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惠然专利>正文

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33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为利于一冲压机运作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其包括:    热管;及    多个鳍片,其包括设置于各鳍片上的套孔、以及形成于各套孔孔边的凸缘,各鳍片以其套孔紧配合地套接于所述热管,各鳍片套孔的凸缘接触于所述热管的外壁。(*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能够组接多数鳍片、而藉以构组成一供电子组件(例如中央处理器)散热用的散热鳍片组。
技术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散热鳍片组1,包括一管体12、多个设置有穿孔111并藉由该穿孔111而穿套于该管体12的鳍片11、以及一锡条13,各鳍片11的穿孔111各进一步形成有一缺凹状的缺口112,而鳍片11在彼此一一层叠在一起之后,其缺口112所相连通的信道内则穿入所述的锡条13(或者,亦可以在各鳍片11的各穿孔111的内缘予以一一上锡膏,图未示),藉以在过锡炉而加热后,使该等锡条13(或锡膏)能因为热熔而将所述管体12与各鳍片11的穿孔111黏固在一起(如图2所示之黏结处131),如此而形成现有的散热鳍片组1。但现有的这种散热鳍片组1以费时、费力的人工方式来一一予以上锡膏、并且再一片一片的组装,造成其制造与组装成本偏高且无法自动化快速生产的缺失。再者,由于各鳍片11与管体12之间系有锡料(为前述锡条或锡膏的统称)的阻隔,因此而会阻碍热的传导,造成热传导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种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搭配于一台专用的制造机器,将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制造与组装,均以自动化的方式来大量且快速的生产,从而有效降低其制造与组装成本,并有效地使各鳍片与热管之间能够避免锡料的阻隔,使其散热效率不至于降低。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为有利于一冲压机运作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包括热管及多个鳍片,所述鳍片包括设置于各鳍片上的套孔、以及形成于各套孔孔边的凸缘,各鳍片以其套孔而紧配合地套接于所述的热管,各该鳍片套孔的凸缘接触于所述热管的外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由于无须再以例如锡膏等的锡料来黏固,因此,除了不会产生由该锡料所衍生的热传导效率降低的缺点外,还能有利于冲压机的运作,只要将鳍片的打孔、外观成型、扩孔并抽引成型、边缘弯折、与裁断等制造工序,交由冲压机的连续冲模来进行,并将制造完成的各鳍片进一步提供给所述冲压机来运作,就可以使得各鳍片能依据所述冲压机的纵向来回位移,而被带动一一套(由上而下)于所述垂直不动的热管(当然,亦可以反过来而改以热管来穿套于不动之诸多鳍片),以完成本技术散热鳍片组的组装,因此,本技术散热鳍片组的构造有利于所述冲压机的运作,能够以自动化的方式来大量而快速的生产,能够有效降低其制造与组装的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这种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可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以自动化方式来大量且快速生产、以及必须以例如锡膏等锡料来加以黏固而相对造成其散热效率降低的诸多缺点,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并具功效上的增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散热鳍片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现有的散热鳍片组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鳍片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散热鳍片组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散热鳍片组的单一鳍片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散热鳍片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鳍片组改良,该散热鳍片组2包括一热管22、以及多个套接于该热管22上并彼此层层相叠的鳍片21,其被要求必须能够有效的搭配于一台专用的制造机器(例如冲压机),并藉以将散热鳍片组2的制造与组装,均以自动化的方式来大量且快速的生产,从而有效降低其制造与组装的成本。该热管22,为用以将热迅速地由其一端传导至另一端,而藉以增加各式散热器或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其可以例如圆管、扁管、或同时包括圆管与扁管等形状的管体。各鳍片21各设置有一套孔211,且该套孔211之孔边还凸出有一圈凸缘212,藉以增加各鳍片21与所述热管22的接触面积,并提升其套接的固定效果。所述有各鳍片21以其套孔211来紧配合地套接于热管22。其中,由于各该鳍片套孔211之孔径,在还未套接于热管22之前,小于该热管22的外径,因此,当各该鳍片21套接于该热管22之时,会迫开套孔211的孔径,进而达到将各该鳍片21予以紧配合地套接于热管22的目的,并因此而无须再以例如锡膏等的锡料来进行黏固。各鳍片21除可为如图所示之具有相对二侧壁的ㄇ字状以外,当然还可以是省去一侧壁的L字关(图未示)或是同时省去二侧壁的1字状(图未示)均可。如上所述之本技术构造,由于无须再以例如锡膏等的锡料来黏固,因此,除了不会产生由该锡料所衍生的热传导效率降低的缺点以外,还能有利于冲压机(图未示)的运作,只要将鳍片的打孔、外观成型、扩孔并抽引成型、边缘弯折与裁断等制造工序,交由图中未示出的冲压机的连续冲模来进行,并将制造完成的各鳍片21进一步提供给所述冲压机来运作,就可以使得各鳍片21能依据所述冲压机的纵向来回位移,而被带动并一一套(由上而下)于所述垂直不动之热管22(当然,亦可以反过来而改以热管22来穿套于不动的诸多鳍片21),以完成本技术散热鳍片组2的组装,因此,本技术散热鳍片组2的构造有利于所述冲压机的运作,进而能够达到以自动化的方式来大量且快速的生产的目的,相对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降低其制造与组装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这种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可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以自动化方式来大量且快速生产、以及必须以例如锡膏等的锡料来加以黏固而相对造成其散热效率降低的诸多缺点,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并具有功效上的增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为利于一冲压机运作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其包括热管;及多个鳍片,其包括设置于各鳍片上的套孔、以及形成于各套孔孔边的凸缘,各鳍片以其套孔紧配合地套接于所述热管,各鳍片套孔的凸缘接触于所述热管的外壁。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各鳍片的套孔,其孔径在还未套接于热管之前,略小于热管的管径。3.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热管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鳍片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各鳍片为1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然
申请(专利权)人:吴惠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