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64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L型杆、第一手拧螺丝、滑动杆、第二手拧螺丝和腿部护板,所述的底座固定安装在病床的底部,所述的L型杆的水平段滑动设置在底座上并通过第一手拧螺丝实现定位固定;所述的滑动杆滑动设置在L型杆的竖直段上有并通过第二手拧螺丝实现定位固定;所述的滑动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腿部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为侧卧膝盖弯曲的病人提供一种能够保持体位防止腿部从车床上滑落的固定装置,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手术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更注重于其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配合,对检查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术中体位是关键,插镜是否顺利和患者的体位有着密切关系。在进行内镜检查时病人通常都要侧卧并且膝盖弯曲,这种体位才方便医生进行内镜操作,但是现有的车床对病人的特定的体位固定不足,只能方便平躺,假如侧卧弯曲膝盖时病人的腿部无支撑点或者固定点,腿部会很容易掉出床位或者不自觉的伸直,这样容易造成腿部受伤也影响一生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了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L型杆、第一手拧螺丝、滑动杆、第二手拧螺丝和腿部护板,所述的底座固定安装在病床的底部,所述的L 型杆的水平段滑动设置在底座上并通过第一手拧螺丝实现定位固定;所述的滑动杆滑动设置在L型杆的竖直段上有并通过第二手拧螺丝实现定位固定;所述的滑动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腿部护板。
[0006]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为侧卧膝盖弯曲的病人提供一种能够保持体位防止腿部从车床上滑落的固定装置,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
[0007]进一步,所述的L型杆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保证整个装置的方位固定性,避免倾斜。
[0008]进一步,所述的腿部护板包括弧形膝盖护板、挡位调节铰链、大腿护板、小腿护板和护垫,所述的弧形膝盖护板的左右两端通过挡位调节铰链设置有大腿护板和小腿护板,所述的形膝盖护板、大腿护板和小腿护板的正面上设置有护垫;挡位调节铰链可以保证大腿护板和小腿护板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调节两者之间的夹角以满足不同病人腿部大小和弯曲度不同的使用要求。
[0009]进一步,所述的护垫为可充气气囊,气囊的充气采用有规律性的充放气控制,比如充满气后再放气然后再充气,时间间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0010]进一步,所述的小腿护板比大腿护板长,弯曲状态的腿部固定受力点一般为小腿部位,大腿只起到保持弯曲状态就好,所以小腿护板相对要长,小腿大部枕上去才会舒服。
[0011]进一步,还包括束缚带,所述的大腿护板和小腿护板上设置有束缚带,把大腿和小腿固定在腿部护板上,避免脱离。
[0012]进一步,还包括U型挤压片,所述的U型挤压片设置在L型杆上并位于第二手拧螺丝的前面,在第二手拧螺丝的作用下U型挤压片向前移动与滑动杆挤压接触,在U型挤压片的作用下能够避免螺丝直接与滑动杆拧紧接触,这样会损伤滑动杆的表面,同时由于手拧螺
丝与滑动杆的接触面积小对滑动杆的固定作用小,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松动。
[001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考虑到不同病人腿部弯曲状态的不同设计了可以调节的腿部护板,对腿部进行辅助固定,有效避免病人身体偏移;2.腿部护板上设置有可充气气囊,气囊可以有规律的充气放气使弯曲的腿部可以小范围动,避免长时间静止导致腿部麻痹,也可以避免血栓;3.整体结构安装方便,需要用到时只需要把L型杆及其连接的部件装在车床底下的底座上即可,不会影响车床其它功能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中U型挤压片的安装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左”、“右”、“前”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L型杆2、第一手拧螺丝3、滑动杆4、第二手拧螺丝5、腿部护板6和束缚带7,所述的底座1固定安装在病床的底部,底座1上设置有通孔,可以通过螺丝固定也可以焊接安装在车床底下。所述的L型杆2的水平段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并通过第一手拧螺丝3实现定位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贯穿的滑槽用于安装L型杆2,第一手拧螺丝3设置在底座1上,拧紧第一手拧螺丝3后可以固定好L型杆,松开后L型杆2可以自由抽出或插入底座1的滑槽。所述的滑动杆4滑动设置在L 型杆2的竖直段上有并通过第二手拧螺丝5实现定位固定,第二手拧螺丝5与第一手拧螺丝3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用来控制某一零部件的松紧。L型杆2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这样可以保证安装在底座1上时不会倾斜偏位。
[0020]在滑动杆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腿部护板6,腿部护板6包括弧形膝盖护板61、挡位调节铰链62、大腿护板63、小腿护板64和护垫65,所述的弧形膝盖护板61的左右两端通过挡位调节铰链62设置有大腿护板63和小腿护板64。挡位调节铰链62为现有技术中布艺沙发的靠背或扶手上的挡位调节铰链一样,可以根据需要铰链两边连接的零部件的夹角。所述的形膝盖护板61、大腿护板63和小腿护板64的正面上设置有护垫65,护垫65采用可充气气囊,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连接有充气泵和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有规律的控制气囊的充气和放气,这样保持病人弯曲腿部的动态,避免长时间不动造成腿部发麻,也避免血栓的产生。为了腿部固定时靠得更舒服,所述的小腿护板64比大腿护板63长,因为固定弯曲的腿部时间久后都会无意识的伸直,伸直过程中小腿会向下移,膝盖会远离腿部护板,这样小腿就会对小腿护板64产生作用力,若小腿护板64不够长时会时小腿很不舒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腿部护板6与腿部接触的那面要设计成弧形,增加护板与腿部的基础面积。
[0021]本实施方式中L型杆2的作用是调节腿部护板6与车床床边的间距。滑动杆4为圆柱
形,方便调节其顶上腿部护板6的方向。
[0022]为了保证腿部不脱离腿部护板6,在大腿护板63和小腿护板64上设置有束缚带7,束缚带7可以避免病人无意识的伸长腿或把腿部脱离腿部护板6。
[002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设置有U型挤压片8,所述的U型挤压片8设置在L型杆2上并位于第二手拧螺丝5的前面,在第二手拧螺丝5的作用下U 型挤压片8向前移动与滑动杆4挤压接触。在L型杆2的滑槽内部会设置有个放置U型挤压片8的槽位且位于第二手拧螺丝5的前方,螺丝拧动向前移动时会推动U型挤压片8向滑动杆4靠近,直至挤压固定紧,如图3所示。U型挤压片8主要的作用是在不损伤滑动杆4的前提下对滑动杆4进行挤压固定,避免第二手拧螺丝5拧紧过程中与滑动杆4挤压摩擦损伤其表面,并且第二手拧螺丝 5与滑动杆4接触面积小,固定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卧位病人腿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L型杆(2)、第一手拧螺丝(3)、滑动杆(4)、第二手拧螺丝(5)和腿部护板(6),所述的底座(1)固定安装在病床的底部,所述的L型杆(2)的水平段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并通过第一手拧螺丝(3)实现定位固定;所述的滑动杆(4)滑动设置在L型杆(2)的竖直段上有并通过第二手拧螺丝(5)实现定位固定;所述的滑动杆(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腿部护板(6);所述的腿部护板(6)包括弧形膝盖护板(61)、挡位调节铰链(62)、大腿护板(63)、小腿护板(64)和护垫(65),所述的弧形膝盖护板(61)的左右两端通过挡位调节铰链(62)设置有大腿护板(63)和小腿护板(64),所述的形膝盖护板(61)、大腿护板(63)和小腿护板(64)的正面上设置有护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甜曾义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