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34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该封装盒由上、下盒由上、下盒体所组成,至少在一壳体与电路板间形成有一电气回路,且上盒体设有一插槽及多个按键,可用于输入密码或更新的程序码,在未输入密码或密码核对错误即开启封装盒时,集成电路芯片将启动保护程序,以避免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的程序码被非授权拷贝或修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避免集成电路芯片内的程序码未经授权被非法拷贝,且不需拆解封装盒即能进行程序码更新的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在一些电子电路的设计领域中,多通过程序设计制作出所需功能的软件,其后,灌录至集成电路内,构成单芯片控制的个体,其中内含的程序多为不想让人知道的程序码,但一般集成电路本身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所有的接脚均裸露于外,并无任何的防御保护措施,使得想要盗取程序码的非授权人士,可以利用集成电路接脚信号传输时的微量的射频(RF)频率信号获取程序码,或是直接以导线连接于集成电路的接脚进行拷贝(COPY),因此为防范在集成电路内存储的程序码被盗拷,集成电路芯片外需要有进一步的保护结构。另外,集成电路芯片在进行灌录后,常因时空的差异、技术的改进或因功能的需求,而需要对集成电路芯片内的程序码作更新或修改,但集成电路芯片粘附于电路板上,以往的作法多是将整片电路板更换,如此不仅麻烦且费料,且工作人员需要将电路板拆卸、更新、组装,非常麻烦与不便。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通过将该结构覆盖于集成电路芯片外,使集成电路接脚隐藏于内,避免未授者非法拷贝集成电路的原始程序码。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在前述的上盒体上设有一插槽及多个按键,该插槽可供插入内存有密码及欲更新程序码的智慧型卡片(如集成电路卡),该按键可利用一解码器,供输入密码或更新的程序码,在未输入密码或密码核对错误即开启封装盒时,集成电路芯片将启动保护程序,以避免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的程序码被非授权拷贝或修改。本专利技术的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包括有一上盒体,其设有多个用于输入密码的按键;一下盒体,与上盒体配合将电路板夹设于内,从而将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封闭;一电路板,其与上和/或下盒体间形成一电气回路,集成电路芯片检测电气回路是否完整,以判断封装盒是否被开启;一解码器,设有对应于按键的敲杆,由控制器控制而对按键按压;一控制器,将密码送入解码器,使其依照密码敲击按键;还可采用一智慧型卡片来取代上述解码器和控制器,将智慧型卡片插设入前述插槽,对集成电路芯片输入密码及需要更新的程序码;通过解码器将密码输入集成电路芯片,经核对无误开启封装盒进行维修更新程序码,否则电路板将启动预设的保护程序将集成电路芯片内程序码删除。该智慧型卡片一侧设有排线,其连接于控制器,作为控制器与集成电路芯片间的接口。该智慧型卡片是集成电路卡。该电路板上形成有第一导电元件,上和/或下盒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二导电元件,上盒体与下盒体组合后,将使第一及第二导电元件相互顶部相接,而在电路板、上盒体、下盒体间构成电气回路。该控制器为桌上型电脑或便携式电脑等。本技术通过使保护程序在封装盒被开启时启动,并下达删除指令(KILL),由此将集成电路芯片内存的程序码删除,使非授权者无法获得任何程序码,使程序码完全保密无法被外人窥视。从而达到保护程序的目的。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封装盒组装于电路板后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利用一解码器输入密码至集成电路芯片的实施例图;图3为本技术利用一智慧型卡片将密码及需要更新的程序码输入至集成电路芯片的实施例图;图4为本技术利用一具有排线的智慧型卡输入密码的实施例图。如图1所示,该封装盒包括有上盒体10与下盒体20两部分,分别组装于电路板30的两侧,而将电路板30上的集成电路芯片32封闭,该封状盒的材料可采用钢材,以防止信号传输的微量射频信号泄露出。该上盒体10与下盒体20设有相对应的螺孔,通过组合元件11(如螺丝、螺栓)将上盒体10和下盒体20锁合于一体。一第一导电元件31在电路板30上形成,第二导电元件14在上下盒体10、20的内部形成,第一及第二导电元件31、14可以是对应的插座,或是凸出的焊点等。上盒体10与下盒体20组合后,将使第一及第二导电元件31、14相互顶部相接,而在电路板30、上盒体10、下盒体20间构成电气回路。集成电路芯片32将不定时的送出一检测信号,检测电气回路是否完整。如图2所示,该上盒体10还设有一插槽12,及设在插槽12下方的多个按键13,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一由控制器50(可为电脑等)控制的解码器40,该解码器40设有多个对应于按键13的敲杆41,该控制器50将密码传送至解码器40,并启动解码器40根据密码启动敲杆41对按键13按压,在极短的时间(如100ms时间内)以肉眼无法辨识的速度键入密码,以避免密码被他人窥视。集成电路芯片32将比较密码的正确性,如果正确无误,集成电路芯片32即不会启动保护程序,而开启封装盒,以便对集成电路芯片32进行程序码的维护与更新(UPDATE)。当密码错误或是未经过密码的输入即将封装盒开启,该上下盒体10、20内的第二导电元件14即与电路板30的第一导电元件31分离,而破坏电气回路的完整性,集成电路芯片32将根据内部程序预设定的清除功能(KILL)将内存的程序码删除,以维护程序码不会被未授权人士盗拷或修改。本技术也可通过智慧型卡片60输入密码。如图3所示,该智慧型卡片60具有储存功能,能将密码及欲更新的程序码储存于内,使用者只需将智慧型卡片60自插槽12插入,集成电路元件32即能从智慧型卡片60核对密码的正确性,及对程序码进行更新替换,如此即不需拆解封装盒,能增进维修更新的便利性。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同样采用智慧型卡60,与前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智慧型卡片60一侧具有排线61,通过排线61与控制器50连结,形成集成电路芯片32与控制器50间的连结接口,该智慧型卡片60提供密码的输入,而欲更新及维护的程序码则由控制器50所传送。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不仅具有实用功效,并且为前所未见的新设计,具有功效性与进步性。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凡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下所作的改进和变化,应被视为属于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上盒体,其设有多个用于输入密码的按键;一下盒体,与上盒体配合将电路板夹设于内,从而将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封闭;一电路板,其与上和/或下盒体间形成一电气回路,集成电路芯片检测电气回路 是否完整,以判断封装盒是否被开启;一解码器,设有对应于按键的敲杆,由控制器控制而对按键按压;一控制器,将密码送入解码器,使其依照密码敲击按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上盒体,其设有多个用于输入密码的按键;一下盒体,与上盒体配合将电路板夹设于内,从而将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封闭;一电路板,其与上和/或下盒体间形成一电气回路,集成电路芯片检测电气回路是否完整,以判断封装盒是否被开启;一解码器,设有对应于按键的敲杆,由控制器控制而对按键按压;一控制器,将密码送入解码器,使其依照密码敲击按键;2.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上盒体,其设有一插槽;一下盒体,与上盒体配合将电路板夹设于内,从而将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封闭;一电路板,其与上和/或下盒体间形成一电气回路,并检测电气回路是否完整,以判断封装盒是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健慈
申请(专利权)人:英属维京群岛盖内蒂克瓦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