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69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包括:第一缠绕部;第二缠绕部;坯胎传递组件,第一缠绕部和第二缠绕部相对设置在坯胎传递组件的传递环底座的两端;装卸胎组件,装卸胎组件活动设置在坯胎传递组件的一侧;坯胎小车,坯胎小车活动设置在装卸胎组件的下方;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设置在传递环底座远离装卸胎组件的一侧;激光标线器,激光标线器为多个,第一缠绕部远离坯胎传递组件的一侧和第二缠绕部远离坯胎传递组件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激光标线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中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中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工程机械轮胎需求量日益增加,许多工程机械轮胎生产商准备提升轮胎的生产产能,而成型机是影响轮胎产能的直接因素,尤其成型工艺是胎面的缠绕的,轮胎成型效率极低,且每台成型机需单独配置一台胎面挤出缠绕线,生产成本高,且难以提升产能。
[0003]对于成型工艺是胎面缠绕的工程胎,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在线缠绕工艺,为了提升产能,也有采用离线缠绕工艺的,常见的离线缠绕工艺路线是在成型机外独立安装一台胎面挤出缠绕装置,每台成型机配置一台挤出缠绕机,而在胎胚的二次装定及卸胎中,挤出机一直处于空闲状态,设备利用率极低。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包括:第一缠绕部;第二缠绕部;坯胎传递组件,第一缠绕部和第二缠绕部相对设置在坯胎传递组件的传递环底座的两端;装卸胎组件,装卸胎组件活动设置在坯胎传递组件的一侧;胚胎小车,坯胎小车活动设置在装卸胎组件的下方;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设置在传递环底座远离装卸胎组件的一侧;激光标线器,激光标线器为多个,第一缠绕部远离坯胎传递组件的一侧和第二缠绕部远离坯胎传递组件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激光标线器。
[0007]进一步地,第一缠绕部包括:第一缠绕鼓机箱;第一缠绕鼓,第一缠绕鼓与第一缠绕鼓机箱靠近第二缠绕部的一侧连接;第一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一缠绕鼓驱动连接;第一缠绕鼓尾架,第一缠绕鼓尾架设置在第一缠绕鼓远离第一缠绕鼓机箱的一侧;第一缠绕鼓后压车,第一缠绕鼓后压车位于第一缠绕鼓远离激光标线器的一侧,且第一缠绕鼓后压车的中心线与第一缠绕鼓的中心线重合。
[0008]进一步地,第二缠绕部包括:第二缠绕鼓机箱;第二缠绕鼓,第二缠绕鼓与第二缠绕鼓机箱靠近第一缠绕部的一侧连接;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与第二缠绕鼓驱动连接;第二缠绕鼓尾架,第二缠绕鼓尾架设置在第二缠绕鼓远离第二缠绕鼓机箱的一侧;第二缠绕鼓后压车,第二缠绕鼓后压车位于第二缠绕鼓远离激光标线器的一侧,且第二缠绕鼓后压车的中心线与第二缠绕鼓的中心线重合。
[0009]进一步地,第一缠绕鼓的尺寸和第二缠绕鼓的尺寸相同。
[0010]进一步地,第一缠绕鼓的尺寸和第二缠绕鼓的尺寸不同。
[0011]进一步地,坯胎传递组件包括:坯胎传递环,坯胎传递环活动设置在传递环底座上,且坯胎传递环位于第一缠绕部和第二缠绕部之间;第三驱动结构,第三驱动结构与坯胎传递环驱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第一缠绕鼓、第一缠绕鼓以及坯胎传递环同心设置。
[0013]进一步地,装卸胎组件采用架空式安装。
[0014]进一步地,装卸胎组件的运动方向与传递环底座的延伸方向平行。
[0015]进一步地,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包括:胶条输送装置;第一缠绕机机头;第二缠绕机机头,第一缠绕机机头和第二缠绕机机头分别沿胶条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缠绕部的第一缠绕鼓和第二缠绕部的第二缠绕鼓之间;胶条冷却装置,胶条冷却装置设置在第一缠绕机头远离第二缠绕机头的一侧;挤出机,挤出机设置在第一缠绕部远离第二缠绕部的一侧。
[00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包括第一缠绕部、第二缠绕部、坯胎传递组件、装卸胎组件、坯胎小车、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以及激光标线器。第一缠绕部和第二缠绕部相对设置在坯胎传递组件的传递环底座的两端;装卸胎组件活动设置在坯胎传递组件的一侧;坯胎小车活动设置在装卸胎组件的下方;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设置在传递环底座远离装卸胎组件的一侧;激光标线器为多个,第一缠绕部远离坯胎传递组件的一侧和第二缠绕部远离坯胎传递组件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激光标线器。
[0017]使用本申请中的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时,本申请中的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能够将多台成型机的胎面缠绕工序独立与成型机之外,不仅能提高挤出缠绕线的设备利用率,更能满足多台成型机的离线缠绕需求,更解决了低成本实现成型产能的提升,大大提高了缠绕胎面的轮胎产能。因此,本申请中的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1]10、第一缠绕部;11、第一缠绕鼓机箱;12、第一缠绕鼓;13、第一缠绕鼓尾架;14、第一缠绕鼓后压车;20、第二缠绕部;21、第二缠绕鼓机箱;22、第二缠绕鼓;23、第二缠绕鼓尾架;24、第二缠绕鼓后压车;30、坯胎传递组件;31、坯胎传递环;32、传递环底座;40、装卸胎组件;50、坯胎小车;60、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61、胶条输送装置;62、第一缠绕机机头;63、第二缠绕机机头;64、胶条冷却装置;65、挤出机;70、激光标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4]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
[0026]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包括第一缠绕部10、第二缠绕部20、坯胎传递组件30、装卸胎组件40、坯胎小车50、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60以及激光标线器70。第一缠绕部10和第二缠绕部20相对设置在坯胎传递组件30的传递环底座32的两端;装卸胎组件40活动设置在坯胎传递组件30的一侧;坯胎小车50活动设置在装卸胎组件40的下方;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60设置在传递环底座32远离装卸胎组件40的一侧;激光标线器 70为多个,第一缠绕部10远离坯胎传递组件30的一侧和第二缠绕部20远离坯胎传递组件 3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激光标线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缠绕部(10);第二缠绕部(20);坯胎传递组件(30),所述第一缠绕部(10)和所述第二缠绕部(20)相对设置在所述坯胎传递组件(30)的传递环底座(32)的两端;装卸胎组件(40),所述装卸胎组件(40)活动设置在所述坯胎传递组件(30)的一侧;坯胎小车(50),所述坯胎小车(50)活动设置在所述装卸胎组件(40)的下方;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60),所述胎面胶条挤出缠绕装置(60)设置在所述传递环底座(32)远离所述装卸胎组件(40)的一侧;激光标线器(70),所述激光标线器(70)为多个,所述第一缠绕部(10)远离所述坯胎传递组件(30)的一侧和所述第二缠绕部(20)远离所述坯胎传递组件(3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激光标线器(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部(10)包括:第一缠绕鼓机箱(11);第一缠绕鼓(12),所述第一缠绕鼓(12)与所述第一缠绕鼓机箱(11)靠近所述第二缠绕部(20)的一侧连接;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缠绕鼓(12)驱动连接;第一缠绕鼓尾架(13),所述第一缠绕鼓尾架(13)设置在所述第一缠绕鼓(12)远离所述第一缠绕鼓机箱(11)的一侧;第一缠绕鼓后压车(14),所述第一缠绕鼓后压车(14)位于所述第一缠绕鼓(12)远离所述激光标线器(7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缠绕鼓后压车(14)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缠绕鼓(12)的中心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胎面离线缠绕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缠绕部(20)包括:第二缠绕鼓机箱(21);第二缠绕鼓(22),所述第二缠绕鼓(22)与所述第二缠绕鼓机箱(21)靠近所述第一缠绕部(10)的一侧连接;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二缠绕鼓(22)驱动连接;第二缠绕鼓尾架(23),所述第二缠绕鼓尾架(23)设置在所述第二缠绕鼓(22)远离所述第二缠绕鼓机箱(21)的一侧;第二缠绕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成亮秦丹尹国鹏杨晓蕾邵先德
申请(专利权)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