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有栈桥板的基坑暗埋式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719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有栈桥板的基坑暗埋式排水系统,利用基坑临边设置的挡水墙作为运水枢纽,使挡水墙不仅起到临边围护,还达到内部排水的作用;在栈桥板内暗埋三根支管作为栈桥板内排水管,所述栈桥板内排水管一端与栈桥内降水井管口相连,另一端从栈桥板外侧引出连接基坑挡水墙内的排水管,且基坑挡水墙内的排水管还连接栈桥外的降水井排水管;所述基坑挡水墙尾端设置一个集水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以往基坑工程中裸露的排水管线进行了暗埋保护,不用担心管线受到基坑开挖或栈桥上的机械行走等因素造成破坏,同时该排水系统排水稳定,少数露出的管线易于更换检修,遇到基坑紧急降排水时,不用担心出水不顺。不用担心出水不顺。不用担心出水不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有栈桥板的基坑暗埋式排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套暗埋排水系统,具体是一套适用于有栈桥板的基坑在开挖施工期间,基坑的降排水布局。

技术介绍

[0002]在一般的基坑工程中,考虑到周边环境会限制基坑临边作业面,设计会在基坑正上方布置栈桥板作为施工便道,通常栈桥板设计在基坑同一侧,便于基坑开挖和支撑安装,同时将降排水管线和其它管线布置在无栈桥的另一侧,从而减少管线带来的施工影响。遇到群坑施工或基坑周围有建筑物时,因基坑临边位置无法设置施工便道,只能在基坑两侧同时设置栈桥板,这就造成了栈桥下的排水管线只能翻过栈桥板,管线均悬空外露,且因为基坑临边无位置布置排水沟,排水管线需临边铺设一直连通到沉淀池。这导致了管线裸露周期长,裸露范围广,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极易受到破坏。考虑到以往的管线外露布置痛点,故需要设计一套针对有栈桥板的基坑暗埋式排水系统,从而在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中有效保护管线,确保基坑降水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套在基坑施工期间,能够合理布置排水管线,实现安全高效降排水,不受分项工程交叉施工影响,适用于带有栈桥板的有限空间基坑暗埋式排水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有栈桥板的基坑暗埋式排水系统,利用基坑临边设置的挡水墙作为运水枢纽,使挡水墙不仅起到临边围护,还达到内部排水的作用;在栈桥板内暗埋三根支管作为栈桥板内排水管,所述栈桥板内排水管一端与栈桥内降水井管口相连,另一端从栈桥板外侧引出连接基坑挡水墙内的排水管,且基坑挡水墙内的排水管还连接栈桥外的降水井排水管;所述基坑挡水墙尾端设置一个集水池。
[0005]进一步,所述基坑挡水墙内暗埋两根排水管。
[0006]进一步,所述基坑挡水墙内的排水管每隔20米左右预留一个三通接口作为进水口,将栈桥板内排水管和栈桥外的的降水井排水管连接至三通接口。
[0007]进一步,所述栈桥内降水井管口预埋球墨井盖,方便后期检修。
[0008]进一步,所述集水池通过排水沟与现场沉淀池相连。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专利技术将以往基坑工程中裸露的排水管线进行了暗埋保护,不用担心管线受到基坑开挖或栈桥上的机械行走等因素造成破坏,同时该排水系统排水稳定,少数露出的管线易于更换检修,遇到基坑紧急降排水时,不用担心出水不顺。此系统还合理开发了挡水墙的使用空间,同时达到了围护和排水的作用,方便操作,美观整洁,适合大部分带有栈桥板的基坑运行。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暗埋排水系统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暗埋排水系统剖面详图
[0013]图3是栈桥板内降水井预埋球墨井盖与排水管示意图;
[0014]图4是挡水墙内预埋排水管及三通接口示意图;
[0015]图5是预埋排水管连通挡水墙三通接口示意图;
[0016]图6是挡水墙出水口集水池示意图;
[0017]图中:1、栈桥内降水井管,2、栈桥外降水井管,3、降水井排水管与挡水墙预留三通进水口相连,4、集水池,5栈桥板,6、球墨井盖,7、排水管,8、挡水墙、9、支管,10、栈桥板钢筋,11、三通接口,12、排水沟。
[0018]具本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有栈桥板的基坑暗埋式排水系统,考虑到栈桥板作为承重结构不得随意改造,利用基坑临边设置的挡水墙作为运水枢纽,使挡水墙不仅起到临边围护,还达到内部排水的作用。
[0021]针对位于栈桥板下的降水井排水,选择在栈桥板5内提前暗埋三根支管9(用于水、电、气)一端与栈桥内降水井管1口相连,一端从栈桥板5外侧引出,同时将栈桥内降水井管1口使用球墨井盖6封闭,便于后期检修。在基坑挡水墙内暗埋2根排水管7,排水管7每隔20米左右预留一个三通接口作为进水口,将栈桥内引出的排水管和栈桥范围外的降水井排水管连接至三通接口11,最后在基坑挡水墙8尾端设置一个出水口与现场四级沉淀池相连。
[0022]具体实施过程:
[0023](1)栈桥施工时,在钢筋绑扎阶段提前引出降水井内的排水管,使用三根支管9(电、气、水)连接预埋,并在栈桥内降水井管1口预埋球墨井盖6,方便后期检修,如图3所示。
[0024](2)栈桥浇筑完成后,在基坑挡水墙8的钢筋绑扎阶段,在墙内预埋2根排水管7,并每隔20米设置一个向上的三通接口11,排水管7注意进行适当放坡,确保后期排水口出水顺利,如图4所示。
[0025](3)浇筑挡水墙混凝土,将三通接口11修理平整,将用于降排水的气管、电缆、排水管沿着挡水墙8外侧进行临边架设,确保不影响车辆人员作业。
[0026](4)将栈桥内引出的排水管和挡水墙8上预留的三通接口11进行连接,同时将坑内其它降水井的排水管也接通到挡水墙8内,如图5所示。
[0027](5)在挡水墙8的出水口修建一个小集水池4,通过排水沟12将水引流至四级沉淀池。如图6所示。
[0028](6)进行抽水试验,降水井工作情况顺利,出水口排水通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有栈桥板的基坑暗埋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基坑临边设置的挡水墙作为运水枢纽,使挡水墙不仅起到临边围护,还达到内部排水的作用;在栈桥板内暗埋三根支管作为栈桥板内排水管,所述栈桥板内排水管一端与栈桥内降水井管口相连,另一端从栈桥板外侧引出连接基坑挡水墙内的排水管,且基坑挡水墙内的排水管还连接栈桥外的降水井排水管;所述基坑挡水墙尾端设置一个集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栈桥板的基坑暗埋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挡水墙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熙董锋王孝涵游才华陈宇明杨子松朱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