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体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17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框体,所述边框一体成型,所述边框包括视窗部、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视窗部上设有视窗口,所述视窗口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厚度方向贯穿于所述视窗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视窗部内且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视窗部内且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内壁设置;所述格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显示器,包括LED控制组件、LED显示屏和框体,所述LED显示屏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LED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边框内,所述LED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格挡件和所述LED显示屏之间,达到框体的视窗部分的各部位的尺寸不一致的作用。窗部分的各部位的尺寸不一致的作用。窗部分的各部位的尺寸不一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体及显示器


[0001]本技术属于显示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框体及显示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显示器的框体大多为四边体,框体通常是拼接而成的,这就容易导致框体的视窗部分的各部位的尺寸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框体的视窗部分的各部位的尺寸不一致的问题,提供一种框体及显示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框体,包括边框和格挡件,所述边框一体成型,所述边框包括视窗部、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
[0005]所述视窗部上设有视窗口,所述视窗口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厚度方向贯穿于所述视窗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视窗部内且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视窗部内且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内壁设置;
[0006]所述格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0007]可选地,所述格挡件包括料板和多个凸包,所述凸包设置在所述料板上,所述凸包用于提高所述格挡件的强度。
[0008]可选地,所述凸包沿着所述料板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料板上,所述凸包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料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包与所述料板一体设置。
[0009]可选地,所述格挡件无钉铆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0010]可选地,所述格挡件嵌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内壁一体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第一阶梯槽,所述格挡件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且嵌设于所述第一阶梯槽。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内壁一体设置,所述第三连接件一体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件上,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之间形成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阶梯槽用于安装LED显示屏。
[0013]可选地,所述框体还包括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固定在所述视窗部上,所述装饰板位于所述格挡件的背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所述装饰板用于在所述格挡件的背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遮挡于所述格挡件。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体,边框为一体成型,边框各处的厚度相同,有利于提高框体的使用体验,有利于提高框体的外观的美观性。
[0015]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LED控制组件、LED 显示屏和一种框体,所述LED显示屏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LED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边框内,所述LED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格挡件和所述LED 显示屏之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体的边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体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体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体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凸包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面打段差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视窗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段差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铆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9]1、边框;11、视窗部;111、视窗口;12、第一连接部;121、第一连接件; 122、第二连接件;123、第一阶梯槽;13、第二连接部;131、第三连接件;132、第四连接件;133、第二阶梯槽;2、格挡件;21、料板;22、凸包;3、装饰板; 4、凸包成型模具;41、凸包冲头;42、凸包成型凹模;43、凸包成型母模;44、凸包成型公模;45、凸包成型脱料板;5、侧面打段差模具;511、侧面打段差上模座;512、侧面打段差上垫板;513、侧面打段差上止板;514、侧面打段差上弹簧;52、侧面打段差插刀;531、侧面打段差下模板;532、侧面打段差下垫板;533、侧面打段差下模座;54、侧面打段差侧垫板;55、侧面打段差侧夹板;56、侧面打段差弹簧;57、侧面打段差侧挡板;58、侧面打段差脱料板; 591、侧面打段差冲头;592、侧面打段差侧脱料板;593、侧面打段差凹模;6、切边模具;611、切边上模座;612、切边上垫板;613、切边上止板;614、切边上弹簧;62、切边脱料板;63、切边插刀;641、切边下模板;642、切边下垫板;643、切边下模座;65、切边侧垫板;66、切边侧夹板;67、切边弹簧; 68、切边侧止挡板;691、切边侧脱料板;692、切边刀口;7、冲视窗模具;711、冲视窗上模板;712、冲视窗上垫板;713、冲视窗上模座;714、冲视窗上弹簧; 72、冲视窗顶块;73、冲视窗上內脱;741、冲视窗下垫板;742、冲视窗下模座;743、冲视窗下内脱;744、冲视窗下弹簧;745、冲视窗下模板;8、打段差模具;811、打段差上脱料板;812、打段差上插刀;813、打段差成型滑块; 814、打段差导轨;815、打段差侧插刀;816、打段差侧折冲头;817、打段差上模座;818、打段差上夹板;819、打段差上弹簧;821、打段差下模板;831、打段差侧垫板;832、打段差侧夹板;833、打段差侧弹簧;834、打段差侧止挡板;835、打段差侧脱料板;836、打段差下模座;822、打段差下垫板;84、打段差上止挡板;9、铆接模具;911、上入子;912、铆接上模座;913、铆接上垫板;914、铆接上模板;92、下入子;93、铆接下止挡板;94、铆接下夹板; 95、铆接冲头;96、铆接下脱板;97、铆接下垫板;98、铆接下模座;99、铆接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体,包括边框1和格挡件2,边框1一体成型,边框1包括视窗部11、第一连接部12和与第一连接部12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13;
[0032]视窗部11上设有视窗口111,视窗口111沿着视窗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于视窗部11,第一连接部12位于视窗部11内且沿着视窗部11的内壁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和格挡件,所述边框一体成型,所述边框包括视窗部、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视窗部上设有视窗口,所述视窗口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厚度方向贯穿于所述视窗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视窗部内且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视窗部内且沿着所述视窗部的内壁设置;所述格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件包括料板和多个凸包,所述凸包设置在所述料板上,所述凸包用于提高所述格挡件的强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沿着所述料板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料板上,所述凸包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料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包与所述料板一体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件无钉铆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件嵌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着所述视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冬才陈文平袁仕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智强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