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20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其包括载具、调节组件和控制器;调节组件设置在载具上,且调节组件上设有用于修复治理河水的微生物处理设备;控制器设置在载具上并分别与调节组件和微生物处理设备通讯连接;气缸C设置在支撑板A上,升降架通过连接杆滑动设置在支撑板A上,且升降架与气缸C的伸缩杆连接;曝气管设置在连接杆上,且曝气管上设有支撑板B;净化组件设置在支撑板B上;升降架上设有蓄电池,抽风机设置在升降架上并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连接管设置在抽风机的出气端并与曝气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固定,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对不同深度的水域进行修复;保护效果好。保护效果好。保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污染物大量排放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河流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河流的生态功能丧失或者无法正常发挥。另外,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扩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河流等水体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治理河流污染迫在眉睫。现阶段大部分修复河流的微生物净化装置通过在过滤框中添加微生物填料及微生物对河流进行净化处理,然而微生物对河流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时,产生的分泌物会堵塞过滤框,阻止河流的水流进入到过滤框内与微生物充分的反应,影响该装置对河流的净化效果,净化程度降低。
[0003]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921037U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净化装置,其中通过设置的净化组件中的微生物和绿化组件对河流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和分解使河流水体净化的更加的彻底,同时开启抽风机通过连通管向吹气管中通入空气,吹气管向净化组件提供空气,为微生物分解污染物提供充足的氧气,提高了水流的净化程度;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推动清洁板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对过滤框的表面进行清洁,避免污染物对过滤框造成堵塞,使过滤框内的微生物与河流中的污染物充分的接触,加大了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提高了该装置的净化效率;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抽风机和伺服电机进行供电,环保节能。
[0004]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仍存在不足:净化组件固定在浮板上,不能调节移动,使得在不同深浅的河流中不方便工作;同时需要通过绳索牵引在河的两侧,不方便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方便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对不同深度的水域进行修复,保护效果好的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包括载具、调节组件和控制器;
[0007]调节组件设置在载具上,且调节组件上设有用于修复治理河水的微生物处理设备;控制器设置在载具上并分别与调节组件和微生物处理设备通讯连接;
[0008]其中,微生物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板A、升降架、连接杆、气缸C、曝气管、净化组件、抽风机和连接管;气缸C设置在支撑板A上,升降架通过连接杆滑动设置在支撑板A上,且升降架与气缸C的伸缩杆连接;曝气管设置在连接杆上并位于支撑板A的下方,且曝气管上设有支撑板B;净化组件设置在支撑板B上,且支撑板A上对应设有安装孔;升降架上设有蓄电池,抽风机设置在升降架上并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连接管设置在抽风机的出气端并与曝气管连
通。
[0009]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电机、转台、气缸A、导向杆A、固定台和气缸B;电机设置在载具上,转台转动设置在载具上并与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气缸A和导向杆A设置在转台上,固定台滑动设置在导向杆A上并与气缸A的伸缩杆连接;气缸B设置在固定台上,且气缸B的伸缩杆与支撑板A连接。
[0010]优选的,固定台上设有两组导向杆B,且两组导向杆B分别位于气缸B的两侧。
[0011]优选的,净化组件包括过滤筒、筒盖和微生物填料;筒盖与过滤筒可拆卸连接,且过滤筒内设有微生物填料。
[0012]优选的,筒盖上设有弧形倒角。
[0013]优选的,抽风机的数目为两组。
[0014]优选的,还包括测距雷达;测距雷达设置在支撑板B的底部,且测距雷达与控制器通讯通讯连接。
[0015]优选的,曝气管底部设有多组固定脚。
[00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通过载具移动到需要修复治理的河水处,通过控制器启动调节组件将微生物处理设备移入河流中;
[0018]S2、S中在调节组件在启动时,电机带动转台转动将置在固定台上的微生物处理设备与载具脱离,气缸B工作并推动微生物处理设备移动至河面上;
[0019]S3、气缸A工作并拉动固定台沿着导向杆A设置方向移动,使得微生物处理设备浸入水中,同时启动抽风机通过连接管向曝气管内通气,为净化组件反应增加氧气;
[0020]S4、当测距雷达检测到河床深度,且深度小于微生物处理设备的高度时,气缸C启动并推动升降架沿着连接杆设置方向上升,且曝气管跟随连接杆上升并带动支撑板B和净化组件向上移动,防止曝气管和净化组件埋入河床泥土内而影响净化;
[0021]S5、需要移动时,反序操作上述步骤将微生物处理设备收回,之后更换地点继续使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操作本专利技术时,通过载具移动来带动微生物处理设备到需要修复治理的河水处通过调节组件将微生物处理设备调节并移动到带修复的河中;启动电机带动转台转动将置在固定台上的微生物处理设备与载具脱离,气缸B工作并推动微生物处理设备移动至河面上;之后气缸A工作并拉动固定台沿着导向杆A设置方向移动,使得微生物处理设备浸入水中,同时启动抽风机通过连接管向曝气管内通气,为净化组件反应增加氧气;当测距雷达检测到河床深度,且深度小于微生物处理设备的高度时,气缸C启动并推动升降架沿着连接杆设置方向上升,且曝气管跟随连接杆上升并带动支撑板B和净化组件向上移动,防止曝气管和净化组件埋入河床泥土内而影响净化;需要更换修复河域时,反序操作上述步骤将微生物处理设备收回,之后驱动载具更换地点继续进行工作;本专利技术通过载具移动来带动微生物处理设备到需要修复治理的河水处通过调节组件将微生物处理设备调节并移动到带修复的河中;方便固定,操作简单;通过调节组件方便安放或者收起微生物处理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曝气管和净化组件通过连接杆设置在升降架上,通过气缸C调节,方便对不同深度的水域进行修复;设置的支撑板B底部的测
距雷达便于精确测量河床深度,防止曝气管和净化组件埋入河床,保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载具与调节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中微生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中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3中支撑板A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载具;2、调节组件;3、微生物处理设备;4、控制器;5、电机;6、转台;7、气缸A;8、导向杆A;9、固定台;10、导向杆B;11、气缸B;12、支撑板A;13、升降架;14、连接杆;15、气缸C;16、曝气管;17、支撑板B;18、净化组件;19、蓄电池;20、抽风机;21、连接管;22、固定脚;23、过滤筒;24、筒盖;25、微生物填料;26、测距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0030]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具(1)、调节组件(2)和控制器(4);调节组件(2)设置在载具(1)上,且调节组件(2)上设有用于修复治理河水的微生物处理设备(3);控制器(4)设置在载具(1)上并分别与调节组件(2)和微生物处理设备(3)通讯连接;其中,微生物处理设备(3)包括支撑板A(12)、升降架(13)、连接杆(14)、气缸C(15)、曝气管(16)、净化组件(18)、抽风机(20)和连接管(21);气缸C(15)设置在支撑板A(12)上,升降架(13)通过连接杆(14)滑动设置在支撑板A(12)上,且升降架(13)与气缸C(15)的伸缩杆连接;曝气管(16)设置在连接杆(14)上并位于支撑板A(12)的下方,且曝气管(16)上设有支撑板B(17);净化组件(18)设置在支撑板B(17)上,且支撑板A(12)上对应设有安装孔;升降架(13)上设有蓄电池(19),抽风机(20)设置在升降架(13)上并与蓄电池(19)电性连接;连接管(21)设置在抽风机(20)的出气端并与曝气管(1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2)包括电机(5)、转台(6)、气缸A(7)、导向杆A(8)、固定台(9)和气缸B(11);电机(5)设置在载具(1)上,转台(6)转动设置在载具(1)上并与电机(5)的转动轴连接;气缸A(7)和导向杆A(8)设置在转台(6)上,固定台(9)滑动设置在导向杆A(8)上并与气缸A(7)的伸缩杆连接;气缸B(11)设置在固定台(9)上,且气缸B(11)的伸缩杆与支撑板A(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定台(9)上设有两组导向杆B(10),且两组导向杆B(10)分别位于气缸B(11)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水体原位修复治理的微生物设备,其特征在于,净化组件(18)包括过滤筒(23)、筒盖(24)和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曹永涛田世民陈融旭张杨赵凌栋梁帅王弯弯贾佳景永才邹清洋张展硕翟雪洁时芳欣娄萱张林波王司阳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