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及摄像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42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及摄像头模组,包括:用于控制摄像头模组感光及成像的芯片模块;用于信号传输续接的连接器模块,该连接器模块与芯片模块电连接;用于切换滤光片的IR切换模块,该IR切换模块与芯片模块电连接;用于输出额定频率及脉宽的测试调试模块,该测试调试模块与芯片模块电连接;用于为以上各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该供电模块与芯片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调试时不匹配、测试不便、成本高以及测试复杂等问题。试复杂等问题。试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及摄像头模组


[0001]本技术属于摄像头控制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及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带IR(滤光片)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其IR切换器的电路部分与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部分设计为一体,但供电及调试部分由外部装置完成。其中,外部装置主要包括供电模块、显示模块和调节模块。此种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3](1)供电及调试部分只对应IR切换器,两者在设计上为分开设计,对带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可能存在不匹配的问题(比如:限位及线的长短不匹配),以及模组放置位置引起不便测试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测试及使用的人工成本。
[0004](2)切换装置版本多样,从功能单一到设置脉冲周期,长短,功能越多集成模块越多。功能单一不满足摄像头模组IR切换器所需测试功能的条件。功能越多会造成多余,增加了摄像头模块的成本及测试的复杂化。
[0005](3)现有IR切换器通过外部按键及旋钮控制,因供电及调试部分是通过外部旋钮来控制电压,旋钮存在精度误差,当误差较大时可能会导致IR切换器工作不正常、卡死(IR切换器卡死是因为电压,脉宽不够)和半动不动,切换不到位及切换反向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与电压、脉冲宽度以及时间有关)的发生。
[0006]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及摄像头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及摄像头模组,以解决调试时不匹配、测试不便、成本高以及测试复杂的问题。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包括:
[0009]用于控制摄像头模组感光及成像的芯片模块;
[0010]用于信号传输续接的连接器模块,该连接器模块与芯片模块电连接;
[0011]用于切换滤光片的IR切换模块,该IR切换模块与芯片模块电连接;
[0012]用于输出额定频率及脉宽的测试调试模块,该测试调试模块与芯片模块电连接;
[0013]用于为以上各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该供电模块与芯片模块电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芯片模块包括图像传感器芯片U1、电容C1至电容C19,以及电阻R1至电阻R3;
[0015]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M2脚经电容C1接AVDD;电容C1至电容C6并联;
[0016]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M2脚经电容C7接DVDD;电容C7至电容C14并联;
[0017]所述电容C15和电容C16并联,且电容C15和电容C16的其中一个连接点与电容C7至电容C14的其中一个连接点连接,电容C15和电容C16的另一个连接点接地;
[0018]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H11脚经电阻R1接DOVDD;
[0019]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K10脚经电阻R3接DOVDD;
[0020]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J11脚经电阻R2接DOVDD;
[0021]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D11脚经电容C17接地;
[0022]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C11脚经电容C18接地;
[0023]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A9脚经电容C19接地。
[0024]可选地,所述测试调试模块包括微处理器U4、晶振Y1、电阻R5、电阻R10至电阻R12、电容C28至电容C30、连接器LS1和连接器LS2;
[0025]所述微处理器U4的14脚经晶振Y1与微处理器U4的15脚连接;电阻R11与晶振Y1并联,且电阻R11与晶振Y1的一连接点经电容C29接地,电阻R11与晶振Y1的另一连接点经电容C28接地;微处理器U4的4脚经电阻R10接地;微处理器U4的39脚经电阻R12接POWER_EN;微处理器U4的38脚经电容C30接地;
[0026]微处理器U4的4脚与连接器LS1的1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7脚与连接器LS1的2脚连接;
[0027]微处理器U4的24脚与连接器LS2的5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23脚与连接器LS2的4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37脚与连接器LS2的7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36脚与连接器LS2的8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35脚与连接器LS2的9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34脚与连接器LS2的10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32脚与连接器LS2的11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31脚与连接器LS2的12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30脚与连接器LS2的13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29脚与连接器LS2的14脚连接,连接器LS2的3脚经电阻R5接地。
[0028]可选地,所述IR切换模块包括MOS管Q1、MOS管Q2、电容C31至电容C34、电阻R13至电阻R18、电阻R6至电阻R9、连接器LS4和连接器LS3;
[0029]所述连接器LS3的1脚依次经电阻R13、电容C31后接地,电容C32与电容C31并联;
[0030]所述连接器LS3的2脚与连接器LS4的1连接;
[0031]所述连接器LS3的4脚经电阻R14后与连接器LS4的2脚连接;
[0032]所述连接器LS3的4脚与电阻R14的连接点依次经电阻R15、电阻R16后接地,电容C33与电阻R16并联;
[0033]所述连接器LS4的2脚与电阻R14的连接点依次经电阻R17、电阻R18后接地,电容C34与电阻R18并联;
[0034]所述连接器LS3的5脚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MOS管Q1的栅极经电阻R7接地,MOS管Q1的漏极经电阻R6接5V电源;
[0035]所述连接器LS3的8脚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MOS管Q2的栅极经电阻R9接地, MOS管Q2的漏极经电阻R8接5V电源。
[0036]可选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源芯片U5、电感L6、电阻R20、电容C35以及电容C24至电容C27;
[0037]所述电源芯片U5的5脚经电容C35接地;
[0038]所述电源芯片U5的6脚依次经电容C24、电感L6、电容C25与电源芯片U5的3脚连接;
[0039]所述电阻R19与电容C25并联,且电阻R19与电容C25的一连接点经电阻R20后接地,电阻R19与电容C25的另一连接点经电容C26后接地,电阻R19与电容C26的连接点经电容C27后接地。
[0040]第二方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摄像头模组,采用如本技术所述的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
[004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42](1)将IR切换器的电路部分、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部分以及供电及调试部分设计为一体,在设计时将匹配性、限位和测试等问题均考虑进去,即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匹配和测试不便的问题;
[0043](2)将供电及调试部分与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部分设计在一起,在设计时考虑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部分所需测试的功能,与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摄像头模组感光及成像的芯片模块(3);用于信号传输续接的连接器模块(1),该连接器模块(1)与芯片模块(3)电连接;用于切换滤光片的IR切换模块(2),该IR切换模块(2)与芯片模块(3)电连接;用于输出额定频率及脉宽的测试调试模块(5),该测试调试模块(5)与芯片模块(3)电连接;以及用于为以上各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4),该供电模块(4)与芯片模块(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模块(3)包括图像传感器芯片U1、电容C1至电容C19,以及电阻R1至电阻R3;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M2脚经电容C1接AVDD;电容C1至电容C6并联;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M2脚经电容C7接DVDD;电容C7至电容C14并联;所述电容C15和电容C16并联,且电容C15和电容C16的其中一个连接点与电容C7至电容C14的其中一个连接点连接,电容C15和电容C16的另一个连接点接地;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H11脚经电阻R1接DOVDD;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K10脚经电阻R3接DOVDD;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J11脚经电阻R2接DOVDD;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D11脚经电容C17接地;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C11脚经电容C18接地;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U1的A9脚经电容C19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IR切换器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调试模块(5)包括微处理器U4、晶振Y1 、电阻R5、电阻R10至电阻R12、电容C28至电容C30、连接器LS1和连接器LS2;所述微处理器U4的14脚经晶振Y1与微处理器U4的15脚连接;电阻R11与晶振Y1并联,且电阻R11与晶振Y1的一连接点经电容C29接地,电阻R11与晶振Y1的另一连接点经电容C28接地;微处理器U4的4脚经电阻R10接地;微处理器U4的39脚经电阻R12接POWER_EN;微处理器U4的38脚经电容C30接地;微处理器U4的4脚与连接器LS1的1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7脚与连接器LS1的2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24脚与连接器LS2的5脚连接,微处理器U4的23脚与连接器L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飞雷长润严小超何天杨束波黄明郭怀成李良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