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材喷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953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材喷码装置,包括喷码机本体、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喷码机本体开设有喷码口;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底座、正反扣丝杆、第一半V形块及第二半V形块,正反扣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半V形块及第二半V形块,第一半V形块和第二半V形块上下相对设置且同步反向移动;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底座、第三半V形块及第四半V形块,第三半V形块和第四半V形块相对设置,且均与第二连接底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材喷码装置,避免了喷码标识倾斜的现象,确保了喷码位置的统一及喷码标识的一致性。一及喷码标识的一致性。一及喷码标识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材喷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材喷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材喷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管在生产和生活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钢管在出厂前都会对产品进行喷码,将规格等信息喷在钢管外表面。现有技术中,钢管的喷码一般由工人直接使用手持喷码机进行喷码。这种手持喷码机在操作时容易出现喷码标识倾斜的情况,特别是为同一规格钢管喷码时,会出现喷码位置不统一及喷码标识一致性差等现象,从而造成喷码效果不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材喷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钢管手持喷码标识倾斜、喷码位置不统一以及喷码标识一致性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钢材喷码装置,包括喷码机本体、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喷码机本体前侧中心部位开设有喷码口,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相对设置在喷码口的两侧;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底座、正反扣丝杆、第一半V形块及第二半V形块,第一连接底座卡接于喷码机本体前侧,正反扣丝杆的轴向与喷码口对应侧的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正反扣丝杆与第一连接底座转动连接,正反扣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半V形块及第二半V形块,第一半V形块与第二半V形块上下相对设置且同步反向移动,第一半V形块的下部设置第一上槽面,第二半V形块的上部设置第一下槽面,第一上槽面和第一下槽面相对形成第一V形槽,第一半V形块及第二半V形块与第一连接底座滑动连接;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底座、第三半V形块及第四半V形块,第二连接底座卡接于喷码机本体前侧并与喷码口对应侧的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三半V形块和第四半V形块相对设置,且均与第二连接底座滑动连接,第三半V形块的下部设置第二上槽面,第四半V形块的上部设置第二下槽面,第二上槽面和第二下槽面相对形成第二V形槽,第二上槽面与第一上槽面在同一个平面上,第二下槽面与第一下槽面在同一个平面上,第三半V形块与第一半V形块固定连接,且第四半V形块与第二半V形块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的,正反扣丝杆上设置正螺纹扣和反螺纹扣,正螺纹扣和反螺纹扣对称设置在正反扣丝杆轴向的两侧。
[0007]进一步的,第一半V形块设有与正螺纹扣螺纹连接的正螺纹孔,第二半V形块设有与反螺纹扣螺纹连接的反螺纹孔。
[0008]进一步的,第一半V形块与第二半V形块之间的中心轴线、第三半V形块和第四半V形块的中心轴线及喷码口的中心轴线在同一个直线上。
[0009]进一步的,喷码机本体上设置有手柄及开关。
[0010]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底座和第二连接底座的结构相同。
[0011]进一步的,第一上槽面、第一下槽面、第二上槽面和第二下槽面的外表面均固定设有夹持垫板。
[0012]进一步的,夹持垫板的材料为塑料。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的钢材喷码装置,设置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通过转动第一定位装置的正反扣丝杆带动第一半V形块、第二半V形块、第三半V形块和第四半V形块滑动并形成不同尺寸的V形槽,实现对不同规格钢管的夹持及喷码,第二定位装置中的第三半V形块和第四半V形块分别跟随第一定位装置中的第一半V形块和第二半V形块动作,确保第一V形槽和第二V形槽始终对应,保证了钢管夹持部位的直线度及喷码标识的水平位置,使喷码标识的轴向与钢管的中心轴线平行,避免了喷码标识倾斜的现象,确保了喷码位置的统一及喷码标识的一致性,喷码效果更加美观。
[0015]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部分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给钢管喷码时的左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喷码机本体;11:手柄;12:开关;13:喷码口;2:第一定位装置;21:第一连接底座;211:侧板;212:底板;213:轨道;22:正反扣丝杆;23:第一半V形块;231:第一上槽面;24:第二半V形块;241:第一下槽面;25:连接螺栓;26:夹持垫板;3:第二定位装置;31:第二连接底座;32:第三半V形块;321:第二上槽面;33:第四半V形块;331:第二下槽面;4:第一连接杆;5: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钢材喷码装置,包括喷码机本体1、第一定位装置2和第二定位装置3。
[0025]喷码机本体1前侧中心部位开设有喷码口13,通过喷码口13为钢管进行喷码。喷码机本体1上设置有手柄11及开关12,手柄11位于喷码机本体1的底部,开关12设置于手柄11上,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12进行喷码机本体1喷码作业的启停。
[0026]第一定位装置2和第二定位装置3相对设置在喷码口13的两侧。第一定位装置2包
括第一连接底座21、正反扣丝杆22、第一半V形块23及第二半V形块24。第一连接底座21由底板212及底板212两侧的两个侧板211组成为H形结构,底板212上侧固定设置有轨道213,轨道213沿第一连接底座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中,轨道213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但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截面。第一连接底座21卡接于喷码机本体1前侧,并通过连接螺栓25与喷码机本体1固定连接。正反扣丝杆22的轴向与喷码口13对应侧的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如图1所示,正反扣丝杆22的轴向与第一连接底座21的长度方向平行,正反扣丝杆22一端贯穿第一连接底座21,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底座21转动连接。正反扣丝杆22上设置正螺纹扣和反螺纹扣,正螺纹扣和反螺纹扣对称设置在正反扣丝杆22轴向的两侧,正反扣丝杆2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半V形块23及第二半V形块24。本实施例中,第一半V形块23和第二半V形块24的结构相同,各部分尺寸相等,仅有的区别为第一半V形块23设有与正反扣丝杆22的正螺纹扣螺纹连接的正螺纹孔,第二半V形块24设有与正反扣丝杆22的反螺纹扣螺纹连接的反螺纹孔。第一半V形块23与第二半V形块24上下相对设置且同步反向移动,第一半V形块23的下部设置第一上槽面231,第二半V形块24的上部设置第一下槽面241,第一上槽面231和第一下槽面241相对形成第一V形槽,第一V形槽用于夹持抵接钢管5的外表面。第一半V形块23、第二半V形块24上均设有半V形槽,第一上槽面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材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码机本体、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喷码机本体前侧中心部位开设有喷码口,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相对设置在所述喷码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底座、正反扣丝杆、第一半V形块及第二半V形块,所述第一连接底座卡接于所述喷码机本体前侧,所述正反扣丝杆的轴向与所述喷码口对应侧的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正反扣丝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正反扣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半V形块及所述第二半V形块,所述第一半V形块与所述第二半V形块上下相对设置且同步反向移动,所述第一半V形块的下部设置第一上槽面,所述第二半V形块的上部设置第一下槽面,所述第一上槽面和所述第一下槽面相对形成第一V形槽,所述第一半V形块及所述第二半V形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底座、第三半V形块及第四半V形块,所述第二连接底座卡接于所述喷码机本体前侧并与所述喷码口对应侧的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半V形块和所述第四半V形块相对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半V形块的下部设置第二上槽面,所述第四半V形块的上部设置第二下槽面,所述第二上槽面和所述第二下槽面相对形成第二V形槽,所述第二上槽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军马依琳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斯凯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