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耐曲挠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275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拉耐曲挠扁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所述电缆的径向截面为扁方形,所述电缆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护套层、护套耐扭层、内护套层和线芯;所述线芯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绝缘耐扭层、绝缘层、隔离层和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由铜丝先束丝后围绕抗拉绳复绞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扁形电缆结构,在卷绕、折叠的运行过程中排列整齐,不压线、不扭曲,弯曲半径大大减少,能满足各种频繁移动的机械设备的需要;金属导体由铜丝先束丝后围绕抗拉绳复绞,有效提升了电缆的抗拉性、抗冲击性和耐弯折性;护套耐扭层和绝缘耐扭层的设置有效提升了电缆的抗撕裂强度;使得电缆具备优异的抗拉耐曲挠性能。具备优异的抗拉耐曲挠性能。具备优异的抗拉耐曲挠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拉耐曲挠扁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抗拉耐曲挠扁电缆。

技术介绍

[0002]耐曲挠电缆应用于港口码头中的卷筒机、运输机械及输送机,此类电缆亦可在堆料机、塔吊、升降机、露天矿和钢铁冶炼等场合下使用,电缆在恶劣气候环境下随拖轴或其它类似装置的导向进行收展运动。
[0003]由于设备吊装、拖曳频繁,此类电缆运行时会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弯曲力,而传统的电缆因抗拉耐曲挠性能一般,很短的使用时间内就会发生破损,需要维修处理,不仅影响设备使用,还额外增加了换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拉耐曲挠扁电缆,解决了电缆抗拉耐曲挠性能不佳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抗拉耐曲挠扁电缆,所述电缆的径向截面为扁方形,所述电缆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护套层、护套耐扭层、内护套层和线芯;
[0009]所述线芯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绝缘耐扭层、绝缘层、隔离层和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由铜丝先束丝后围绕抗拉绳复绞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金属导体的束丝方向与复绞方向相反。
[0011]优选的,所述线芯包括:多根相同型号的动力线芯和若干相同型号的地线芯;所述动力线芯不少于两根,所述地线芯不少于一根;所有线芯并行排列。
[0012]优选的,所述抗拉绳的直径为1.0mm~4.5mm。/>[0013]优选的,所述抗拉绳为尼龙编织绳,所述抗拉绳位于复绞的绞合中心。
[0014]优选的,所述铜丝包括:镀锡铜丝和/或裸铜丝,所述铜丝的直径包括:0.15mm、0.20mm、0.30mm、0.40mm、0.50mm。
[0015]优选的,所述金属导体的股线束丝的节径比控制在15~18倍,复绞最外层的节径比控制在6~10倍,从外向内每层的节径比均比相邻外层多1~2个倍数值。
[0016]优选的,所述护套耐扭层和绝缘耐扭层均采用涤纶纱和/或芳纶纱编织制成,编织密度为4%~15%,编织角为40度~60度。
[0017]优选的,所述隔离层采用聚酯带和/或无纺布制成,厚度为0.04mm~0.15mm。
[0018]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乙丙橡胶制成;所述外护套层和内护套层均采用氯丁橡胶混炼胶制成。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拉耐曲挠扁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中,采用扁形电缆结构,在卷绕、折叠的运行过程中排列整齐,不压线、不扭曲,弯曲半径大大减少,能满足各种频繁移动的机械设备的需要;金属导体由铜丝先束丝后围绕抗拉绳复绞,有效提升了电缆的抗拉性、抗冲击性和耐弯折性;护套耐扭层和绝缘耐扭层的设置有效提升了电缆的抗撕裂强度;使得电缆具备优异的抗拉耐曲挠性能。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缆的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抗拉耐曲挠扁电缆,解决了电缆抗拉耐曲挠性能不佳的问题。
[002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7]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扁形电缆结构,在卷绕、折叠的运行过程中排列整齐,不压线、不扭曲,弯曲半径大大减少,能满足各种频繁移动的机械设备的需要;金属导体由铜丝先束丝后围绕抗拉绳复绞,有效提升了电缆的抗拉性、抗冲击性和耐弯折性;护套耐扭层和绝缘耐扭层的设置有效提升了电缆的抗撕裂强度;使得电缆具备优异的抗拉耐曲挠性能。
[0028]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拉耐曲挠扁电缆,所述电缆的径向截面为扁方形,所述电缆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护套层1、护套耐扭层2、内护套层3和线芯;
[0031]所述线芯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绝缘耐扭层4、绝缘层5、隔离层6和金属导体7;所述金属导体7由铜丝先束丝后围绕抗拉绳复绞而成(图中未示出)。
[0032]所述金属导体7的束丝方向与复绞方向相反。
[0033]所述线芯包括:多根相同型号的动力线芯和若干相同型号的地线芯;所述动力线芯不少于两根,所述地线芯不少于一根;所有线芯并行排列。
[0034]所述抗拉绳的直径为1.0mm~4.5mm。
[0035]所述抗拉绳为尼龙编织绳,所述抗拉绳位于复绞的绞合中心。
[0036]金属导体7中心的抗拉绳采用尼龙编织绳,尼龙编织绳被拉伸有一个返回到原来
的长度的“记忆”,基于这个原因,它是最好的吸收冲击负荷的绳索。
[0037]所述铜丝包括:镀锡铜丝和/或裸铜丝,所述铜丝的直径包括:0.15mm、0.20mm、0.30mm、0.40mm、0.50mm。
[0038]所述金属导体7的股线束丝的节径比控制在15~18倍,复绞最外层的节径比控制在6~10倍,从外向内每层的节径比均比相邻外层多1~2个倍数值。
[0039]所述护套耐扭层2和绝缘耐扭层4均采用涤纶纱和/或芳纶纱编织制成,编织密度为4%~15%,编织角为40度~60度。
[0040]涤纶纱和芳纶纱具有密度小和拉伸模量高等特点,可以增强绝缘层5、内护套层3和外护套层1的抗撕裂强度,达到提高绝缘层5和内护套层3和外护套层1强度的目的;且由于是采用稀疏编织,在高温高压的饱和蒸汽作用下,可以使绝缘层5与内护套层3、内护套层3与外护套层1有充足的空间紧密牢固贴合在一起。
[0041]所述隔离层6采用聚酯带和/或无纺布制成,厚度为0.04mm~0.15mm。
[0042]所述绝缘层5采用乙丙橡胶制成;所述外护套层1和内护套层3均采用氯丁橡胶混炼胶制成。
[0043]氯丁橡胶具有优异的粘结力,在高压蒸汽的连续硫化作用下,使得绝缘层5与内护套层3、内护套层3与外护套层1紧密牢固贴合在一起;因此电缆在移动和曲绕时各个绝缘线芯之间、绝缘线芯和护套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滑移,也就避免了各个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耐曲挠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的径向截面为扁方形,所述电缆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护套层(1)、护套耐扭层(2)、内护套层(3)和线芯;所述线芯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绝缘耐扭层(4)、绝缘层(5)、隔离层(6)和金属导体(7);所述金属导体(7)由铜丝先束丝后围绕抗拉绳复绞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耐曲挠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7)的束丝方向与复绞方向相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耐曲挠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包括:多根相同型号的动力线芯和若干相同型号的地线芯;所述动力线芯不少于两根,所述地线芯不少于一根;所有线芯并行排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耐曲挠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绳的直径为1.0mm~4.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耐曲挠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绳为尼龙编织绳,所述抗拉绳位于复绞的绞合中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耐曲挠扁电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乜福君鲍大章陈锡钱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起帆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