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雅惠专利>正文

发光体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27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体组装结构,主要包含一散热体,该散热体底面设置有一滑槽,该滑槽表面为开口状态,并于开口两侧各设置有一滑轨,该两滑轨内壁面上分别结合有导电片,该导电片与滑轨的接触面需做绝缘处理,并将两导电片分别与电源供应器的正负极相连接,并将一连结有发光体的散热面板滑入散热体的滑槽中,使散热面板两侧的电极片与散热体的导电片相接触,以将电源经电极片传导至发光体,使发光体得以产生光源,进而达到组装迅速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光体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迅速将发光体与 散热体结合成一体的发光体组装结构。技术背景由于LED(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省电、耐用、耐震、牢靠、适合量产、体积小、反应快等诸多优点,故已逐渐被应用于照明灯具 中。然而,LED虽实用,但其于发光过程中会产生高温,所以在应用 上必须藉由散热模块将其产生的高温逸散至大气,使LED可正常运 作。因此,散热模块与LED可说是密不可分。而常用LED与散热模块在组装上仍具有以下缺点1. 常用LED是设置于一铝板上,再将铝板锁固或黏固于散热模块 上,使散热模块可将LED产生的热能排除。但此方式会增加加工时间,造成组装成本的增加,实不符合经济效益。2. 常用LED需要与电源供应器连接,通过电源供应器导入电源, 方能使LED发光。然而,此方式需逐一进行每一LED的连接,造成接 线上的复杂度。由此可见,上述常用物品仍有诸多缺点,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 亟待加以改良。本案申请人鉴于上述常用灯具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 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灯 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体组装结构,是于散热体 底面的滑槽中设置有两导电片,该导电片与电源供应器相连接,并于 LED散热面板上设置有与导电片相对应的电极片,使得散热面板滑入 散热体的滑槽中时,该电源可经电极片传导至LED,以驱使LED产生 光源,而达到组装便利的目的。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及 高实用性等诸多优点的发光体组装结构。可达成上述目的的发光体组装结构,包括一散热体及一散热面 板;其中,该散热体底面设置有一滑槽,该滑槽表面为开口状态,使开口两侧各形成一滑轨,该两滑轨的内壁面上分别结合有导电片,该 导电片与滑轨的接触面需做绝缘处理,使导电片与散热体无法导电, 并将两导电片分别与电源供应器的正、负极相连接,以将电源导引至两导电片上;该散热面板上结合有多个发光体,并于散热面板两侧各 设置有一电极片,该两电极片藉由连接线与发光体相连接;是将散热 面板滑入散热体的滑槽中,使发光体与滑槽开口相对应,使发光体为 裸露状态,而散热面板两侧的电极片则会与散热体的导电片相接触, 使电源传导至电极片中,并藉由电极片导引至发光体,导致发光体得 以产生光源,进而达到组装迅速的目的。 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光体组装结构,与其他常用技术相互比较 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1. 本技术是于散热体底面的滑槽中设置有两导电片,该导电 片与电源供应器相连接,并于LED散热面板上设置有与导电片相对应 的电极片,使得散热面板滑入散热体的滑槽中时,该电源可经电极片 传导至LED,以驱使LED产生光源,而达到组装便利的目的。2. 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及高实用性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 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l为本技术发光体组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发光体组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发光体组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发光体组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发光体组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发光体组装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发光体组装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其中l为散热体,ll为散热翼片,12为滑槽,13为开口, 14 为滑轨,2为导电片,3为散热面板,4为发光体,5为电极片,6为 连接线,7为散热体,71为散热翼片,72为沟槽,73为滑槽,8为 定位板,81为定位部,82为滑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最较佳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光体组装结构 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包括有一散热体l,该散热体l的顶面延伸有多个散热翼片11,并于底面设置有一滑槽12,该滑槽12表面为开口 13状态,使开口13两侧 各形成一滑轨14,该两滑轨14的内壁面上分别结合有一导电片2, 该导电片2与滑轨14的接触面皆需做绝缘处理,使导电片2与散热 体1无法导电,并将两导电片2分别与电源供应器的正、负极相连接, 以将电源导引至两导电片2上;一散热面板3,该散热面板3上结合有一颗或多颗发光体4,并 于散热面板3两侧各设置有一电极片5,该两电极片5藉由连接线6 与发光体4相连接;将散热面板3滑入散热体1的滑槽12中,使散热面板3与散热 体l的底面相贴合,以将发光体4产生的热能导引至散热体,经由散 热体1达到散热效果;且散热面板3两侧的电极片5会与散热体1的 滑轨14内壁面的导电片2相接触,使电源可经导电片2、电极片5 传导至发光体4,致使发光体4得以产生光源;而发光体4则与滑槽 12的开口13相对应,导致发光体4呈现裸露状态,使发光体4发出 的光源可经开口 13逸射出,以达到照明的目的。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其 与实施例1差异处在于,该散热体1底面可设置多个滑槽12,以供 结合有发光体4的散热面板3滑入组合定位,而散热体1底面的每一 滑槽12形式与散热面板3的形式皆与实施例l相同,于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主 要包括有一散热体7,该散热体7的顶面延伸有多个散热翼片71,并于底 面上设置有两对应的沟槽72,该沟槽72的断面为L形;两定位板8,该两定位板8为不导电材质制成,如橡胶,并于定 位板8的顶面垂直延伸有定位部81,底面垂直延伸有一滑轨82,该 滑轨82的内壁面上分别结合有一导电片2,并将两导电片2分别与 电源供应器的正、负极相连接,以将电源导引至两导电片2上;将两 定位板8顶面的定位部81分别滑入散热体7底面的两沟槽72中,使 两定位板8定位并对应设置,且其底面的滑轨82并与散热体7的底 面保持一间距,进而于散热体7的底面形成一滑槽73;一散热面板3,该散热面板3上结合有一颗或多颗发光体4,并 于散热面板3两侧各设置有一电极片5,该两电极片5藉由连接线6 与发光体4相连接;将散热面板3滑入散热体7底面所形成的滑槽73中,使散热面 板3与散热体7的底面相贴合,以将发光体4产生的热能导引至散热体7,经由散热体7达到散热效果;且散热面板3两侧的电极片5会 与两定位板8底面滑轨82内壁面的导电片2相接触,使电源可经导 电片2、电极片5传导至发光体4,致使发光体4得以产生光源;而 发光体4则与滑槽73相对应,导致发光体4呈现裸露状态,使发光 体4发出的光源可经滑槽73逸射出,以达到照明的目的。另外,上述各实施例的散热面板3上的发光体4可为LED (发光 二极管)或0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另外,上述各实施例的散热面板3可视面积大小的不同,而供一 颗发光体4或多颗发光体4结合。另外,上述各实施例的散热面板3可为铝板或其它具金属面板, 使其可吸收发光体4产生的热能;另外,上述各实施例的散热体1或散热体7的滑槽12或滑槽73 高度与散热面板3的厚度接近相同,使得散热面板3滑入散热体1或 散热体7的滑槽12或滑槽7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体(1),其底面设置有一滑槽(12),该滑槽(12)表面为开口(13)状态,并于开口两侧各形成一滑轨(14),该两滑轨(14)的内壁面上分别结合有一导电片(2),该导电片(2)与滑轨(14)的接触面为绝缘接触,两导电片(2)分别与电源供应器的正、负极相连接;一散热面板(3),其表面结合有发光体(4),并于散热面板(3)两侧各设置有一电极片(5),该两电极片(5)藉由连接线(6)与发光体(4)相连接;散热面板(3)滑入散热体(1)的滑槽(12)中,散热面板(3)两侧的电极片(5)与散热体(1)的滑槽(12)的导电片(2)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体(1),其底面设置有一滑槽(12),该滑槽(12)表面为开口(13)状态,并于开口两侧各形成一滑轨(14),该两滑轨(14)的内壁面上分别结合有一导电片(2),该导电片(2)与滑轨(14)的接触面为绝缘接触,两导电片(2)分别与电源供应器的正、负极相连接;一散热面板(3),其表面结合有发光体(4),并于散热面板(3)两侧各设置有一电极片(5),该两电极片(5)藉由连接线(6)与发光体(4)相连接;散热面板(3)滑入散热体(1)的滑槽(12)中,散热面板(3)两侧的电极片(5)与散热体(1)的滑槽(12)的导电片(2)相接触。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 体(1)顶面延伸有多个散热翼片(11)。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 面板(3 )上的发光体(4 )可为LED或0LED。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 体(1)的滑槽(12)高度与散热面板(3)的厚度接近相同。5. —种发光体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体(1),其底面设置有多个滑槽(12 ),该每一滑槽(12 ) 的表面皆为开口 (13)状态,并于开口 (13)两侧各形成一滑轨(14), 该两滑轨(14)的内壁面上分别结合有一导电片(2),该导电片(2) 与滑轨(14)的接触面为绝缘接触,两导电片(2)分别与电源供应 器的正、负极相连接;一散热面板(3),其表面结合有发光体(4),并于散热面板(3) 两侧各设置有一电极片(5),该两电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惠
申请(专利权)人:陈雅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