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972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包括安装步骤、初始加载步骤、逐级加载步骤和标定步骤。首先将提升绞车吊缆下放与沉管管顶吊点连接,吊缆不对吊点施加拉力,记录操控台显示的缆力初始值;其次向沉管压载水箱内加水至消除沉管干舷,同步下放吊缆使其恢复缆力初始值,记录此时的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继续逐级加水,在此期间保持吊缆出缆长度不变,对应记录每级的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计算每级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与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之差,逐级标定操控台上显示的缆力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沉管压载水量的控制和加载,逐级反算提升绞车吊缆的实际受力,并以此逐级标定操控台显示的缆力数据,进而实现提升绞车拉力的准确标定。拉力的准确标定。拉力的准确标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绞车标定
,具体涉及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沉管沉放及安装施工过程中,沉管沉放位置和安装精度完全依靠一体船上的各类绞车来控制,沉管于水下的高精度对接离不开各绞车缆系对一体船及沉管姿态的精确控制,而一体船上所有的绞车均是通过远程系统进行操控的,因此必须通过标定试验来确保绞车的实际工作性能与操控台的指令能够达到一致,即实现绞车缆系的实际受力与操控台显示的指令拉力一致。而以往绞车要么不做拉力标定,要么拉力标定方式老旧、精度不高,不能满足海底沉管隧道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
[0003]一体船上所用的各类绞车包括移船绞车、牵引绞车、定位绞车和提升绞车;其中,提升绞车通过吊缆及插拔销连接于沉管管顶,用于控制沉管的沉放。沉管每次沉放时,通常需要使用四台提升绞车以实现沉管的平稳沉放。提升绞车拉力大小的准确度直接决定沉管的沉放安装精度;因而,如何实现提升绞车拉力的准确标定,成为一体船用提升绞车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用于对一体船上安装的多台提升绞车进行拉力标定,包括以下步骤:
[0005]安装步骤,将多台提升绞车的吊缆下放并与沉管管顶的多个吊点一一对应连接,吊缆不对吊点施加拉力,记录操控台上显示的各吊缆的缆力初始值;
[0006]初始加载步骤,向沉管的压载水箱内加水至消除沉管的干舷,同步下放各吊缆至使其缆力恢复到缆力初始值,记录此时压载水箱的总水量,将其记为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
[0007]逐级加载步骤,向初始加载后的压载水箱内继续加水以进行逐级加载,在此期间保持吊缆的出缆长度不变,记录每级加载后压载水箱的总水量,将其对应记为每级的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
[0008]标定步骤,与逐级加载步骤同步进行;计算每级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与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之差,用于逐级标定操控台上显示的各吊缆的缆力数据。
[0009]本技术方案通过对沉管压载水箱水量的控制和加载,逐级反算提升绞车吊缆的实际受力,并以此逐级标定操控台上显示的各吊缆的缆力数据,确保吊缆的实际受力与操控台上显示的吊缆缆力数据一致,进而实现提升绞车拉力的准确标定,确保提升绞车的实际工作性能能够与操控台的指令高度一致,使提升绞车能够满足海底沉管隧道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还包括验证步骤;在验证步骤中,首先排出压载水箱内的水,然后再次进行初始加载步骤和逐级加载步骤,以验证各提升绞车拉力标定的准确性。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是在一体船进坞并关闭坞门的前提下进行的。该技术方案避免了风浪流对拉力标定的影响,进一步确保拉力标定的准确性。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初始加载步骤开始前,现场测量海水密度和沉管的初始干舷值,以换算出消除干舷理论加载水量;参考消除干舷理论加载水量来控制对压载水箱的加水量。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初始加载步骤进一步包括:
[0014]第一次加载,向压载水箱内加水,其加载量为消除干舷理论加载水量的90%;
[0015]第二次加载,继续向压载水箱内加水,至使沉管的干舷为零;
[0016]第一次加载和第二次加载时,均同步下放吊缆至使其缆力恢复到缆力初始值。
[0017]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在初始加载过程中对压载水量的控制,便于使沉管干舷顺利降为零值,并使初始加载步骤完成后的吊缆缆力恢复到缆力初始值,利于后续逐级加载步骤和标定步骤的实施。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操控台操控沉管的压载水系统向压载水箱内加水,在加水过程中保持沉管水平。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逐级加载步骤中,根据吊缆的额定缆力进行阶梯式分级,逐级加载的级数为至少三级。
[00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次进行拉力标定的提升绞车的数量为四台。
[00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通过对沉管压载水量的控制和加载,逐级反算提升绞车吊缆的实际受力,并以此逐级标定操控台上显示的各吊缆的缆力数据,进而实现提升绞车拉力的准确标定。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用于对一体船上安装的多台提升绞车进行拉力标定,包括安装步骤、初始加载步骤、逐级加载步骤和标定步骤。
[0027]在安装步骤中,将多台提升绞车的吊缆下放并与沉管管顶的多个吊点一一对应连
接,吊缆不对吊点施加拉力,记录操控台上显示的各吊缆的缆力初始值。
[0028]在初始加载步骤中,向沉管的压载水箱内加水至消除沉管的干舷,同步下放各吊缆至使其缆力恢复到缆力初始值,记录此时压载水箱的总水量,将其记为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
[0029]在逐级加载步骤中,向初始加载后的压载水箱内继续加水以进行逐级加载,在此期间保持吊缆的出缆长度不变,记录每级加载后压载水箱的总水量,将其对应记为每级的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
[0030]标定步骤与逐级加载步骤同步进行;计算每级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与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之差,用于逐级标定操控台上显示的各吊缆的缆力数据。
[0031]上述示意性实施例,通过对沉管压载水箱水量的控制和加载,逐级反算提升绞车吊缆的实际受力,并以此逐级标定操控台上显示的各吊缆的缆力数据,确保吊缆的实际受力与操控台上显示的吊缆缆力数据一致,进而实现提升绞车拉力的准确标定,确保提升绞车的实际工作性能能够与操控台的指令高度一致,使提升绞车能够满足海底沉管隧道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还包括验证步骤;在验证步骤中,首先排出压载水箱内的水,然后再次进行初始加载步骤和逐级加载步骤,以验证各提升绞车拉力标定的准确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用于对一体船上安装的多台提升绞车进行拉力标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安装步骤,将多台所述提升绞车的吊缆下放并与沉管管顶的多个吊点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吊缆不对所述吊点施加拉力,记录操控台上显示的各所述吊缆的缆力初始值;初始加载步骤,向所述沉管的压载水箱内加水至消除所述沉管的干舷,同步下放各所述吊缆至使其缆力恢复到所述缆力初始值,记录此时所述压载水箱的总水量,将其记为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逐级加载步骤,向初始加载后的所述压载水箱内继续加水以进行逐级加载,在此期间保持所述吊缆的出缆长度不变,记录每级加载后所述压载水箱的总水量,将其对应记为每级的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标定步骤,与所述逐级加载步骤同步进行;计算每级所述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与所述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之差,用于逐级标定所述操控台上显示的各所述吊缆的缆力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还包括验证步骤;在所述验证步骤中,首先排出所述压载水箱内的水,然后再次进行所述初始加载步骤和所述逐级加载步骤,以验证各所述提升绞车拉力标定的准确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宿发强黄涛高大伟孙靓马宗田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