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50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内壳、驱动结构,内壳位于外壳的内侧,外壳与内壳之间为吸水室,吸水室内设置有整流结构,内壳自上而下设置有压水室、过渡流道结构、离心叶轮和诱导轮,驱动结构驱动离心叶轮和诱导轮转动,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内壳上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伸出外壳,进水口和出水口相对设置,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吸水室后,依次经过整流结构、诱导轮、离心叶轮、过渡流道结构和压水室后,通过出水口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进水口和出水口对称设置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小径向力,使泵结构稳定运行,通过降低离心泵自身振动大大减少噪音,整流结构对来流进行整流,提供高抗汽蚀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离心泵内部的振动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空化是造成离心泵水力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离心泵的振动噪音问题随着应用场景要求的不断提高已是国家重点攻关方向,空化的发生会影响泵的扬程和效率,严重时更会剥蚀材料表面,同时也会诱发振动和噪声,使内部流动出现不稳定性。降低离心泵的振动与噪声并提高其汽蚀性能是离心泵设计、应用和维护等环节中必须重视的主要问题。对于离心泵的发展不断趋向于高速化,大功率化,高扬程化和微型化的特点,实际应用时越来越要求离心泵具有较好的低振动高抗汽蚀性能。离心泵产生振动的原因除了流体在离心泵流道内撞击旋转以外,其自身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结构的非对称性及非稳定性,离心泵在工作时极易产生振动,从而加剧内部流体流动的不稳定性产生噪音。同时,不稳定的流动也会严重影响离心泵汽蚀性能,内部出现的回流与漩涡等都是诱发空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降低离心泵振动与噪音并提高抗汽蚀性能,是提升离心泵性能的一个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减小离心泵由结构上振动而产生的径向力并提供高抗汽蚀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包括外壳、内壳、驱动结构,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为吸水室,所述吸水室内设置有整流结构,所述内壳自上而下设置有压水室、过渡流道结构、离心叶轮和诱导轮,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离心叶轮和所述诱导轮转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伸出所述外壳,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水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吸水室后,依次经过所述整流结构、所述诱导轮、所述离心叶轮、所述过渡流道结构和所述压水室后,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出。
[0006]优选地,所述进水口的轴线和所述出水口的轴线均水平设置,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同轴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分流挡板结构,所述分流挡板结构用于将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分流,所述分流挡板结构包括第一分流挡板和第二分流挡板,所述第一分流挡板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分流挡板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分流挡板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均呈弧形,所述第一分流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壳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分流挡板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0008]优选地,所述内壳的内壁上由所述诱导轮的轮缘进口边向所述诱导轮的入口方向开设有环形槽。
[0009]优选地,所述整流结构包括第一导叶结构、第二导叶结构和第三导叶结构;所述第二导叶结构和所述第三导叶结构均位于所述第一导叶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三导叶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叶结构相交。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叶结构包括若干沿所述外壳周向均匀设置的第一导叶,各所述第一导叶的外侧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各所述第一导叶的内侧均与所述内壳的外壁连接,各所述第一导叶的底部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所述内壳的底部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叶结构包括若干沿所述外壳周向非均匀设置的第二导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导叶之间的间隙大于靠近所述出水口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导叶之间的间隙,各所述第二导叶的内侧均与所述外壳的底部中心处的凸起连接,各所述第二导叶的上端均与所述内壳的下端连接,各所述第二导叶的下端均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三导叶结构为环形导叶,所述第三导叶结构与各所述第二导叶相交,所述第三导叶结构的下端位于所述内壳的底部与所述外壳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三导叶结构的上端位于所述外壳底部中心处的凸起与所述内壳之间,所述第三导叶结构的上端突出于所述第二导叶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吸水室的最小截面面积与所述进水口的截面面积相同。
[0014]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和转动轴,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依次穿过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所述过渡流道结构、所述离心叶轮和所述诱导轮均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侧,所述过渡流道结构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离心叶轮和所述诱导轮均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过渡流道结构、离心叶轮、诱导轮自上而下嵌套在内壳内,整流结构嵌套在吸水室内,结构紧凑,进水口和出水口对称设置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小径向力,使泵结构稳定运行,通过降低离心泵自身振动大大减少噪音,整流结构可以对来流进行整流作用,提供高抗汽蚀性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剖视图;
[0019]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去除过渡流道结构、离心叶轮、诱导轮);
[0020]其中:100

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1

外壳,2

内壳,3

吸水室,4

压水室,5

过渡流道结构,6

离心叶轮,7

诱导轮,8

进水口,9

出水口,10

分流挡板结构,11

第一导叶,12

第二导叶,13

第三导叶结构,14

电机,15

转动轴,16

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减小离心泵由结构上振动而产生的径向力并提供高抗汽蚀性能。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

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驱动结构,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为吸水室,所述吸水室内设置有整流结构,所述内壳自上而下设置有压水室、过渡流道结构、离心叶轮和诱导轮,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离心叶轮和所述诱导轮转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伸出所述外壳,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水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吸水室后,依次经过所述整流结构、所述诱导轮、所述离心叶轮、所述过渡流道结构和所述压水室后,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和所述出水口的轴线均水平设置,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分流挡板结构,所述分流挡板结构用于将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分流,所述分流挡板结构包括第一分流挡板和第二分流挡板,所述第一分流挡板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分流挡板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分流挡板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均呈弧形,所述第一分流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壳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分流挡板和所述第二分流挡板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内壁上由所述诱导轮的轮缘进口边向所述诱导轮的入口方向开设有环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汽蚀低幅振动的离心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结构包括第一导叶结构、第二导叶结构和第三导叶结构;所述第二导叶结构和所述第三导叶结构均位于所述第一导叶结构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效锐张克龙苟金澜路兴港许强王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