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印胶头、移印设备及移印胶头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99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印胶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移印胶头、移印设备及移印胶头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第一胶料、硅油、第二胶料的比例,使得移印胶头达到最佳的柔软度,保证油墨的有效附着,使得移印胶头使用完毕后可恢复原状,确保移印胶头受压变形并逐渐贴合曲面屏幕的曲面边缘,从而提高转印效果;对模具内壁进行清理,提高模具内的清洁度,再对胶头模具的内壁进行粗糙处理,不仅增大成型后的移印胶头的表面积,成型形成的凸起还可进一步提高油墨附着,进一步提高了移印的准确性及油墨的饱和性。进一步提高了移印的准确性及油墨的饱和性。进一步提高了移印的准确性及油墨的饱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印胶头、移印设备及移印胶头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印胶头
,涉及一种移印胶头、移印设备及移印胶头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新款手机等电子产品采用3D玻璃面板作为其屏幕面板。3D玻璃面板指的是玻璃的中心有一个弧形面的区域,周边则以弧面过渡,也就是在弧形玻璃的基础上对边缘进行了弧度处理。
[0003]目前,3D玻璃面板在加工成屏幕的过程中,需要在屏幕主体以外的区域印刷上油墨图案,但是,传统的移印胶头只适用于平板状工件的移印工序,传统移印胶头移印时与曲面边缘不能很好地贴合,若将其应用在曲面边缘时,油墨无法有效附着在移印胶头上,不能将油墨图案完整地移印到3D玻璃面板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油墨的有效附着,确保移印胶头受压变形并逐渐贴合曲面屏幕的曲面边缘,提高了移印的准确性及油墨的饱和性的移印胶头、移印设备及移印胶头加工工艺。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移印胶头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按照比例配置混合胶液,将第一胶料、硅油、第二胶料进行搅拌均匀制得混合胶液;对胶头模具进行清理操作后,再对胶头模具的内壁进行粗糙处理,将胶头模具盖好盖板;将混合胶液灌胶至胶头模具内,室温放置2

6小时后取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料、硅油与第二胶料的用量重量比例为10:1:1.87,将搅拌混合10

15分钟后的混合胶液进行排气抽真空,真空度

800mbar,排气抽真空时间控制在5

8分钟,防止混合胶液固化。
[0009]进一步地,将抽真空后的混合胶液倒入胶头模具中,再次进行抽真空,真空度

800
‑‑
1100mbar,抽真空时间控制在8

12分钟,抽真空完成后保压5秒钟;抽真空完成后,将混合胶液灌胶至胶头模具后继续真空保压5秒。
[0010]进一步地,在完成灌胶的胶头模具上放置盖板时从胶头模具的宽度方向起始,将盖板一端放置在胶头模具的底面上并缓慢贴在混合胶液表面,通过按压盖板使得成型后的移印胶头底面上形成毛边,对取出的移印胶头进行冲切毛边。
[0011]进一步地,在移印胶头放置成型后,将盖板从胶头模具上取下,通过拉动移印胶头四周的毛边使其在移印胶头与胶头模具的内壁之间形成脱模缝隙,对脱模缝隙内进行吹气使得移印胶头与胶头模具的内壁分离,完成移印胶头的取模操作。
[0012]进一步地,对胶头模具的内壁进行粗糙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对胶头模具内壁以及底面进行吹气用以去除表面杂质,对胶头模具进行加热,采用压缩空气吹动石英砂对胶头
模具内壁进行喷砂处理,在胶头模具内壁上均匀形成若干凹槽以增大成型后的移印胶头的表面积。
[0013]进一步地,将混合胶液灌胶至胶头模具内,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注胶设备对混合胶液由胶头模具的底部开始灌胶,随着胶头模具内混合胶液液位上升同时提升混合胶液灌胶位置,且混合胶液灌胶位置略低于胶头模具内混合胶液液位,直至混合胶液灌满胶头模具。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5]当混合胶液的灌胶速度为4.5g/s,灌胶真空度为

890mbar,混合胶液灌胶位置上抬起跳高度为4.5mm,加工速度为0.33mm/s时,成型后的移印胶头的邵氏硬度40度;
[0016]当混合胶液的灌胶速度为6g/s,灌胶真空度为

1100mbar,混合胶液灌胶位置上抬起跳高度为5.3mm,加工速度为0.38m/s时,成型后的移印胶头的邵氏硬度44度;
[0017]混合胶液的灌胶速度为5g/s,灌胶真空度为

950mbar,混合胶液灌胶位置上抬起跳高度为5mm,加工速度为0.35mm/s时,成型后的移印胶头的邵氏硬度42度。
[0018]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移印胶头,包括胶头本体,所述胶头本体包括底板、支撑面、形变面、取墨面以及定位面,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胶头本体底面上,所述定位面设置在所述胶头本体顶面上,所述定位面为弧面结构,所述取墨面设置在所述形变面与定位面之间,所述形变面与支撑面连接,所述支撑面与底板所在平面呈80
°‑
85
°
,所述形变面与底板所在平面呈65
°‑
75
°
,所述取墨面、形变面以及定位面的邵氏硬度为40

44度。
[0019]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移印设备,所述移印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移印胶头。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第一胶料、硅油、第二胶料的比例,使得移印胶头达到最佳的柔软度,保证油墨的有效附着,使得移印胶头使用完毕后可恢复原状,确保移印胶头受压变形并逐渐贴合曲面屏幕的曲面边缘,从而提高转印效果;对模具内壁进行清理,提高模具内的清洁度,再对胶头模具的内壁进行粗糙处理,不仅增大成型后的移印胶头的表面积,成型形成的凸起还可进一步提高油墨附着,进一步提高了移印的准确性及油墨的饱和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印胶头加工工艺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印胶头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说明:1、移印胶头;2、底板;3、支撑面;4、形变面;5、取墨面;6、定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所示,一种移印胶头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按照比例配置混合胶液,将第一胶料、硅油、第二胶料进行搅拌均匀制得混合胶液;对胶头模具进行清理操作后,再对胶头模具的内壁进行粗糙处理,将胶头模具盖好盖板;将混合胶液灌胶至胶头模具内,室温放置2小时后取出。
[0029]实施例2
[0030]按照比例配置混合胶液,将第一胶料、硅油、第二胶料进行搅拌均匀制得混合胶液;对胶头模具进行清理操作后,再对胶头模具的内壁进行粗糙处理,将胶头模具盖好盖板;将混合胶液灌胶至胶头模具内,室温放置4小时后取出。
[0031]实施例3
[0032]按照比例配置混合胶液,将第一胶料、硅油、第二胶料进行搅拌均匀制得混合胶液;对胶头模具进行清理操作后,再对胶头模具的内壁进行粗糙处理,将胶头模具盖好盖板;将混合胶液灌胶至胶头模具内,室温放置6小时后取出。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第一胶料、硅油、第二胶料的比例,使得移印胶头达到最佳的柔软度,保证油墨的有效附着,使得移印胶头使用完毕后可恢复原状,确保移印胶头受压变形并逐渐贴合曲面屏幕的曲面边缘,从而提高转印效果;对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印胶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比例配置混合胶液,将第一胶料、硅油、第二胶料进行搅拌均匀制得混合胶液;对胶头模具进行清理操作后,再对胶头模具的内壁进行粗糙处理,将胶头模具盖好盖板;将混合胶液灌胶至胶头模具内,室温放置2

6小时后取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印胶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料、硅油与第二胶料的用量重量比例为10:1:1.87,将搅拌混合10

15分钟后的混合胶液进行排气抽真空,真空度

800mbar,排气抽真空时间控制在5

8分钟,防止混合胶液固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印胶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抽真空后的混合胶液倒入胶头模具中,再次进行抽真空,真空度

800
‑‑
1100mbar,抽真空时间控制在8

12分钟,抽真空完成后保压5秒钟;抽真空完成后,将混合胶液灌胶至胶头模具后继续真空保压5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印胶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完成灌胶的胶头模具上放置盖板时从胶头模具的宽度方向起始,将盖板一端放置在胶头模具的底面上并缓慢贴在混合胶液表面,通过按压盖板使得成型后的移印胶头底面上形成毛边,对取出的移印胶头进行冲切毛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印胶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移印胶头放置成型后,将盖板从胶头模具上取下,通过拉动移印胶头四周的毛边使其在移印胶头与胶头模具的内壁之间形成脱模缝隙,对脱模缝隙内进行吹气使得移印胶头与胶头模具的内壁分离,完成移印胶头的取模操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印胶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对胶头模具的内壁进行粗糙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对胶头模具内壁以及底面进行吹气用以去除表面杂质,对胶头模具进行加热,采用压缩空气吹动石英砂对胶头模具内壁进行喷砂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力普电子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