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工业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07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4
一种智能化工业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它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进水PH调节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处理池,第一处理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处理池,第二处理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沉淀过滤池,第一沉淀过滤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处理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活性炭吸附、富集作用及臭氧的氧化作用,对COD、氨氮进行处理,失效后可对活性炭进行再生,循环使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气体经无害化处理排至大气中,本项目所采用的综合处理工艺绿色环保,活性炭可循环利用,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同时可处理COD,能最大限度的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工业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工业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氟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含氟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含氟废水水质复杂高且波动性大,因此含氟工业废水亦成为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目前含氟废水的处理与监控不仅仅是关注氟离子的污染,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也引起了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有机污染物很难生物降解,易在生物体内积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
[0003]现有的氟化工产业产生的污水有机污染物很难生物降解,易在生物体内积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污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现有污水处理过程中对氨氮、COD的处理能力较弱,导致污水无法进行最大限度无害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工业污水综合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利用活性炭吸附、富集作用及臭氧的氧化作用,对COD、氨氮进行处理,失效后可对活性炭进行再生,循环使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气体经无害化处理排至大气中,本项目所采用的综合处理工艺绿色环保,活性炭可循环利用,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同时可处理COD,能最大限度的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进水PH调节池1、第一沉淀过滤池2、第二沉淀过滤池3、活性炭吸附塔4、水洗塔5、出水PH调节池6、第三沉淀过滤池7,进水PH调节池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处理池11,第一处理池1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处理池12,第二处理池1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沉淀过滤池2,第一沉淀过滤池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处理池13,第三处理池1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沉淀过滤池3,第二沉淀过滤池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活性炭吸附塔4,活性炭吸附塔4的输出端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出水PH调节池6,另一端通过废气管道连通有水洗塔5,进水PH调节池1、第一处理池11、第二处理池12上均安装有废气管道且共同与水洗塔5相连接,出水PH调节池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沉淀过滤池7,第三沉淀过滤池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稳定池71,稳定池71的输出端连通有标准化排放池72。
[0006]所述的进水PH调节池1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口14,进水PH调节池1上安装有第一盐酸液碱入口15。
[0007]所述的第一处理池11上安装有漂白水入口111,第二处理池12上安装有石灰入口121,第三处理池13上安装有磷酸二氢钙入口131。
[0008]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塔4上安装有臭氧入口41。
[0009]所述的水洗塔5上安装有烟气排放口51。
[0010]所述的出水PH调节池6上安装有第二盐酸液碱入口61,标准化排放池72上安装有排放口73。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污水通过进水口14流入至进水PH调节池1内,在进水PH调节池1上的第一盐酸液碱入口15加入盐酸液碱调节污水的PH值,然后污水通过管道流入至第一处理池11中,在第一处理池11的漂白水入口111内加入漂白水,利用漂白水的强氧化性去除污水中部分氨氮与COD(2NH3+3ClO


N2↑
+3H2O+3Cl

),然后污水通过管道流入至第二处理池12中,在第二处理池12的石灰入口121内加入石灰,利用石灰除氟并除去多于的漂白水(2F

+Ca
2+

CaF2↓
、2NaClO+Ca(OH)2→
2Ca(ClO)2↓
+2NaOH),然后污水进入至第一沉淀过滤池2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污水进入至第三处理池13,在第三处理池13的磷酸二氢钙入口131加入磷酸二氢钙,利用磷酸二氢钙再次去除残留有毒气体氟(5Ca
2+
+3PO
43—
+F


Ca5F(PO4)3↓
),然后污水进入至第二沉淀过滤池3进行二次固液分离,然后过滤后的污水进入至活性炭吸附塔4内,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污水中的COD、氨氮、余氯等污染物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富集作用,在臭氧入口41通入一定量的臭氧,增加活性炭的使用寿命与反应动力,使COD等还原性污染物质进一步去除,活性炭吸附塔4内残留的废气通过废气管道进入至水洗塔5中,同时进水PH调节池1、第一处理池11、第二处理池12中的粉尘、残气都通过废气管道进入至水洗塔5中,在水洗塔5的作用下除去气体中无用的成分或固体尘粒,将合格后的达标气体从烟气排放口51中排放,最后污水通过管道进入至出水PH调节池6内,然后再次在出水PH调节池6的第二盐酸液碱入口61上加入盐酸液碱调节污水的PH值,然后再次通过第三沉淀过滤池7进行残留固液分离,最后通过管道进入稳定池71内,方便随时对水量与水质进行调节,最后通过管道流入至标准化排放池72内进行达标检测,最后通过标准化排放池72中的排放口73向外正常排放。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利用活性炭吸附、富集作用及臭氧的氧化作用,对COD、氨氮进行处理,失效后可对活性炭进行再生,循环使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气体经无害化处理排至大气中,本项目所采用的综合处理工艺绿色环保,活性炭可循环利用,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同时可处理COD,能最大限度的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进水PH调节池1、第一处理池11、漂白水入口111、第二处理池12、石
灰入口121、第三处理池13、磷酸二氢钙入口131、进水口14、第一盐酸液碱入口15、第一沉淀过滤池2、第二沉淀过滤池3、活性炭吸附塔4、臭氧入口41、水洗塔5、烟气排放口51、出水PH调节池6、第二盐酸液碱入口61、第三沉淀过滤池7、稳定池71、标准化排放池72、排放口7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进水PH调节池1、第一沉淀过滤池2、第二沉淀过滤池3、活性炭吸附塔4、水洗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工业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进水PH调节池(1)、第一沉淀过滤池(2)、第二沉淀过滤池(3)、活性炭吸附塔(4)、水洗塔(5)、出水PH调节池(6)、第三沉淀过滤池(7),进水PH调节池(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处理池(11),第一处理池(1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处理池(12),第二处理池(1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沉淀过滤池(2),第一沉淀过滤池(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处理池(13),第三处理池(1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沉淀过滤池(3),第二沉淀过滤池(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活性炭吸附塔(4),活性炭吸附塔(4)的输出端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出水PH调节池(6),另一端通过废气管道连通有水洗塔(5),进水PH调节池(1)、第一处理池(11)、第二处理池(12)上均安装有废气管道且共同与水洗塔(5)相连接,出水PH调节池(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沉淀过滤池(7),第三沉淀过滤池(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远华古元鲍飞何杨文王清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清流县东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