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531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9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包括:引导件,该引导件成长条形;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连接件接口,连接件接口构造成与引导件可拆卸地接合;以及安装座,该安装座具有安装座接口和固定部,其中安装座接口与引导件可拆卸地接合,其中,引导件、连接件和安装座对应于线束敷设走向的形状而可选地可拆卸连接,以模块化地构成线束固定装置。构成线束固定装置。构成线束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气线缆安装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可选拼接组件的线束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飞机通常采用电气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数据并且对各个装置进行操控,电气系统通过线缆电气地联通遍及飞机各处的装置。
[0003]现有的线束线缆敷设通常采用卡箍和支架将线缆固定在飞机内的主结构上,通常的固定方式是通过铆钉将支架与主结构固定,并且使用螺钉将卡箍固定至支架,线束线缆置于卡箍中。卡箍和支架的配合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成调整,对于需要线束通道平行敷设的情况可以采用支架和成对的卡箍,对于需要多层线束布置的情况可以采用衬套和多层卡箍的交替重叠。
[0004]然而,以上的线束线缆固定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缺点。由于采用卡箍和支架,线束线缆的固定位置必须选择在主结构附近,需要在主结构上的预定位置处开孔,并且由紧固件将支架固定至预定位置,线束布置路径受到主结构位置的约束。
[0005]此外,现在的飞机通常具有大量的电气装置和线缆,导致主结构上的固定位置数量较多,全机线缆的固定点超过两万处。大量的固定点需要在主结构上增加大量开孔,对于大量应用复合材料的飞机而言,飞机的复合材料主结构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大量的固定点需要大量的卡箍、支架、衬套、螺母、垫片、螺钉等,其重量可观。支架通常需要铆接固定,卡箍及衬套通常需要螺接固定,安装时大量的固定点需要的工作量较大。
[0006]此外,卡箍和支架需要占据一定空间,由于支架高度和卡箍厚度及直径加在一起所占用的敷设空间很大,因此很多狭小区域难以设置固定点,或者手动工具难以深入其中,安装困难。
[0007]因此,仍然存在对现有的线束固定装置作进一步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以减少支架在主结构上的固定点数量,并且线束布置路径更为灵活。减轻线束固定装置的重量,减少占用空间。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包括:引导件,该引导件成长条形;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连接件接口,连接件接口构造成与引导件可拆卸地接合;以及安装座,该安装座具有安装座接口和固定部,其中安装座接口与引导件可拆卸地接合,其中,引导件、连接件和安装座对应于线束敷设走向的形状而可选地可拆卸连接,以模块化地构成线束固定装置。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具有不同的长度。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连接件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成一字形并且具有朝向彼此背离的两个连接件接口;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成L字形并且具有朝着成90度角度的两个方向的两个连接件接口;以及第三连接件,该第三连接件成T字形并具有朝着在同一平面上依次成90度角度的三个方向的三个连接件接口。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引导件与连接件的连接件接口通过过盈配合可拆卸地连接;或者引导件在两端处具有外螺纹,并且连接件接口具有对应的内螺纹,并且引导件与连接件接口可拆卸地螺纹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安装座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安装座,该第一安装座具有一个安装座接口;以及第二安装座,该第二安装座具有朝向同一方向设置的两个安装座接口。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一安装座的固定部包括矩形板状的第一安装座主体和从第一安装座主体的中心区域垂直延伸出的第一安装柱,并且第一安装柱具有中心通孔;第一安装座的安装座接口包括一个第一圆筒部,并且第一圆筒部从固定部的第一安装座主体的一边缘沿着第一安装座主体所在的平面远离第一安装座主体延伸,安装座接口的轴线与第一安装柱的轴线垂直;并且第二安装座的固定部包括三角形板状的第二安装座主体和从第二安装座主体的一角部区域垂直延伸出的第二安装柱,并且第二安装柱具有中心通孔;第二安装座的两个安装座接口包括两个第二圆筒部,并且第二圆筒部从固定部的第二安装座主体的与角部区域相对的边缘沿着第二安装座主体所在的平面远离第二安装座主体延伸,两个第二圆筒部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且分别与第二安装柱的轴线垂直。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引导件的两端与安装座的安装座接口通过过盈配合可拆卸地连接;或者引导件在两端处具有外螺纹,并且安装座接口具有对应的内螺纹,引导件与安装座接口可拆卸地螺纹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要敷设的线束通过线束扎带固定至线束固定装置的引导件,并且引导件具有以下引导特征中的一种或两种:引导件在外周面上等间隔地具有的多个周向凹部;以及引导件在外周面上具有的多个突起部。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引导件、连接件和安装座对应于不同的线束敷设走向的形状而可选地连接成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将两个引导件、一个连接件和两个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成I字型;将五个引导件、两个连接件和四个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成H字型;以及将十三个引导件、八个连接件和两个安装座可拆卸地组成的包括三管三角排列构型。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引导件、连接件和安装座由金属和/或聚合物材料构成。
[0019]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模块化的可选拼接组件的线束固定装置。该装置由引导件、连接件、安装座拼接组成组件框架,线束通过绑扎在引导件上来敷设。
[0020]本公开的线束固定装置仅在安装座处与飞机内的主结构固定,大大减少支架在主结构上的固定点数量。线束固定装置本身结构通过选择多个不同的元件组成而具有可变性,可以根据要敷设的线束周围可用的环境空间组成合理形状,以满足线束敷设要求。本公开的线束固定装置的重量减轻,并且安装简便。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完全理解本技术,可参考结合附图来考虑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述描述。附图比例是示意性,不必按比例绘制,而是旨在更清楚说明,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线束固定装置在一个应用中的立体图;
[0023]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引导件的可选组件;
[0024]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线束固定装置的连接件的可选组件;
[0025]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安装座的可选组件;
[0026]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线束固定装置在另一个应用中的立体图;以及
[0027]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线束固定装置在又一个应用中的立体图。
[0028]附图标记列表:
[0029]10、10
’ꢀꢀꢀꢀꢀꢀꢀ
引导件
[0030]20、20

、20
”ꢀ
连接件
[0031]21
ꢀꢀꢀꢀꢀꢀꢀꢀꢀꢀꢀ
连接件接口
[0032]30、30
’ꢀꢀꢀꢀꢀꢀꢀ
安装座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引导件(10、10

),所述引导件(10、10

)成长条形;连接件(20、20

、20”),所述连接件(20、20

、20”)具有至少两个连接件接口(21),所述连接件接口(21)构造成与所述引导件(10、10

)可拆卸地接合;以及安装座(30、30

),所述安装座(30、30

)具有安装座接口(31、31

)和固定部(32、32

),其中所述安装座接口(31、31

)与所述引导件(10、10

)可拆卸地接合,其中,所述引导件(10、10

)、所述连接件(20、20

、20”)和所述安装座(30、30

)对应于线束敷设走向的形状而可选地可拆卸连接,以模块化地构成所述线束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0、10

)包括第一引导件(10)和第二引导件(10

),所述第一引导件(10)和所述第二引导件(10

)具有不同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20

、20”)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第一连接件(20),所述第一连接件(20)成一字形并且具有朝向彼此背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接口(21);第二连接件(20

),所述第二连接件(20

)成L字形并且具有朝着成90度角度的两个方向的两个所述连接件接口(21);以及第三连接件(20”),所述第三连接件(20”)成T字形并具有朝着在同一平面上依次成90度角度的三个方向的三个所述连接件接口(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0、10

)与所述连接件(20、20

、20”)的连接件接口(21)通过过盈配合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引导件(10、10

)在两端处具有外螺纹,并且所述连接件接口(21)具有对应的内螺纹,并且所述引导件(10、10

)与所述连接件接口(21)可拆卸地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0、30

)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安装座(30),所述第一安装座(30)具有一个所述安装座接口(31);以及第二安装座(30

),所述第二安装座(30

)具有朝向同一方向设置的两个所述安装座接口(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30)的第一固定部(32)包括矩形板状的第一安装座主体和从所述第一安装座主体的中心区域垂直延伸出的第一安装柱(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野侯福生苏景冬高荟凯李晓旭方浩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