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789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在主驱动投入之前,能够对外密封系统中各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进行检测,检测高效且准确。先检测第一个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再检测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最后检测其余的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在主驱动投入使用前对主驱动外密封系统的各个唇形密封圈进行逐个密封性检测,检测结果准确,彻底解决了以往无法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外密封的问题。以往无法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外密封的问题。以往无法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外密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
,尤其是涉及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具有涉及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主驱动是盾构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盾构机能否正常掘进的关键因素,其通过高强度螺柱连接在前盾上,为刀盘提供切削扭矩,并通过设置的电气控制系统在一定转速范围内实现对刀盘的无级调速,主驱动主要由驱动系统、密封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系统组成。驱动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主轴承、变频电机、减速机、小齿轮、法兰等,密封系统包括流体通道箱、主轴承和多个密封圈。
[0003]目前大直径泥水盾构机主驱动外密封系统的主轴承密封形式为唇形密封,如图1所示,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包括流体通道箱和主轴承,主轴承套设在所述流体通道箱的轴线位置并与所述主轴承之间形成环形的间隙;在主轴承外壁从右到左依次套设有n个唇形密封圈(n≥4),根据规格不同,n一般取值为4

5个。所述n个唇形密封圈将间隙从右到左依次分隔为n

1道环形的密封腔,一般情况下将第一个(从右往左数,下述内容中涉及序号时均是从右往左数)密封腔定义为泄漏腔11,在流体通道箱内开设多个用于分别向其余的密封腔内注入相应油脂(属于一种密封介质的)的注入通道。通过注入通道向密封腔内注入相应油脂,起到润滑和密封保压作用。在流体通道箱的左端通过环盖1配合有外密封压环2、右端配合有大齿圈13。第一个唇形密封圈的唇口朝向右侧,第一个唇形密封圈右侧与大齿圈13齿轮油直接接触,其作用是防止大齿圈13齿轮油进入外密封系统,为了方便描述,在此将大齿圈13与第一个唇形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定义为齿轮油腔。其余的唇形密封圈的唇口朝向左侧,盾构掘进过程中,最后一个唇形密封左侧与泥浆直接接触,是防止外界泥浆进入外密封系统的首道屏障。剩余的唇形密封作用与最后一个道唇形密封作用类似,当左侧的一道密封损坏后,右侧相邻的唇型密封圈会阻止泥浆进一步往里渗透。为了方便描述,在此将外密封压环2与最后一个唇形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定义为水土压力腔3。
[0004]从上述内容可知,唇型密封圈起到隔绝外界的泥浆进入到主驱动的作用,是保证主驱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主驱动投入使用前对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各个唇型密封圈的密封性进行检测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规范,大多数是在主驱动投入使用前在主轴承上安装上新的唇型密封圈直接投入使用,并没有进行检测气密性,导致实际投入使用时外密封系统出现故障,从而增大维修成本,耽误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在主驱动投入之前,能够对外密封系统中各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进行检测,检测高效且准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第一个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首先在齿轮油腔内加压,检测泄漏腔内压力是否增大,若泄漏腔内压力增大,则判定第一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不合格;若泄漏腔内压力不变,则在泄漏腔内加压使第一个唇形密封圈的唇口弹开;随即重新在齿轮油腔内加压,检测泄漏腔内压力是否增大,若泄漏腔内压力增大,则判定第一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不合格,唇口弹开后不能再次完全贴紧;若泄漏腔内压力不变,则最终判定第一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合格,(2)检测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首先在第二个密封腔内加压,检测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是否增大,若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增大,则判定第二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不合格;若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不变,则在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加压使第二个唇形密封圈的唇口弹开;随即重新在第二个密封腔内加压,检测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是否增大,若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增大,则判定第二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不合格,唇口弹开后不能再次完全贴紧;若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不变,则最终判定第二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合格;(3)检测其余的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重复步骤(2)来检测相应的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首先在水土压力腔内加压,检测泄漏腔,若泄漏腔内压力增大,则判定其余的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不合格;若泄漏腔内压力不变,则检测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
[0008]进一步的,在每个密封腔内均连接有压力表。
[0009]进一步的,在对水土压力腔内加压之前,在水土压力腔内增加有至少一条密封圈来实现密封。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D20NBR70规格密封圈。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在主驱动投入使用前对主驱动外密封系统的各个唇形密封圈进行逐个密封性检测,检测结果准确,彻底解决了以往无法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外密封的问题;2、在对各个唇形密封圈进行检测时,不会破坏密封圈结构,不影响唇形密封圈正常使用,检测达到环保的要求;3、本专利技术所述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整个操作过程简便高效,适合在本领域推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环,2、外密封压环,3、水土压力腔,4、5号唇形密封圈,5、第一道EP2油脂腔,6、4号唇形密封圈,7、第二道EP2油脂腔,8、3号唇形密封圈,9、油气密封腔,10、2号唇形密封圈,11、泄漏腔,12、1号唇形密封圈,13、大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在常规的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中,如图1所示,主轴承外壁套设有5个唇形密封圈,这5个唇形密封圈从右到左依次命名为1号唇形密封圈12、2号唇形密封圈10、3号唇形密封圈8、4号唇形密封圈6和5号唇形密封圈4。5个唇形密封圈将间隙从右到左依次分隔为4道环形的密封腔,这4个密封腔左右到左依次命名为泄漏腔11、油气密封腔9、第二道EP2油脂腔7和第一道EP2油脂腔5。在泄漏腔11、油气密封腔9、第二道EP2油脂腔7和第一道EP2油脂腔5内加装压力表来实时监测其内压力变化。
[0016]以对常规的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检测密封性为例,本专利技术所述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检测1号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
[0017]1号唇形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主驱动外密封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第一个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首先在齿轮油腔内加压,检测泄漏腔内压力是否增大,若泄漏腔内压力增大,则判定第一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不合格;若泄漏腔内压力不变,则在泄漏腔内加压使第一个唇形密封圈的唇口弹开;随即重新在齿轮油腔内加压,检测泄漏腔内压力是否增大,若泄漏腔内压力增大,则判定第一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不合格,唇口弹开后不能再次完全贴紧;若泄漏腔内压力不变,则最终判定第一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合格,(2)检测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性;首先在第二个密封腔内加压,检测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是否增大,若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增大,则判定第二个唇形密封圈密封性不合格;若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压力不变,则在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加压使第二个唇形密封圈的唇口弹开;随即重新在第二个密封腔内加压,检测相邻右侧的密封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礼陆野徐慧旺赵斌魏超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