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秋花专利>正文

一种放射科重症患者用移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56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放射科重症患者用移动床,包括移动床、调节机构、卡紧机构、护栏、支撑腿,所述移动床的内部设置有卡紧机构,所述移动床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固定杆一、卡块、固定杆二、扶手,所述支撑杆一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扶手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一远离扶手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支撑杆二的一端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卡紧机构使得移动床两侧的护栏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防止不同体型的病人在移动床上晃动,从而产生病人从移动床滚落或者其他伤害的情况,达到了能够对移动床两侧的护栏进行调节距离的目的。移动床两侧的护栏进行调节距离的目的。移动床两侧的护栏进行调节距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重症患者用移动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
,具体为一种放射科重症患者用移动床。

技术介绍

[000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重症患者在检查或者手术时﹐需要通过移动床将病人从病床移位到手术床上,或者将患者从手术床上移动到移动床上再移位到病床上,而现如今转运过程一般是由家属参与,护士一般不会参与;在转运过程中为了防止病人从移动床滚落,需要一种能够对两侧防护栏进行调整的移动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放射科重症患者用移动床,达到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重症患者用移动床,包括移动床、调节机构、卡紧机构、护栏、支撑腿,所述移动床的内部设置有卡紧机构,所述移动床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
[0005]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固定杆一、卡块、固定杆二、扶手,所述支撑杆一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扶手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一远离扶手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支撑杆二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二远离支撑杆一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移动床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一的一端通过轴承二与扶手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一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杆二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杆二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二远离固定杆一的一端贯穿移动床的外壁,所述固定杆二与移动床滑动连接,所述卡块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杆二和固定杆一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杆二的背面,所述卡块与固定杆二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与固定杆一滑动连接;
[0006]所述卡紧机构包括螺纹杆一、伞齿轮一、伞齿轮二、定位柱、转动杆一、伞齿轮三、伞齿轮四、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一的一端贯穿移动床的外壁延伸至移动床的内部,所述螺纹杆一的一端通过轴承三与移动床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一,所述螺纹杆一与伞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伞齿轮一与伞齿轮二啮合,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二,所述转动杆一与伞齿轮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另一端贯穿定位柱的外壁,所述转动杆一与定位柱通过轴承四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三,所述转动杆一与伞齿轮三固定连接,所述伞齿轮三与伞齿轮四啮合,所述螺纹杆二的一端贯穿伞齿轮四,所述螺纹杆二与伞齿轮四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二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三与移动床的内壁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二的外壁表面开设有滑动槽一,所述滑动槽一与支撑杆一的长度、宽度均相同。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二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固定杆二的长度、宽度均大于固定杆一的长度、宽度。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床的外壁表面开设滑动槽二,所述滑动槽二与支撑杆二的长度、宽度均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伞齿轮一、伞齿轮二、伞齿轮三、伞齿轮四、转动杆一、定位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伞齿轮一、伞齿轮二、伞齿轮三、伞齿轮四、转动杆一、定位柱对称分布在移动床的正面和背面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一的一端与握把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床的底部与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与移动轮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科重症患者用移动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得移动床扶手可以对高度进行调节,并且可以对扶手进行收放,当需要对病人进转移的时候,将扶手升起来,即可推动移动床,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扶手收回,达到了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调节扶手的目的。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卡紧机构使得移动床两侧的护栏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防止不同体型的病人在移动床上晃动,从而产生病人从移动床滚落或者其他伤害的情况,达到了能够对移动床两侧的护栏进行调节距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移动床的正面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螺纹杆一的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移动床的侧视剖视图。
[0018]图中:1移动床、2调节机构、3卡紧机构、4护栏、5支撑腿、201支撑杆一、202支撑杆二、203固定杆一、204卡块、205固定杆二、206扶手、301螺纹杆一、302伞齿轮一、303伞齿轮二、304定位柱、305转动杆一、306伞齿轮三、307伞齿轮四、308螺纹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重症患者用移动床,包括移动床1、调节机构2、卡紧机构3、护栏4、支撑腿5,移动床1的内部设置有卡紧机构3,移动床1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移动床1的外壁表面开设滑动槽二,滑动槽二与支撑杆二202的长度、宽度均相同,移动床1的底部与支撑腿5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腿5的底部与移动轮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0]调节机构2包括支撑杆一201、支撑杆二202、固定杆一203、卡块204、固定杆二205、扶手206,支撑杆一2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扶手206的内壁活动连接,支撑杆一201远离扶手206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支撑杆二202的一端活动连接,支撑杆二202远离支撑杆一2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移动床1的内壁活动连接,固定杆一203的一端通过轴承二与扶手206的内壁活动连接,固定杆一20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杆二205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杆二205的内部,固定杆二205远离固定杆一203的一端贯穿移动床1的外壁,固定杆二205与移动床1滑动连接,卡块204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杆二205和固定杆一203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杆二205的背面,卡块204与固定杆二205滑动连接,固定杆二205的内部中空设置,固定杆二205的长度、
宽度均大于固定杆一203的长度、宽度,卡块204与固定杆一203滑动连接,支撑杆二202的外壁表面开设有滑动槽一,滑动槽一与支撑杆一201的长度、宽度均相同,通过设置调节机构2使得移动床1扶手206可以对高度进行调节,并且可以对扶手206进行收放,当需要对病人进转移的时候,将扶手206升起来,即可推动移动床1,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扶手206收回,达到了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调节扶手206的目的;
[0021]卡紧机构3包括螺纹杆一301、伞齿轮一302、伞齿轮二303、定位柱304、转动杆一305、伞齿轮三306、伞齿轮四307、螺纹杆二308,螺纹杆一301的一端与握把的外壁固定连接,螺纹杆一301的一端贯穿移动床1的外壁延伸至移动床1的内部,螺纹杆一3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三与移动床1的内部活动连接,螺纹杆一301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一302,螺纹杆一301与伞齿轮一302固定连接,伞齿轮一302与伞齿轮二303啮合,转动杆一305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二303,转动杆一305与伞齿轮二303固定连接,转动杆一305的另一端贯穿定位柱304的外壁,转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重症患者用移动床,包括移动床(1)、调节机构(2)、卡紧机构(3)、护栏(4)、支撑腿(5),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1)的内部设置有卡紧机构(3),所述移动床(1)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支撑杆一(201)、支撑杆二(202)、固定杆一(203)、卡块(204)、固定杆二(205)、扶手(206),所述支撑杆一(2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扶手(20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一(201)远离扶手(206)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支撑杆二(202)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二(202)远离支撑杆一(2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一与移动床(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一(203)的一端通过轴承二与扶手(20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一(20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杆二(205)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杆二(205)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二(205)远离固定杆一(203)的一端贯穿移动床(1)的外壁,所述固定杆二(205)与移动床(1)滑动连接,所述卡块(204)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杆二(205)和固定杆一(203)的外壁延伸至固定杆二(205)的背面,所述卡块(204)与固定杆二(205)滑动连接,所述卡块(204)与固定杆一(203)滑动连接;所述卡紧机构(3)包括螺纹杆一(301)、伞齿轮一(302)、伞齿轮二(303)、定位柱(304)、转动杆一(305)、伞齿轮三(306)、伞齿轮四(307)、螺纹杆二(308),所述螺纹杆一(301)的一端贯穿移动床(1)的外壁延伸至移动床(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一(3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三与移动床(1)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301)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一(302),所述螺纹杆一(301)与伞齿轮一(302)固定连接,所述伞齿轮一(302)与伞齿轮二(303)啮合,所述转动杆一(305)的一端贯穿伞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秋花林钰绚
申请(专利权)人:叶秋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