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华专利>正文

低高度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02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散热片,其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一开孔,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并朝下延伸预定高度的第一凹槽; 一第二散热片,位于该第一散热片上方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二散热片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二开孔,及设有朝下延伸预定高度并穿套各该第一开孔的第二凹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特别是指使用于具有小空间的发热体如手提电脑或个人数位助理(PDA)之CPU的散热装置。上述电子资讯化的产品,均须借助一中央处理器(CPU)及其周边电子元件来操控运作,中央处理器(CPU)及电子元件在运作时会产生高温,而影响运作效率及产品使用寿命,故如何有效地将中央处理器(CPU)及电子元件降温,一直是业者所欲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然而现行比较经济的作法,不外乎是在中央处理器(CPU)外侧设置一组导热片及一风扇,或改变导热片材质及排列方式,以求更快速地将CPU的热导引出来;其中导热片的结构大都仍然采行直立方式而间隔排列的,其除占据空间而限制了轻、薄、短、小的设计,其散热效率仍然有限,已不足以应付CPU因高频率的运作所产生的高温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高度散热装置,其具有低高度,以满足轻、薄、短、小的设计需要。为实现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低高度散热装置,其主要包含一第一散热片、一位于该第一散热片上方有预定距离的第二散热片;其中该第一散热片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一开孔,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并朝下延伸预定高度的第一凹槽,该第二散热片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二开孔,及设有朝下延伸预定高度并穿套各该第一开孔的第二凹槽。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功效,现结合图示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2为附图说明图1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设置于一发热体上的局部立体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三)设置于一发热体上的局部立体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四)设置于一发热体上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五)设置于一发热体上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该第一散热片12,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一开孔22,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并朝下延伸预定高度的第一凹槽24。该第二散热片14,位于该第一散热片12上方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二散热片14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二开孔42,及设有朝下延伸预定高度并穿套各该第一开孔22的第二凹槽44。通过上述结构,将各该第一、二凹槽24、44底面外侧抵接一发热体H,则该发热体H所产生热会被各该第一、二凹槽24、44导引至该第一、二散热片12、14。本技术所揭示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散热装置的高度很低。2.利用各该第一、二凹槽24、44的设计,其抵接发热体面积是习用散热片结构的数倍,本技术因而具有极佳的散热效率。请参阅图3,前述本技术结构,其还包含一第三散热片16,其中,各该第二开孔42的位置对应各该第一凹槽24。该第三散热片16,位于该第二散热片14上方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三散热片16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三开孔62,及设有朝下延伸预定高度并穿套各该第二开孔42的第三凹槽64,则本技术再增加散热体面积,以加强散热效率,但却只增加少许高度。请参阅图4,前述本技术结构,其还包含一导热体18,该导热体18位于该第一散热片12下方,用以抵接该发热体H,在对应于该第一散热片12的该导热体18具有一表面82,各该第一、二凹槽24、44底部外侧面抵接该表面82,则也可实现本技术功能。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各该第三凹槽64底部外侧面抵接各该第一凹槽24底部内侧面。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至少一该第一开孔22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二凹槽44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从而形成一通道,以增加热流体如空气对流效应,而增加散热效率,尤其是在本技术上方设置一风扇时。前述本技术包含有该第三散热片16的结构,其中至少一该第二开孔42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三凹槽64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请参阅图5,前述本技术图1的实施例,若设置至少一该第一开孔22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二凹槽44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的结构,则其更包含一围绕片S,该围绕片S固设于该第一、二散热片12、14的外端上,用以封闭该第一、二散热片12、14间的周侧,则本技术也具热力学的对流效应。请参阅图6,前述本技术图4的实施例,若设置至少一该第一开孔22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二凹槽44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的结构,其还包含一围绕片S及至少一流体孔F。该围绕片S固设于该第一散热片12(图中未示)、第二散热片14及该表面82外端上,用以封闭该第一、二散热片12、14及该导热体18间的周侧;该流体孔F设于该围绕片S上(如其可以位于该表面82及该第一散热片12之间);更进一步,各该第二开孔42与该流体孔F连通,则本技术可提供具有冷却液如水循环的散热装置。前述图5及图6的结构,进一步设有该第三散热片16时,则也可具有热力学的对流效应及冷却液如水循环的散热装置。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各该第一凹槽24成螺旋形排列,则具导引流体功能。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各该第二凹槽44成螺旋形排列。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各该第三凹槽64成螺旋形排列。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该表面82设有多个间隔排列凸点,用以有效停留一流体如空气或水,而能充分进行热交换。前述本使用新型结构上方可以再设置一相同本技术结构,用以增加散热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散热片,其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一开孔,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并朝下延伸预定高度的第一凹槽;一第二散热片,位于该第一散热片上方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二散热片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二开孔,及设有朝下延伸预定高度并穿套各该第一开孔的第二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导热体;该导热体设于该第一散热片下方,在对应于该第一散热片的该导热体具有一表面;各该第一、二凹槽底部外侧面抵接该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散热片,其中各该第二开孔的位置对应各该第一凹槽;该第三散热片,位于该第二散热片上方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三散热片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三开孔,及设有朝下延伸预定高度并穿套各该第二开孔的第三凹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散热片,其中;各该第二开孔的位置对应各该第一凹槽;该第三散热片,位于该第二散热片上方有一预定距离,该第三散热片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第三开孔,及设有朝下延伸预定高度并穿套各该第二开孔的第三凹槽。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三凹槽底部外侧面抵接各该第一凹槽底部内侧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三凹槽底部外侧面抵接各该第一凹槽底部内侧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第一开孔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二凹槽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第一开孔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二凹槽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第一开孔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二凹槽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至少一该第二开孔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三凹槽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第一开孔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二凹槽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至少一该第二开孔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三凹槽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第一开孔内缘与其所对应该第二凹槽外侧面之间相隔有预定距离,至少一该第二开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华简金榜陈定福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华简金榜陈定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