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79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6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然砂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以及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
[0003]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以大直径桩基、大体积混凝土、大尺寸构件为主,混凝土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天然砂资源日渐枯竭,天然砂质量日益低劣,特别是细度模数偏小、含泥量偏高导致现场混凝土施工出现问题,延误工期影响质量。
[0004]机制砂是地域性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和供给主要取决于出场料源矿物成分、料场加工水平的影响。对于水运工程而言,一方面消耗巨大,一方面又难以充分有效利用地材(机制砂矿源一般较水运项目距离远,陆运成本高)。因此单纯采用机制砂对于水运工程来说不是经济可行的方案,因而通常采用混合砂进行。
[0005]另外通过近年来年的实践,发现天然砂虽然存在细度模数偏小,含泥量高的问题,但是适当掺配机制砂,则可以综合两种料源的优势,改善机制砂颗粒表面粗糙带来的混凝土流动性不佳的问题,而机制砂的加入则可以明显改善混合砂级配。
[0006]目前在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机制砂占大量配比的混合砂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就在机制砂占大量配比的混合砂混凝土耐久性较差,而高耐久性又是水运工程混凝土最重要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提高机制砂占大量配比的混合砂混凝土的耐久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然砂200

250份;机制砂700

750份;所述天然砂的细度模数为1.6

1.8,所述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为3.0

3.4;所述天然砂、机制砂的氯离子含量为0.001

0.002%。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细度模数为1.6

1.8的天然砂以及细度模数为3.0

3.4的机制砂配制得到细度模数为2.7

3.0的混合砂,一方面改善了天然机制砂细度模数过小、机制砂细度模数过大的问题,且通常机制砂中的含泥量较小,从而使机制砂含量较高的混合砂中的含泥量减小,使制备得到混凝土符合施工要求。
[0010]且选用氯离子含量为0.001

0.002%的天然砂和机制砂,使混合砂内氯离子含量较少。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低电通量性能均与混
凝土耐久性相关,在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方面,采用低氯离子含量的混合砂原料,具有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效果。
[0011]通过本方案中的混合砂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具有较一定的耐久度,符合水运工程的要求,且通过高含量的机制砂配制成混合砂替代天然砂,解决了天然砂质量差、细度模数过低、含泥量多的问题。
[0012]可选的,所述机制砂为碱活性机制砂,所述机制砂通过改性处理,所述改性处理的方法如下:S1,将机制砂浸泡在50

60℃的假酸浆子胶溶液中,捞出晾干得到第一机制砂;S2,配制2

5g/L的氯化钙的水溶液,将氯化钙的水溶液倒入第一机制砂中搅拌反应20min,搅拌条件下干燥得到改性机制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碱活性机制砂占市面上的2/3,且本次水运工程当地多为岩性为凝灰岩、流纹岩等具有碱活性的岩石,当地机制砂的厂家通常会将此类具有碱活性的岩石加工生成机制砂,导致机制砂内部碱活性较高,碱活性机制砂容易在混凝土内发生碱

硅类型的碱集料反应,导致混凝土结构被破坏,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因此需对碱活性机制砂进行改性处理。
[0014]假酸浆子胶是一种胶质,该胶质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自发生成凝胶,凝胶将机制砂进行包覆,使机制砂内的碱活性物质无法与水泥直接接触,从而不易发生碱

硅类型的碱集料反应,保证掺有混合砂的混凝土的结构完整性,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0015]且在将机制砂通过假酸浆子凝胶包覆后,显著提高对二氧化碳的隔离效果,提高混凝土的防碳化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0016]可选的,所述假酸浆子胶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假酸浆子经过乙醇浸泡,加热至60℃温度下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S2,将提取液通过低温冷冻干燥,并通过粉碎、过筛,得到假酸浆子胶粉末;S3,按重量份计,称取假酸浆子胶粉末20

30份与水混合,加热溶解,得到假酸浆子胶溶液。
[0017]通过上述方案,制备得到假酸浆子胶溶液,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量生产。
[0018]可选的,还包括重量份为50

100份的燧石粉末,所述燧石粉末的细度小于625目,所述燧石粉末的密度为3.1

3.4g/m3。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燧石粉末能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二次反应,生成凝胶体,该凝胶体具有较强的持碱能力,将混凝土中更多的碱离子禁锢在凝胶体内,从而抑制碱离子与碱活性机制砂进一步发生碱

硅酸反应,宏观上表现为抑制了碱

硅酸反应,从而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强度。
[0020]采用低细度高密度的燧石粉末,使混凝土结构致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0021]可选的,所述燧石粉末经过改性,其改性方法如下:S1,将燧石粉末经过高温煅烧,煅烧温度为800

1000℃;S2,将煅烧后的燧石粉末取出冷却,100

140℃下放入改性剂中,捞出干燥,得到第一改性燧石粉末;所述改性剂为质量浓度为8

12g/L的2

羟基苯胺的水溶液。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燧石粉末在经过高温煅烧后,其表面的活性羟基数目增多,再
通过活性羟基与2

羟基苯胺的改性接枝得到第一改性燧石粉末,第一改性燧石粉末与改性机制砂的亲和能力提高,使燧石粉末容易附着在改性机制砂的假酸浆子凝胶层表面,从而进一步将机制砂与水泥进行隔离,且当水泥接触到第一改性燧石粉末时,将第一改性燧石与水泥发生反应,将碱离子进行禁锢,使水泥中碱离子不易与机制砂发生碱

硅酸反应。
[0023]可选的,所述改性剂中还添加有四甲基胍,四甲基胍的质量浓度为0.6

1.2g/L。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甲基胍的添加,使燧石粉末与2

羟基苯胺的改性接枝效果更好,从而使第二改性燧石粉末与假酸浆子凝胶层的亲和能力更佳,提高第二改性燧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然砂200

250份;机制砂700

750份;所述天然砂的细度模数为1.6

1.8,所述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为3.0—3.4;所述天然砂、机制砂的氯离子含量为0.001

0.0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砂为碱活性机制砂,所述机制砂通过改性处理,所述改性处理的方法如下:S1,将机制砂浸泡在50

60℃的假酸浆子胶溶液中,捞出晾干得到第一机制砂;S2,配制2

5g/L的氯化钙的水溶液,将氯化钙的水溶液倒入第一机制砂中搅拌反应20min,搅拌条件下干燥得到改性机制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砂,其特征在于:所述假酸浆子胶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假酸浆子经过乙醇浸泡,加热至60℃温度下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S2,将提取液通过低温冷冻干燥,并通过粉碎、过筛,得到假酸浆子胶粉末;S3,按重量份计,称取假酸浆子胶粉末20

30份与水混合,加热溶解,得到假酸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鹤赵佳剑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金正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