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颈部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03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颈部加压装置,加压带一端与腹带固定连接,加压带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并通过魔术贴与腹带黏贴在一起;方向调节带的一端设有套孔,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方向调节带一端通过套孔套在加压带上,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腹带黏贴在一起;加压纱包的一面设有套孔,加压纱包通过套孔套在加压带上;腹带的下边缘均匀布满开设扣孔,引流袋挂包通过扣孔与腹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腹带作为整体的固定支撑,加压带绕过患者颈肩部对静脉角位置施加压力,通过其上的加压纱包对静脉角进行准确的压迫,无需胶带固定;通过改变加压带与腹带的黏贴位置可以实现加压力度和角度的调节,调节方式灵活,使得压迫力度稳定,压迫效果好。压迫效果好。压迫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颈部加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颈部加压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
甲状腺癌患者若伴有颈淋巴结转移则应进行相应区域颈淋巴结清扫,乳糜漏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乳糜漏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低蛋白血症、淋巴细胞减少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
[0003]当患者出现乳糜漏后,临床上需要采取压迫静脉角,以减少乳糜液的漏出,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方法为“宽胶布加纱布卷加压包扎”,这种方法存在的缺陷主要有:1.胶带直接贴于患者皮肤,易造成患者皮肤撕脱伤;2.压迫的松紧度不方便调节(压迫过紧导致患者呼吸困难);3.患者出汗胶带易脱落,压迫无效,造成引流量再次增多,影响患者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颈部加压装置,无需胶带固定,压力可调,压迫稳定效果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颈部加压装置,包括腹带、加压带、加压纱包和方向调节带;加压带一端与腹带固定连接,加压带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并通过魔术贴与腹带黏贴在一起;方向调节带的一端设有套孔,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方向调节带一端通过套孔套在加压带上,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腹带黏贴在一起;加压纱包的一面设有套孔,加压纱包通过套孔套在加压带上;腹带的下边缘均匀布满开设扣孔,引流袋挂包通过扣孔与腹带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方向调节带有两条,加压纱包位于两条方向调节带之间的位置,以保证方向调节带分别位于患者的身前和身后。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加压带和腹带选用弹性带,佩戴起来比较舒适,也便于调节松紧程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套孔外侧面设有魔术贴条,魔术贴条与加压带黏贴在一起。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腹带作为整体的固定支撑,加压带绕过患者颈肩部对静脉角位置施加压力,通过其上的加压纱包对静脉角进行准确的压迫,无需胶带固定;通过改变加压带与腹带的黏贴位置可以实现加压力度和角度的调节,通过改变方向调节带两端与腹带、加压带的黏贴位置的调节,可以实现在加压带加压力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适当的微调加压带加压方向的目的,调节方式灵活,使得压迫力度稳定,压迫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方向调节带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腹带,2、加压带,3、加压纱包,4、方向调节带,41、套孔,42、魔术贴条,5、扣
孔,6、引流袋挂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起固定支撑作用的腹带1、其施加压力的加压带2、起压迫静脉角部位的加压纱包3和起调节压迫方向的方向调节带4。
[0016]加压带2一端与腹带1固定连接,加压带2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并通过魔术贴与腹带1黏贴在一起;根据需要可以将加压带2另一端黏贴在腹带1的任意位置;如图2所示,方向调节带4的一端设有套孔41,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方向调节带4一端通过套孔41套在加压带2上,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腹带1黏贴在一起,方向调节带4一端与腹带1固定,另一端可以在加压带2上滑动以用于调节牵拉方向,进而实现在加压带2加压力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适当的微调加压带2加压方向的目的;加压纱包3的一面设有套孔,加压纱包3通过套孔套在加压带2上;腹带1的下边缘均匀布满开设扣孔5,引流袋挂包6通过扣孔5与腹带1连接。
[0017]佩带使用时,加压带2的魔术贴一端,方向调节带4魔术贴一端都是未黏贴的,先将腹带1缠绕固定在患者腰腹部,然后将加压带2斜着绕过患者颈肩处,调节加压纱包3位置使其压在静脉角部位,然后将加压带2魔术贴的一端黏贴在腹带1上,此时,再将方向调节带4魔术贴的一端黏贴在腹带1,再在加压带2上滑动方向调节带4的套孔41一端,通过套孔41牵拉加压带2,以调节加压带2的加压方向,从而实现加压带2最优加压效果;为了更加有效地调节加压带2的加压方向,方向调节带4有两条,一条位于患者身前,一天位于患者身后,两条方向调节带4配合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调节效果。
[0018]为了防止套孔41牵拉加压带2时发生移位,套孔41外侧面设有魔术贴条42,调节好位置后,将魔术贴条42与加压带2黏贴在一起,通过魔术贴条42的固定作用,可以避免套孔41牵拉加压带2时发生移位的情况。
[0019]引流袋挂包6的挂带上设有扣子,扣子扣在扣孔5上与腹带1连接,需要引流的患者可以将引流袋放在引流袋挂包6里,可以同时满足静脉角压迫和引流的双重需求;由于扣孔5均匀布满整个腹带1的下边缘,方便调节引流袋挂包6的悬挂位置。
[00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颈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腹带(1)、加压带(2)、加压纱包(3)和方向调节带(4);加压带(2)一端与腹带(1)固定连接,加压带(2)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并通过魔术贴与腹带(1)黏贴在一起;方向调节带(4)的一端设有套孔(41),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方向调节带(4)一端通过套孔(41)套在加压带(2)上,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腹带(1)黏贴在一起;加压纱包(3)的一面设有套孔,加压纱包(3)通过套孔套在加压带(2)上;腹带(1)的下边缘均匀布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娅李冉刘爱红窦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