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589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检测第一参考电压与反馈电压的差异,再通过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级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icro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寿命,以及运行温度上的优势,同时也承继了LED低功耗、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对比度强等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与流过的电流,即供电电流的大小呈正比,尤其是Micro LED这种高效率的LED,些微的顺向电流差异,人眼就可以感觉出其亮度的差别。在相关技术中,如果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芯片之间的电流一致性不佳,就会导致面板均匀性差,人眼很容易看出明暗显示差异。
[0003]因此,如何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均匀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亮度差异导致显示均匀性差,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0005]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一采样电阻;
[0006]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0007]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0008]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0009]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
[0010]上述驱动电路,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检测第一参考电压与反馈电压的差异,再通过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放大器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微型发光二极管。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多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多个上述的驱动电路;
[0014]每一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多色中的任一色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
[0015]上述像素电路,由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可以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0016]可选的,多个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
[0017]多色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红色发光二极管;
[0018]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一采样电阻;
[0019]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0020]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0021]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0022]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0023]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和第二采样电阻;
[0024]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0025]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0026]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0027]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0028]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第五场效应管、第六场效应管和第三采样电阻;
[0029]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三参考电压,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0030]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0031]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0032]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0033]可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和对应的驱动电路集成于同一像素封装单元中。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中包括若干个上述的像素电路,各所述像素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在所述显示面板中以预设方式阵列排布;
[0035]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管理器和时序控制器,所述电源管理器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电源;所述时序控制器用于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像素电路。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通过在电路中设置多组驱动电路(即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每组驱动电路分别用于驱动不同颜色的LED。通过控制每组对应的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级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0037]可选的,所述时序控制器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走线,向所述像素电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所述SPI走线包括N组,每一组所述SPI走线通过级联的方式接入多个所述像素电路。
[0038]采用SPI走线可以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一采样电阻;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放大器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微型发光二极管。4.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每一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多色中的任一色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多色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红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一采样电阻;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和第二采样电阻;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