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934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中继卫星,根据中继卫星与火箭的位置关系以及火箭姿态和天基相控阵天线在火箭上的位置关系,求出最优滚转角GAM以及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夹角Jiajiao;S2、比较Jiajiao与天基相控阵天线波束角A0的大小关系:S3、比较出Jiajiao大于A0时,调整滚转角,调整后计算天基测控覆盖范围;S4、当天基测控覆盖范围满足要求时,则滚转角设计完成;当天基测控覆盖范围不满足要求时,则需更换中继卫星重新进行上述步骤S1至步骤S3的滚转角设计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避免使用STK软件调用弹道数据进行测控分析,求出最优滚转角和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夹角,能够有效减少运算量,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箭弹道及天基测控
,具体涉及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基测控是一种应用中继卫星进行航天器的跟踪及数据传输的技术。火箭飞行过程中,火箭到中继卫星的矢量与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的夹角(简称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夹角)在天基相控阵天线波束角范围内才能保证数据有效传输。但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由于火箭的发射场不同、目标轨道不同、飞行过程中姿态角变化不同,导致对于同一型号的火箭由于其天基相控阵天线位置固定,天基相控阵天线并不能全程指向中继卫星,需要通过调整滚转角(侧滑角在火箭发动机工作期间会影响飞行轨迹,一般不用来优化测控方案)来优化弹道及测控方案。
[0003]对于天基相控阵天线与中继卫星的连接情况,一般需要使用STK软件进行分析,通过读入弹道数据并结合火箭与中继卫星的姿态关系人工判断给出相应的滚转角调整方案,保证火箭与中继卫星能保持数据的有效传输。但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对于不同的发射任务,由于发射场、目标轨道倾角、飞行姿态角等的不同,测控方案均有变化,需要设计人员结合STK软件进行判断并给出相应的姿态角调整方案,耗时耗力,且设计周期较长。
[0004]针对现有的天基测控技术,需要一种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发射任务快速设计出最优的测控方案,以提高火箭测控方案的设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能够根据火箭与中继卫星的相对位置并结合弹道自动优化出火箭飞行过程中满足天基测控约束的姿态角,从而满足天基测控去任务化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0007]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选取中继卫星,根据中继卫星与火箭的位置关系,以及火箭姿态和天基相控阵天线在火箭上的位置关系信息,求出最优滚转角GAM以及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夹角Jiajiao(范围:0~180,单位:
°
);
[0009]S2、比较Jiajiao与天基相控阵天线波束角A0的大小关系:
[0010]S3、当步骤S2比较出Jiajiao大于A0时,调整滚转角,调整后计算天基测控覆盖范围;
[0011]S4、当天基测控覆盖范围满足要求时,则当前设计的滚转角为受天基测控约束的最优滚转角;当天基测控覆盖范围不满足要求时,则当前选取的中继卫星无法满足测控需求,需更换中继卫星重新进行上述步骤S1至步骤S3的滚转角设计过程。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
[0013]根据卫星所在轨道经度即可得到中继卫星在发射坐标系内的位置矢量再根据此刻火箭在发射坐标系内的位置矢量将通过坐标转换投影到导航坐标系,分别得到导航坐标系下卫星的位置矢量和火箭的位置矢量
[0014]计算得到在导航坐标系内火箭到中继卫星的位置矢量进而将位置矢量通过坐标转换投影到弹体坐标系,得到(RxDT,RyDT,RzDT)。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弹体坐标系定义为:坐标原点位于火箭质心,OX1轴与箭体纵对称轴一致,指向头部方向,OY1轴垂直于OX1轴,位于火箭纵对称面内,指向上方,OZ1轴与OX1轴、OY1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0016]最优滚转角GAM即为火箭到中继卫星的矢量投影到箭体坐标系Y1OZ1平面后与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的夹角;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夹角Jiajiao为火箭到中继卫星的矢量与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之间的夹角;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
[0018]天基相控阵天线一般位于火箭侧面,为便于说明,假定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在弹体坐标系

OZ1轴方向。
[0019]计算得到后,可直接求出与天基天线指向方向的夹角Jiajiao:
[0020][0021]位置矢量在弹体坐标系Y1OZ1平面的投影与弹体坐标系

OZ1轴的夹角为最优滚转角GAM,其计算方法如下:
[0022]当RyDT为正时,GAM为正:
[0023][0024]当RyDT为负时,GAM为负:
[0025][002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当Jiajiao不大于A0,说明满足天基测控需求,无需调整滚转角;当Jiajiao大于A0时,说明不满足天基测控需求,需要通过滚转角进行进一步调整。
[002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调整滚转角方法为:
[0028]S31、首先计算火箭起飞后至火箭进入目标轨道各时刻的GAM,判断得到GAM绝对值的最大值|GAMmax|和最小值|GAMmin|;
[0029]S32、当|GAMmax|和|GAMmin|均小于100
°
时,继续判断:
[0030]a.当15
°
≤|GAMmax|≤30
°
时:判断|GAM|≥|GAMmax|/2时,记录该时刻T_GAM0,及滚转角GAM0=GAMmax;
[0031]b.当|GAMmax|>30
°
时:判断|GAM|≥|GAMmax|/4时,记录该时刻T_GAM0,及滚转角GAM0=GAMmax/2;判断|GAM|≥|GAMmax|*3/4时,记录该时刻T_GAM1,及滚转角GAM1=
GAMmax。
[0032]当为序号a的情况时,在T_GAM0时刻将滚转角调整至GAM0,重新从火箭起飞开始,计算后续各时刻Jiajiao的大小;
[0033]当为序号b的情况时,在T_GAM0时刻将滚转角调整至GAM0,在T_GAM1时刻将滚转角调整至GAMtj1,之后重新从火箭起飞开始,计算后续各时刻Jiajiao的大小。
[0034]判断满足Jiajiao≤A0的测控弧段T_tj00~T_tj01、T_tj10~T_tj11、T_tj20~T_tj21
……
,选取测控弧段最长的一段T_tjx0~T_tjx1,由此得到天基测控覆盖范围;
[0035]S33、当|GAM|max和|GAM|min均大于100
°
时,则需在发射前将箭体滚转角调整为180
°
开展发射任务,或者在飞行过程中将滚转角调整180
°
以满足天基测控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计算得到各时刻Jiajiao的大小。判断满足Jiajiao≤A0的测控弧段T_tj00~T_tj01、T_tj10~T_tj11、T_tj20~T_tj21
……
,选取测控弧段最长的一段T_tjx0~T_tjx1,由此得到天基测控覆盖范围。
[0036]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发射原点,OY轴取过发射点的铅垂线,向上为正,OX轴与OY轴垂直,指向理论射向,OZ轴与OX轴、OY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0037]进一步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中继卫星,根据中继卫星与火箭的位置关系,以及火箭姿态和天基相控阵天线在火箭上的位置关系信息求出最优滚转角GAM以及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夹角Jiajiao;S2、比较Jiajiao与天基相控阵天线波束角A0的大小关系:S3、当步骤S2比较出Jiajiao大于A0时,调整滚转角,调整后计算天基测控覆盖范围;S4、当天基测控覆盖范围满足要求时,则当前设计的滚转角为受天基测控约束的最优滚转角;当天基测控覆盖范围不满足要求时,则当前选取的中继卫星无法满足测控需求,需更换中继卫星重新进行上述步骤S1至步骤S3的滚转角设计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根据卫星所在轨道经度即可得到中继卫星在发射坐标系内的位置矢量再根据此刻火箭在发射坐标系内的位置矢量将通过坐标转换投影到导航坐标系,分别得到导航坐标系下卫星的位置矢量和火箭的位置矢量计算得到在导航坐标系内火箭到中继卫星的位置矢量进而将位置矢量通过坐标转换投影到弹体坐标系,得到(RxDT,RyDT,RzD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体坐标系定义为:坐标原点位于火箭质心,OX1轴与箭体纵对称轴一致,指向头部方向,OY1轴垂直于OX1轴,位于火箭纵对称面内,指向上方,OZ1轴与OX1轴、OY1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最优滚转角GAM即为火箭到中继卫星的矢量投影到箭体坐标系Y1OZ1平面后与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的夹角;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夹角Jiajiao为火箭到中继卫星的矢量与天基相控阵天线指向之间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计算得到后,当天基天线指向在弹体坐标系

OZ1轴方向,可直接求出与弹体坐标系

OZ1轴的夹角Jiajiao:所述最优滚转角GAM计算方法如下:当RyDT为正时,GAM为正:当RyDT为负时,GAM为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当Jiajiao不大于A0,说明满足天基测控需求,无需调整滚转角;当Jiajiao大于A0时,说明不满足天基测控需求,需要通过滚转角进行进一步调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天基测控约束的火箭姿态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调整滚转角方法为:S31、首先计算火箭起飞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延兵张昌涌黎桪李晓苏汪潋刘克龙王志军周一凡王晓玮尹世卿骆信宇冯刚刘宏胡驰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