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46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表领域,具体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包括表头,表头的两端转动链接有短链带和长链带,所述短链带由短链端块、若干个链块、内扣组成,所述短链端块与表头转动链接,且短链端块与链块之间、链块与链块之间和外扣与链块之间均通过生耳进行相互链接;所述长链带由长链端块、若干个链块和外扣组成,所述长链端块与链块之间、链块与链块之间和内扣与链块之间均通过生耳进行相互链接;所述外扣由外扣主体、按钮、复位弹簧、磁铁一组成;所述内扣由内扣主体、磁铁二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方便表扣之间的磁吸连接,这样方便设备的使用。便设备的使用。便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表领域,具体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
[0003]现在的手表表扣一般通过在外扣上设置槽底面,槽底面的两端设置有按钮,并且在内扣的两端设置第二半封闭沉台,第二半封闭沉台内部安装钩扣,且倒扣上设置导向面用于与外扣的按钮进行卡接,但是设备之间没有设置磁吸机构,这样表带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十分的不便,导致手表在佩戴过程中使依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包括表头,所述表头的两端转动链接有短链带和长链带,所述短链带由短链端块、若干个链块、内扣组成,所述短链端块与表头转动链接,且短链端块与链块之间、链块与链块之间和外扣与链块之间均通过生耳进行相互链接;所述长链带由长链端块、若干个链块和外扣组成,所述长链端块与链块之间、链块与链块之间和内扣与链块之间均通过生耳进行相互链接;所述外扣由外扣主体、按钮、复位弹簧、磁铁一组成,所述外扣主体为对称的凹槽形方体结构,位于凹槽两端的外扣主体上对称设有两肋块,位于肋块之间的外扣主体上开设有槽底面,所述肋块与槽底面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肋块口沿;所述槽底面中心设有第一方形沉台,第一方形沉台内部通过胶水黏合有磁铁一;所述第一方形沉台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半封闭沉台;所述槽底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链接耳,第一链接耳内部设置有第一生耳孔,所述第一生耳孔通过生耳与第四链孔进行连接;所述肋块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半封闭沉台导通的方形沉孔,所述方形沉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支撑台;所述方形沉孔内部滑动插入有按钮,所述按钮为T型方块结构,且包括按钮上部和按钮下部,所述按钮上部的两侧设有弹簧定位槽,所述弹簧定位槽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按钮下部的中心设有方形置容孔,置容孔周沿一侧设有扣肋,扣肋上面设有斜坡面,置容孔周沿另一侧设有楔状倒扣;所述内扣由内扣主体、磁铁二组成,所述内扣主体为对称的方块结构,且内扣主体上设置有内扣表面,所述内扣表面的中心处设有第二方形沉台,所述第二方形沉台内部通过胶水黏合有磁铁二;位于第二方形沉台两侧的内扣主体上对称设有第二半封闭沉台,所述第二半封闭沉台底面且贴着端面设有钩扣,钩扣上设有导向面;所述第二半封闭沉台开口的一侧为内扣主体的两端面;且内扣主体的一侧还设有第二链接耳,第二链接耳中心设有第二生耳孔。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链孔通过生耳与链块进行连接;所述长链端块上设置有第二链
孔,第二链孔通过生耳与链块进行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链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链孔,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链孔。
[0009]优选的,所述肋块上还设置有限位槽。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捏住外扣,使外扣中心对准内扣中心并靠近过程中,由于磁铁一与磁铁二为一对,且外观大小完全相同,又同时分别置于外扣与内扣的中心位置,因此可以保证内扣与外扣搭接准确、快速,在内扣与外扣靠近的过程中,磁铁一与磁铁二吸合力越近越大,当钩扣的导向面,接触到扣肋上的斜坡面时,在钩扣向下斜推力的作用下,按钮被挤向外扣的中心滑动,复位弹簧此时则被按钮压缩,这样可以方便内扣和外扣的扣合;当钩扣穿入置容孔后,钩扣与扣肋瞬间咬合时,复位弹簧迅速回弹,在回弹力的作用下,按钮被顶回初始位置,内扣与外扣搭接完成,拆开时,按下并捏住按钮,钩扣与扣肋脱扣且相对位置错开,当钩扣处于置容孔中心时,克服磁铁一与磁铁二之间的磁吸力,抠开外扣与内扣使之分开,从而可拆下手表,方便设备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中短链带与长链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中短链带与长链带连接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中外扣与按钮连接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中内扣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中外扣与内扣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中外扣与内扣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技术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中外扣主体与按钮之间通过销轴和销轴孔进行弹性滑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1、短链带;2、长链带;3、外扣主体;4、生耳;5、表头;6、按钮;7、内扣主体;8、复位弹簧;10、链块;11、短链端块;12、第一链孔;21、长链端块;22、第二链孔;23、第三链孔;24、第四链孔;30、外扣;31、第一半封闭沉台;32、方形沉孔;33、弹簧支撑台;34、限位槽;35、第一方形沉台;36、肋块口沿;37、槽底面;38、第一链接耳;39、肋块;40、第一生耳孔; 60、置容孔;61、按钮上部;62、按钮下部;64、弹簧定位槽;65、楔状倒扣;66、扣肋;67、斜坡面;68、销轴孔;69、销轴;70、内扣;71、钩扣;72、第二半封闭沉台;75、第二方形沉台;76、内扣表面;77、导向面;78、第二链接耳;79、端面;80、第二生耳孔;90、磁铁一;91、磁铁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
本发 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2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参阅图1

7,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包括表头5,所述表头5的两端转动链接有短链带1和长链带2,所述短链带1由短链端块11、若干个链块10、内扣70组成,所述短链端块11与表头5转动链接,且短链端块11与链块10之间、链块10与链块10之间和外扣30与链块10之间均通过生耳4进行相互链接;所述长链带2由长链端块21、若干个链块10和外扣30组成,所述长链端块21与链块10之间、链块10与链块10之间和内扣70与链块10之间均通过生耳4进行相互链接,可以方便短链带1。长链带2和表头5之间相互转动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手表;
[0024]所述外扣30由外扣主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包括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头的两端转动链接有短链带和长链带,所述短链带由短链端块、若干个链块、内扣组成,所述短链端块与表头转动链接,且短链端块与链块之间、链块与链块之间和外扣与链块之间均通过生耳进行相互链接;所述长链带由长链端块、若干个链块和外扣组成,所述长链端块与链块之间、链块与链块之间和内扣与链块之间均通过生耳进行相互链接;所述外扣由外扣主体、按钮、复位弹簧、磁铁一组成,所述外扣主体为对称的凹槽形方体结构,位于凹槽两端的外扣主体上对称设有两肋块,位于肋块之间的外扣主体上开设有槽底面,所述肋块与槽底面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肋块口沿,所述槽底面中心设有第一方形沉台,第一方形沉台内部通过胶水黏合有磁铁一,所述第一方形沉台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半封闭沉台,所述槽底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链接耳,第一链接耳内部设置有第一生耳孔,所述第一生耳孔通过生耳与第四链孔进行连接,所述肋块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半封闭沉台导通的方形沉孔,所述方形沉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支撑台;所述方形沉孔内部滑动插入有按钮,所述按钮为T型方块结构,且包括按钮上部和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节游太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德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