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钻具水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599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钻具水路结构,属地质勘察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接头一(1)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斜水孔一(5),接头二(2)内部设有水路三(6),尾端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斜水孔二(10),斜水孔一、水路三和斜水孔二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条水流通路;座环(4)的圆环外表面设有水路四(8),在上端面设有水路五(7),在下端面设有水路六(9),水路五水路四和水路六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条水流通路,上部水路(A)和下部水路(B)分别通过第一条水流通路和第二条水流通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两条水流通路的设置,改变了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减少水流在接头处的冲击力,避免造成接头被冲洗液冲坏,造成事故。造成事故。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口径钻具水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钻具水路结构,属地质勘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口径钻探方面,以石油钻探为多,使用石油钻杆进行钻进,进尺快效率高,同样其所配的冲洗液供给装置排量较大。现在石油钻探的取芯采用地质钻进钻具的方法,但是地质钻进所用冲洗液供给装置的排量较小,其所用的钻具的水路与之相匹配,应用到石油钻探上极易发生冲洗液将钻具冲坏的情况,同样在地质钻进中使用的钻头到石油钻进时也出现不匹配情况,极易将钻头冲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口径钻具水路结构,改进钻具的水路结构和钻头的水路结构,使之适应大口径钻探的需要,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大口径钻具水路结构,外管和内管总成之间的空隙形成钻具的水路,包含设置在外管内的接头一、接头二、止动环和座环,所述接头一和接头二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止动环紧固套设在接头一和接头二的连接处,座环为圆环状,外环设置在外管内壁的凹槽内,内环套设在止动环和接头二的连接处,座环上方的水路为上部水路,座环下方的水路为下部水路;所述接头一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斜水孔一,接头二内部设有水路三,尾端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斜水孔二,斜水孔一、水路三和斜水孔二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条水流通路;所述座环的外环面上设有水路四,在上端面设有水路五,在下端面设有水路六,水路五、水路四和水路六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条水流通路,上部水路和下部水路分别通过第一条水流通路和第二条水流通路相连通。
[0006]所述上部水路依次通过斜水孔一、水路三、斜水孔二与下部水路连通;上部水路依次通过水路五、水路四和水路六与下部水路连通。
[0007]所述座环的上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水路五,下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水路六,多个水路五和多个水路六之间分别通过相应的水路四连通。
[0008]所述斜水孔一的数量为2

8个。
[0009]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接头处两条水流通路的设置,改变了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减少水流在接头处的冲击力,避免造成接头被冲洗液冲坏,造成事故。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座环侧视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座环俯视图;
[0014]图中:接头一1、接头二2、止动环3、座环4、斜水孔一5、水路三6、水路五7、水路四8、水路六9、斜水孔二10、上部水路A、下部水路B、钻头C、外管D、内管总成E。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一种大口径钻具水路结构,外管D和内管总成E之间的空隙形成钻具的水路,包含设置在外管D内的接头一1、接头二2、止动环3和座环4,所述接头一1和接头二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止动环3紧固套设在接头一1和接头二2的连接处,座环4为圆环状,外环设置在外管D内壁的凹槽内,内环套设在止动环3和接头二2的连接处,座环4上方的水路为上部水路A,座环4下方的水路为下部水路B;所述接头一1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斜水孔一5,接头二2内部设有水路三6,尾端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斜水孔二10,斜水孔一5、水路三6和斜水孔二10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条水流通路;所述座环4的外环面上设有水路四8,在上端面设有水路五7,在下端面设有水路六9,水路五7、水路四8和水路六9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条水流通路,上部水路A和下部水路B分别通过第一条水流通路和第二条水流通路相连通。
[0017]所述座环4的上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水路五7,下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水路六9,多个水路五7和多个水路六9之间分别通过相应的水路四8连通。
[0018]所述斜水孔一5的数量为2

8个。
[0019]结合附图1,本技术上部水路A和下部水路B相连通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第一条水流通路中的斜水孔二10的出口可与第二条水流通路中的水路六9连通,第一条水流通路和第二条水流通路共同通过水路六9与下部水路B连通,结构更加紧凑。上部水路A依次通过斜水孔一5、水路三6、斜水孔二10和水路六9与下部水路B连通,为上部水路A和下部水路B通过第一条水流通路相连通的情况;上部水路A依次通过水路五7、水路四8和水路六9与下部水路B连通,为为上部水路A和下部水路B通过第二条水流通路相连通的情况。两条水流通路连接上部水路A和下部水路B,减轻了斜水孔一5和斜水孔二10处的水流阻力,避免造成斜水孔一5和斜水孔二10被冲洗液冲坏,造成事故。
[0020]所述外管D和内管总成E之间的空隙形成钻具的水路,座环8以上的水路是上部水路A,座环8和钻头C之间的水路是下部水路B,水流经过上部水路A然后分别经过两条水流通路进入下部水路B、最后经过钻头C从外管与孔壁间的间隙返回地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钻具水路结构,外管(D)和内管总成(E)之间的空隙形成钻具的水路,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在外管(D)内的接头一(1)、接头二(2)、止动环(3)和座环(4),所述接头一(1)和接头二(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止动环(3)紧固套设在接头一(1)和接头二(2)的连接处,座环(4)为圆环状,外环设置在外管(D)内壁的凹槽内,内环套设在止动环(3)和接头二(2)的连接处,座环(4)上方的水路为上部水路(A),座环(4)下方的水路为下部水路(B);所述接头一(1)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斜水孔一(5),接头二(2)内部设有水路三(6),尾端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斜水孔二(10),斜水孔一(5)、水路三(6)和斜水孔二(10)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条水流通路;所述座环(4)的外环面上设有水路四(8),在上端面设有水路五(7),在下端面设有水路六(9),水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向忠贾献中赵祥路雪莲马长亮袁晓璐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金石钻探唐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