合部与所述散热体的第二扣合部为V字形组合形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的第一扣合部与所述散热体的第二扣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群
申请(专利权)人:徐惠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