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气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27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8
一种柴油机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缸盖本体内设有排气道,排气道的高度从缸盖本体的排气侧到排气道喉口位置逐渐降低,形成形状为曲面的排气道顶壁,在排气道的上方沿排气道顶壁的走向设置有上层水套,上层水套的上顶板为沿缸盖本体的排气侧到进气侧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的曲面,且该曲面与排气道顶壁平行;在缸盖本体的排气侧的排气道出口处设有用于连接排气管的螺栓孔,螺栓孔朝进气侧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层水套跟随排气道外形,使得上层水套的上顶板形成从排气侧到进气侧逐渐降低的坡面,可以有效引导机油经位于进气侧的挺柱孔回流,减少气缸盖盖罩内机油存油量,降低机油乳化和泄漏风险。化和泄漏风险。化和泄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气缸盖


[0001]本技术属于内燃机领域,涉及一种柴油机气缸盖。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柴油机强化技术的进步,升功率不断提升,爆发压力逐步提高,使得气缸盖的工作条件越来越苛刻,对气缸盖刚度和冷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对水套的走向和结构进行优化,保证冷却液流速和冷却均匀性,同时提高缸盖结构刚度。
[0003]现有技术中双层水套缸盖的水套上顶板,一般采用平面设计,连通进、排气口到喉口的进、排气道,通常为由高到低的曲面结构,中隔板以上部分的气道外壁和水套上顶板之间的区域自然形成缸盖上层水套,这样由平面和曲面形成的上层水套高度不均,冷却液在上层水套流速不均匀,冷却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水套上顶板为平面结构,为了解决气缸盖罩盖内机油从一个侧面到布有到曲轴箱回油通道侧面的回流问题,通常还需要在顶板上铸造或机加专门的回油通道,否则容易造成机油乳化和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机气缸盖,主要是优化设计上层水套的结构和走向,使其与排气道随形设置,从而有效提高冷却液的利用效率,提升冷却液流速和冷却均匀性,同时缸盖刚度高,可有效引导气缸盖罩内的机油回流曲轴箱。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缸盖本体内设有排气道,排气道的高度从缸盖本体的排气侧到排气道喉口位置逐渐降低,形成形状为曲面的排气道顶壁,在排气道的上方沿排气道顶壁的走向设置有上层水套,上层水套的上顶板为沿缸盖本体的排气侧到进气侧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的曲面,且该曲面与排气道顶壁平行;在缸盖本体的排气侧的排气道出口处设有用于连接排气管的螺栓孔,螺栓孔朝进气侧方向延伸。
[0006]所述的上层水套内的深度为7mm~10mm。
[0007]所述排气道在排气侧的出口上沿到缸盖本体底面的距离为68mm~70mm,排气道出口内径为43mm~45mm,所述螺栓孔的中心到缸盖本体底面的距离为90mm~92mm。
[0008]所述螺栓孔的螺栓搭子直径为19mm~21mm,且从排气侧起伸入上层水套上部的距离为35mm~37mm。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上层水套跟随排气道外形,使得上层水套的上顶板形成从排气侧到进气侧逐渐降低的坡面,可以有效引导机油经位于进气侧的挺柱孔回流,减少气缸盖盖罩内机油存油量,降低机油乳化和泄漏风险。
[0010]本技术对上层水套优化后,上层水套顶部冷却液流速大且均匀,冷却效率高;同时,降低排气管螺栓的热负荷,避免因热负荷而松动导致排气管漏气的问题。
[0011]本技术的上层水套的上顶板为曲面设计,可以增强气缸缸盖的刚度,且使得刚度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A

A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上层水套的外形轮廓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的右侧视图;
[0016]图中标记:1、挺柱孔,2、进气侧,3、排气侧,4、排气道,5、排气道顶壁,6、上层水套,7、上顶板,8、螺栓孔,9、上顶板内表面,10、周边立板内表面,11、排气道顶壁外表面,12中隔板上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技术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0018]参照附图所示,一种柴油机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凸轮轴布置在缸盖本体的进气侧2,在缸盖本体内通过参数化设计方式设计排气道4,排气道4的走向是从缸盖本体的排气侧3的出口到排气道喉口位置,按照一定的坡度,高度由高到低逐渐变化。具体的是,利用参数化的排气道4的顶部外形线条,等壁厚外扩5mm~6mm,形成排气道顶壁5,再利用排气道顶壁5的外形曲面,等距离外扩7mm~10mm,形成跟随排气道4外形的上层水套6,最后利用上层水套6顶部曲面,等距离外扩6mm~8mm,形成从排气侧3开始高度逐步降低的上层水套6的上顶板7。因此,上层水套6的上顶板7为沿缸盖本体的排气侧3到进气侧2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的曲面,且该曲面与排气道顶壁5的外形曲面平行。上层水套6在除了排气道4之外的其他位置,通过避让气门、缸盖螺栓结构,共同确定了水套的边界结构,这属于现有设计,因此不做赘述。
[0019]在缸盖本体的排气侧3的排气道出口处设有用于连接排气管的螺栓孔8,螺栓孔8朝进气侧2方向延伸。
[0020]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道4在排气侧3的出口上沿到缸盖本体底面的距离B为68mm~70mm,排气道出口内径A为43mm~45mm,所述螺栓孔8的中心到缸盖本体底面的距离C为90mm~92mm。
[0021]所述螺栓孔8的螺栓搭子直径D为19mm~21mm,且从排气侧3起伸入上层水套6上部的距离E为35mm~37mm。
[0022]在图2基础上,参考图3、4所示,所述的上层水套6结构包括中隔板上表面12、排气道顶壁外表面11、周边立板内表面10和水套上顶板下表面9。
[002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参照上述实施例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缸盖本体内设有排气道,排气道的高度从缸盖本体的排气侧到排气道喉口位置逐渐降低,形成形状为曲面的排气道顶壁,其特征在于:在排气道的上方沿排气道顶壁的走向设置有上层水套,上层水套的上顶板为沿缸盖本体的排气侧到进气侧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的曲面,且该曲面与排气道顶壁平行;在缸盖本体的排气侧的排气道出口处设有用于连接排气管的螺栓孔,螺栓孔朝进气侧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辉葛琰魏明亮于平安付政周海松于江程昌翠任欣宇史炳昊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