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室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31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烧室喷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燃级旋流器周向进气不均匀的问题。该燃烧室喷嘴包括底座、主燃级径向旋流器,主燃级径向旋流器沿自身轴线方向与底座间隙设置,主燃级径向旋流器与底座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叶片,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之间的间隙形成预燃级进风通道,该预燃级进风通道与预燃级气流通道连通;且至少部分第一叶片的内部设有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空腔以及主燃级径向旋流器连通。燃级径向旋流器连通。燃级径向旋流器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室喷嘴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室
,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室喷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普遍采用的中心分级贫燃预混喷嘴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燃级01和预燃级02,主燃级01与预燃级02同轴设置,且位于预燃级02的外围,主燃级01包括主燃级内壁011、主燃级外壁012以及主燃级径向旋流器013,预燃级02包括预燃级壁021、预燃级旋流器022,且预燃级旋流器022为径向旋流器;主燃级01和预燃级02分别与喷嘴杆03连通,喷嘴杆03的端部设有两个分支,形成主燃级喷嘴031和预燃级喷嘴032,主燃级喷嘴031用于向主燃级提供燃料,预燃级喷嘴032用于向预燃级喷射燃料。
[0003]继续参考图1,主燃级喷嘴031和预燃级喷嘴032相对喷嘴杆03的主干部分发生折弯,且预燃级旋流器022的部分进气口位于主燃级喷嘴031和预燃级喷嘴032之间,则弯折设置的预燃级喷嘴032将在这部分进气口的进气通道上形成阻碍,从而导致预燃级旋流器022周向进气的不均匀性,也使得气流经过预燃级旋流器022的旋流强度降低,进而对预燃级燃料的燃烧以及火焰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室喷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燃级旋流器周向进气不均匀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烧室喷嘴,该燃烧室喷嘴包括:
[0006]底座,内部具有空腔,且表面设有主燃级燃料接头,所述主燃级燃料接头与所述空腔连通;
[0007]主燃级径向旋流器,沿自身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底座间隙设置;
[0008]多个第一叶片,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之间,且沿周向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之间的间隙形成预燃级进风通道,且至少部分第一叶片的内部设有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所述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腔以及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连通;
[0009]预燃级套筒,设置在所述主燃级旋流器背离底座的一侧,所述预燃级套筒的内部空间形成预燃级气流通道,且所述预燃级气流通道与所述预燃级进风通道连通;
[0010]主燃级内套筒和主燃级外套筒,依次套设在所述预燃级套筒的外部,且所述主燃级内套筒与所述主燃级外套筒之间的间隙形成主燃级气流通道,所述主燃级气流通道与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连通;
[0011]预燃级喷嘴,所述预燃级喷嘴穿过所述底座并伸入所述预燃级气流通道内。
[0012]上述实施例中,外部空气在进入该喷嘴时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主燃级径向旋流器,并形成主燃级空气旋流;另一部分通过第一叶片,并形成预燃级空气旋流,且由于第一叶片设置在底座与主燃级径向旋流器之间,因此,空气可以沿周向均匀的从相邻的两
个第一叶片之间的间隙进入预燃级气流通道内,不会受到送料管路的影响。
[0013]可选的,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多个第二叶片;
[0014]所述多个第一叶片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0015]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一一对应的贯通孔。
[0016]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燃级燃料首先经过送料管路进入底座内的空腔,然后经空腔进入设置在第一叶片内的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最后经设置在主燃级旋流器的第一侧壁上的贯通孔射出,主燃级燃料射出后与流过第一侧壁表面的空气初步混合,并在主燃级气流通道内进一步混合后进入火焰筒内。
[0017]可选的,所述贯通孔介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叶片之间。
[0018]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空气由相邻的两个第二叶片之间的间隙进入主燃级径向旋流器后,可以对从贯通孔射出的主燃级燃料进行剪切破碎,从而形成初步混合。
[0019]可选的,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多个第二叶片;
[0020]所述多个第一叶片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0021]针对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叶片,有一一对应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的表面设有燃料出口,且所述第二叶片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燃料出口连通的第二主燃级燃料通道;
[0022]所述第二主燃级燃料通道贯穿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并与所述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连通。
[0023]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燃级燃料依次经过送料管路、底座内的空腔、第一叶片内的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第二叶片内的第二主燃级燃料通道,最后从燃料出口射出,由于燃料出口设置在第二叶片上,使得主燃级燃料从燃料出口射出后更容易与空气流进行混合。
[0024]可选的,针对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对应设置的第二叶片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
[0025]所述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与所述第二主燃级燃料通道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重叠部分内。
[0026]可选的,所述第二叶片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一叶片的总数量相同,且每个第一叶片内均设有所述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与所述每个第一叶片对应的第二叶片内均设有所述第二主燃级燃料通道。
[0027]可选的,所述预燃级气流通道内还设有预燃级旋流器,所述预燃级旋流器套设在所述预燃级喷嘴外部。
[0028]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第一叶片的旋向以及旋转角,恰当的选择该预燃级旋流器中叶片的旋向以及旋转角,使得空气经过第一叶片后形成的旋流在预燃级旋流器的作用下,旋流强度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或者,能够根据需要减弱旋流的强度。
[0029]可选的,所述预燃级旋流器为轴向旋流器或径向旋流器。
[0030]可选的,还包括喷嘴杆,所述喷嘴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喷嘴杆内部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主燃级送料通道、预燃级送料通道;
[0031]所述主燃级送料通道与所述主燃级燃料接头连通;
[0032]所述预燃级送料通道与所述预燃级喷嘴连通。
[0033]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燃级送料通道、预燃级送料通道均沿喷嘴杆的轴线方向设置,可以直接与底座上的主燃级燃料接头、预燃级喷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在喷嘴杆的端部设置分支的方案,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
[0034]可选的,所述喷嘴杆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轴线之间所呈的夹角为钝角。
[0035]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喷嘴杆的外延部分可以靠近燃烧室的外壁,节省燃烧室的外部空间。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燃烧室喷嘴的半剖图;
[003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室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图2所示出的燃烧室喷嘴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图2中所示出的燃烧室喷嘴的半剖图;
[0040]图5为图2中所示出的燃烧室喷嘴的局部1/4剖视图;
[004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燃烧室喷嘴的半剖图;
[0042]图7为图2中所示出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相对位置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室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内部具有空腔,且表面设有主燃级燃料接头,所述主燃级燃料接头与所述空腔连通;主燃级径向旋流器,沿自身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底座间隙设置;多个第一叶片,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之间,且沿周向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之间的间隙形成预燃级进风通道,且至少部分第一叶片的内部设有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所述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腔以及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连通;预燃级套筒,设置在所述主燃级旋流器背离底座的一侧,所述预燃级套筒的内部空间形成预燃级气流通道,且所述预燃级气流通道与所述预燃级进风通道连通;主燃级内套筒和主燃级外套筒,依次套设在所述预燃级套筒的外部,且所述主燃级内套筒与所述主燃级外套筒之间的间隙形成主燃级气流通道,所述主燃级气流通道与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连通;预燃级喷嘴,所述预燃级喷嘴穿过所述底座并伸入所述预燃级气流通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多个第一叶片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主燃级燃料通道一一对应的贯通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室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介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级径向旋流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多个第一叶片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振荆菲龙碧海王彦博苑波
申请(专利权)人:盛能工业科技廊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