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54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当工件上有缠屑时,机器人手臂、检测电源、继电器、基板、工件与缠屑形成闭合检测回路,继电器吸合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控制机器人手臂将有缠屑的工件放入滑槽A内;当工件上没有缠屑时,机器人手臂夹持工件从弧形凹槽之间提出置于滑槽B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件缠屑检测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判断检测,将工件区分开,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排除缠屑工件,保证后续工序机床加工精确度和安全度;调节板的设置可适用不同尺寸的工件,提高适用范围。提高适用范围。提高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自动化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机床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大多数是通过机器人手臂实现无人操作,机器人手臂代替人工,操作机床,实现上料下料,在一个机组工作过程中,多台机床连续设置,通过一台机器人手臂按加工顺序控制多台机床实现自动化;但是这个自动化程度受到工件缠屑的影响,需要人工干预,否则会影响加工效率,对工件外观以及对机床刀具寿命也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现对缠屑的自动判断,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的同时,解放人工,实现效益最大化。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检测挡板、检测电源、机器人手臂、继电器、PLC控制器、支撑架、滑槽A和滑槽B;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第一工序机床上;检测挡板包括基板、绝缘板和测量板;基板为长方形板件,基板一侧边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两块基板后端分别通过绝缘板水平设置在支撑座上,两块基板之间留有间隙,两块基板中部的弧形凹槽相对设置;测量板分别对应设置在两块基板的前端;所述检测电源正极与机器人手臂连接,负极通过继电器负载端分别与两块基板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端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手臂夹持工件运转;支撑架与支撑座位置相对应设置在与第一工序机床相邻的第二工序机床上;滑槽A和滑槽B分别向下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上。
[0005]优选的,所述的测量板为平板结构或为与工件外形相匹配的轮廓板;测量板上设置有腰形调节孔,螺钉穿过腰形调节孔分别将两测量板对应设置在两块基板的前端。
[0006]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根据工件外形结构特征,工件结构简单选择平板结构的测量板;工件外形复杂,要求精度高,选择与工件外形相匹配的轮廓板;根据工件外形尺寸,通过腰形调节孔调整两块测量板的间距,完成检测装置调配;步骤二:当第一工序机床加工完后,机器人手臂夹持工件从两块基板前端间隙进入两测量板之间,当工件上有缠屑时,缠屑与测量板接触后,机器人手臂、检测电源、继电器、基板、测量板、工件与缠屑形成闭合检测回路,继电器吸合将检测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手臂将有缠屑的工件从两基板之间退出,放入滑槽A内,工件沿滑槽向下滑动至滑槽A下端,等待清理;步骤三:当工件上没有缠屑时,机器人手臂夹持工件从两块基板前端间隙进入,工
件与调节板之间没有接触,不形成闭合回路,继电器没有信号发出,PLC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手臂将工件向后移动至弧形凹槽处,将工件从弧形凹槽之间向上提出置于滑槽B内,工件沿滑槽B向下滑动,等待进入第二工序机床的工序中。
[0007]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检测挡板、检测电源、机器人手臂、PLC控制器、继电器、支撑架、滑槽A和滑槽B;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第一工序机床上;检测挡板包括基板、绝缘板和测量块;基板为长方形板件,基板后端通过绝缘板水平设置在支撑座上;测量块外形与待检测工件内孔相匹配,测量块设置在基板前端;所述检测电源正极与机器人手臂连接,负极通过继电器负载端与基板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端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手臂夹持工件运转;支撑架与支撑座位置相对应设置在与第一工序机床相邻的第二工序机床上;滑槽A和滑槽B分别向下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上。
[0008]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根据工件内孔尺寸,选择与工件内孔相匹配的测量块;测量块安装在基板前端上侧,完成检测装置调配;步骤二:当第一工序机床加工完后,机器人手臂夹持工件套在测量块上方,当工件上有缠屑时,缠屑与测量块接触后,机器人手臂、检测电源、继电器、基板、测量块、工件与缠屑形成闭合检测回路,继电器吸合将检测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手臂将有缠屑的工件向上提出放入滑槽A内,工件沿滑槽向下滑动至滑槽A下端,等待清理;步骤三:当工件上没有缠屑时,机器人手臂夹持工件套在测量块上方,工件与测量块之间没有接触,不形成闭合回路,继电器没有信号发出,PLC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手臂将工件向上提出置于滑槽B内,工件沿滑槽B向下滑动,等待进入第二工序机床的工序中。
[0009]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座为弯折板件,包括下端板、上端板和连接臂;下端板位于垂直方向,上端板位于水平方向,下端板和上端板之间通过连接臂连接,下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工序机床上,上端板、下端板与连接臂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0010]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为直角板结构,支撑架的垂直板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第二工序机床上,支撑架水平板上相对设置有两组支腿,支腿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上,两组支腿上端面相对倾斜设置,滑槽A和滑槽B分别通过两组支腿设置在支撑架上。
[0011]优选的,所述的滑槽A和滑槽B均为横截面呈U形的长杆结构,滑槽A和滑槽B向下倾斜的一端端部均设置有挡板,滑槽A长度大于滑槽B长度,滑槽A的下端位于第二工序机床外侧,滑槽B的下端与第二工序机床相对应。
[0012]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本专利技术的工件缠屑检测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判断检测缠屑,将工件区分开,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依据缠屑导电的原理,有效排除缠屑工件,保证后续工序机床加工精确度和安全度;检测装置可适用不同尺寸及结构的工件,针对外表面及内孔加工工件均适用,满足多样化生产检测需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整体的安装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支撑座、检测挡板与机器人手臂的位置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滑槽A、滑槽B与机器人手臂的位置示意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检测回路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检测回路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检测回路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继电器与PLC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中:1

支撑座,11

下端板,12

上端板,13

连接臂,14

加强筋,2

检测挡板,21

基板,211

弧形凹槽,22

绝缘板,23

测量板,24

测量块,3

检测电源,4

继电器,5

支撑架,51

固定杆,52

支腿,6

滑槽A,7

滑槽B,8

挡板,9

第一工序机床,10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检测挡板、检测电源、机器人手臂、继电器、PLC控制器、支撑架、滑槽A和滑槽B;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第一工序机床上;检测挡板包括基板、绝缘板和测量板;基板为长方形板件,基板一侧边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两块基板后端分别通过绝缘板水平设置在支撑座上,两块基板之间留有间隙,两块基板中部的弧形凹槽相对设置;测量板分别对应设置在两块基板的前端;所述检测电源正极与机器人手臂连接,负极通过继电器负载端分别与两块基板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端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手臂夹持工件运转;支撑架与支撑座位置相对应设置在与第一工序机床相邻的第二工序机床上;滑槽A和滑槽B分别向下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板为平板结构或为与工件外形相匹配的轮廓板;测量板上设置有腰形调节孔,螺钉穿过腰形调节孔分别将两测量板对应设置在两块基板的前端。3.一种工件缠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检测挡板、检测电源、机器人手臂、PLC控制器、继电器、支撑架、滑槽A和滑槽B;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第一工序机床上;检测挡板包括基板、绝缘板和测量块;基板为长方形板件,基板后端通过绝缘板水平设置在支撑座上;测量块外形与待检测工件内孔相匹配,测量块设置在基板前端;所述检测电源正极与机器人手臂连接,负极通过继电器负载端与基板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端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手臂夹持工件运转;支撑架与支撑座位置相对应设置在与第一工序机床相邻的第二工序机床上;滑槽A和滑槽B分别向下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缠屑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根据工件外形结构特征,工件结构简单选择平板结构的测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俊杰刘永乐黄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信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