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包括有主体,主体上连接有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远离主体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块相固定;法兰固定块上开设有吸油孔、固定孔,吸油管组对应伸入吸油孔,电子管对应连接于固定孔;回油管与法兰固定块之间插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采用将回油管、吸油管组及电子管通过法兰固定块相固定的方式,具有管道不易产生晃动的效果,从而降低漏油的风险。低漏油的风险。低漏油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燃油传感器是利用燃油进入容器后引起传感器壳体和感应电极之间电容量的变化,并将此变化转变为电流变化而检测油在容器内位置高度的零件。现有技术中,车用燃油液位传感器主要包括传感器主体、设于传感器主体上的输油管,当输油管安装于油箱内时直接插入即可。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017541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油传感器,包括主体、连接于主体上的供油管、回油管和检测管,主体具有气孔,气孔包括进气孔和出气孔,该燃油传感器还包括进气阀和出气阀,分别设置在进气孔和出气孔内,进气阀和出气阀的导通方向相反。当其安装到油箱上以后,当油箱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时,进气阀打开,空气通过进气孔流入到油箱内;当油箱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出气阀打开,空气通过出气孔流出油箱,由此平衡油箱内与外界的气压。
[0004]但上述的燃油传感器存在以下缺点:由于供油管、回油管和检测管之间均未设置防晃动装置,当油箱液面高度较高时,供油管、输油管和检测管易产生晃动,从而影响刹车,存在较大的漏油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采用将回油管、吸油管组及电子管通过法兰固定块相固定的方式,具有管道不易产生晃动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包括有主体,主体上连接有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远离主体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块相固定;法兰固定块上开设有吸油孔、固定孔,吸油管组对应伸入吸油孔,电子管对应连接于固定孔;回油管与法兰固定块之间插接固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油管组分别对应地插入于吸油孔中,电子管的下端对应固定于固定孔内,回油管的下端与法兰固定块插接固定,如此,各管道均能通过法兰固定块相对固定,当油量传感器安装于油箱内时,法兰固定块与油箱内壁相抵限位,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即使油箱内燃油液面较高时,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均不会随意晃动,从而降低漏油的风险。如此,具有较好的防晃动的效果。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之间还设有中心骨架,中心骨架均固定连接于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的外侧壁。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骨架的设置可进一步将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进行定位,防止各管道晃动而发生碰撞,从而可降低损坏率。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回油管的侧壁开设有回油孔,法兰固定块上设有插
柱,插柱对应插接于回油管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回油管固定安装于法兰固定块上时,插柱对应插接于回油孔内,即可将回油管相对法兰固定块实现定位。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插柱对应于回油孔的侧壁设有导油斜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量传感器内的燃油从回油管回油时,导向斜面可对油液进行方向的引导,从而减小燃油对插柱的冲击力,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法兰固定块的侧壁沿周向设有若干凸边,相邻凸边之间形成定位凹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法兰固定块对应安装于油箱内时,油箱内壁的定位块对应嵌入于定位凹槽中,即可对法兰固定块进行定位,从而防止法兰固定块于油箱内位移。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吸油管组包括有主吸油管和辅助吸油管,主吸油管的管内径大于辅助吸油管的管内径,吸油孔对应包括有主吸油孔和辅助吸油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主吸油管和辅助吸油管的方式,具有较好的辅助吸油效果,提高吸油效率。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孔的外周设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开设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与中心骨架避让配合;且电子管与法兰固定块的固定孔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子管对应安装于固定孔时,电子管对准于固定孔,限位凸环可对电子管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便于紧固螺栓拧紧,此外,部分中心骨架对应嵌入于避让缺口中,也可对中心骨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提高稳定性。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电子管远离主体的一端内壁设有导向面。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设置可便于紧固螺栓伸入并拧紧。
[002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吸油管组与吸油孔之间设有卡接定位结构,卡接定位结构包括设于吸油管组的卡接凸环、对应开设于吸油孔内壁的卡接环槽,当吸油管组对应插接于吸油孔内时,卡接凸环与卡接环槽卡接配合。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油管组对应伸入于吸油孔内时,卡接凸环对应嵌入于卡接环槽内,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吸油管沿轴向脱离吸油孔,使得连接稳固性更高。
[002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卡接凸环的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卡接凸环的侧壁设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引导卡接凸环卡接于卡接环槽内。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接凸环对应嵌入于卡接环槽内时,导向斜面可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卡接更方便、迅速,且将卡接凸环的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连接后不易脱出。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采用将回油管、吸油管组及电子管通过法兰固定块相固定的方式,具有管道不易产生晃动的效果,从而降低漏油的风险;
[0028]2.采用在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之间设有中心骨架的方式进行相互固定,可进一步将吸油管组、回油管及电子管进行定位,防止各管道晃动而发生碰撞,从而可降低损坏率;
[0029]3.采用在法兰固定块与回油管通过插柱插接配合的方式,且插柱侧壁设有导油斜
面,导向斜面可对油液进行方向的引导,从而减小燃油对插柱的冲击力,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0031]图2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0032]图3是实施例一的法兰固定块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33]图4是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0034]图5是实施例二的仰视图。
[0035]图6是图5中A
‑
A截面的剖视图。
[0036]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37]图中:1、主体;2、主吸油管;3、辅助吸油管;4、回油管;41、回油孔;5、电子管;51、导向面;52、浮子;6、法兰固定块;61、主吸油孔;62、辅助吸油孔;63、固定孔;64、限位凸环;641、避让缺口;65、插柱;651、导油斜面;66、凸边;67、定位凹槽;7、中心骨架;8、紧固螺栓;9、卡接凸环;91、导向斜面;10、卡接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包括有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连接有吸油管组、回油管(4)及电子管(5),所述吸油管组、回油管(4)及电子管(5)远离所述主体(1)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块(6)相固定;所述法兰固定块(6)上开设有吸油孔、固定孔(63),所述吸油管组对应伸入所述吸油孔,所述电子管(5)对应连接于所述固定孔(63),所述回油管(4)与法兰固定块(6)之间插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组、所述回油管(4)及电子管(5)之间还设有中心骨架(7),所述中心骨架(7)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吸油管组、回油管(4)及电子管(5)的外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4)的侧壁开设有回油孔(41),所述法兰固定块(6)上设有插柱(65),所述插柱(65)对应插接于所述回油管(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65)对应于所述回油孔(41)的侧壁设有导油斜面(6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固定块(6)的侧壁沿周向设有若干凸边(66),相邻所述凸边(66)之间形成定位凹槽(6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晃动结构的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青,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三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