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抬头显示玻璃及其抬头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6785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玻璃,包括夹层玻璃,夹层玻璃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设有第一纳米膜,第一纳米膜包括自第二表面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高折射率层和至少一个第一低折射率层,第一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9~2.7,第一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3~1.8。显示区对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抬头显示玻璃及其抬头显示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抬头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抬头显示玻璃及其抬头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抬头显示(HUD,Head Up Display)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车载抬头显示系统是利用光学反射的原理将重要的行车信息反映到前挡风玻璃上。现有的前挡风玻璃中,为实现抬头显示的功能多采用楔形结构的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层作为挡风玻璃的中间层,然而楔形结构的PVB层制备工艺复杂、造价高,并且适用性差,对于不同的车型需采用不同规格的PVB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抬头显示玻璃,以解决现有抬头显示玻璃成本高、适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玻璃,该抬头显示玻璃不仅成本低并且抬头显示的图像清晰、玻璃的视觉干扰少,从而保证行车过程中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玻璃,包括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0005]所述显示区设有第一纳米膜,所述第一纳米膜包括自所述第二表面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高折射率层和至少一个第一低折射率层,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9~2.7,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3~1.8;
[0006]所述显示区对55
°
~75
°
入射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10%,所述非显示区对0
°
~10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所述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
[0007]本申请的抬头显示玻璃在显示区设置纳米膜,使显示区对P偏振光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从而保证显示区能够呈现清晰的成像。非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该设计可以削弱非显示区的镜面效果,降低非显示区倒影的视觉干扰,保证驾驶过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08]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与所述非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
[0009]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为10%~30%。
[0010]可选的,所述非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为1%~15%。
[0011]可选的,所述非显示区对55
°
~75
°
入射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小于所述显示区对55
°
~75
°
入射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表面还包括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之间;所述过渡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非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且小于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
[0013]可选的,所述非显示区为裸露的夹层玻璃。
[0014]可选的,所述非显示区设有第二纳米膜,所述第二纳米膜包括自所述第二表面向
外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高折射率层和至少一个第二低折射率层,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9~2.7,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3~1.8;所述第二纳米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纳米膜的厚度。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的厚度。
[0016]可选的,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的厚度。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低折射率子层,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低折射率子层,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中最远离所述夹层玻璃的第一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低折射率层中最远离所述夹层玻璃的第二低折射率子层的厚度。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高折射率子层,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高折射率子层,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中最靠近所述夹层玻璃的第一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中最靠近所述夹层玻璃的第二高折射率子层的厚度。
[0019]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的颜色的Lab值中:a值小于或等于2,b值小于或等于2。
[0020]可选的,所述显示区的颜色的a值与所述非显示区的颜色的a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所述显示区的颜色的b值与所述非显示区的颜色的b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
[0021]可选的,所述抬头显示玻璃还包括抗指纹膜、隔热膜、电加热膜、抗紫外线膜、防雾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包括投影单元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抬头显示玻璃;所述投影单元用于产生P偏振光,所述P偏振光入射至所述显示区。
[002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抬头显示系统由于采用本申请的抬头显示玻璃故成像清晰,并且视觉干扰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抬头显示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纳米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纳米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纳米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抬头显示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抬头显示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纳米膜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纳米膜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纳米膜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层玻璃第二表面分区示意图;
[0035]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层玻璃第二表面分区示意图;
[0036]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层玻璃第二表面分区示意图;
[0037]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层玻璃第二表面分区示意图;
[0038]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层玻璃第二表面分区示意图;
[0039]图1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抬头显示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抬头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抬头显示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设有第一纳米膜,所述第一纳米膜包括自所述第二表面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高折射率层和至少一个第一低折射率层,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9~2.7,所述第一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3~1.8;所述显示区对55
°
~75
°
入射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10%,所述非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所述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与所述非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为10%~30%,所述非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为1%~15%。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对55
°
~75
°
入射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小于所述显示区对55
°
~75
°
入射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还包括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之间;所述过渡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非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且小于显示区对0
°
~10
°
入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6.如权利要求1

5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晖陈国富卢国水林高强何立山福原康太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