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13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之间设有过渡区域;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层、驱动电极层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至少部分与显示区域对应;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的一侧还设有填充层,与过渡区域至少部分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各个显示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上增加填充层,有效解决了各个显示区域之间存在线型痕迹的问题,解决了显示面板整体颜色不一致的问题,使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好。使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好。使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液晶盒又称液晶显示板或液晶显示器件。在两块相向放置的含钠、钙量低的浮法玻璃板内侧镀上透明导电膜,根据显示方式的不同再在这些电极表面上涂以可使液晶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的定向膜,随后在玻璃基这样的装置叫做板之间注入液晶,加以密封,通过施加外电场使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发生改变就可引起液晶盒光学特性的变化。广泛应用于车载以及部分仪表中。但是随着车载以及部分仪表上的显示图案越来越多,一块显示面板上会同时存在点阵显示区和笔段显示区,但是直接将点阵显示区和笔段显示区组合在一起会存在两个显示区域的外周出现线型痕迹,存在显示面板整体颜色不一致的问题,影响产品的最终视觉感官。
[0003]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显示面板进行改进,使显示区域的颜色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显示区域之间颜色不一致影响视觉效果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之间设有过渡区域;
[0007]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层、驱动电极层和第二基板,所述公共电极层和所述驱动电极层至少部分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
[0008]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一侧还设有填充层,与所述过渡区域至少部分对应。
[000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填充层占所述过渡区域总面积的30%~80%。
[00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点阵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笔段显示区。
[00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非显示区域至少设有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分别对应连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00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公共电极层在所述显示区域内至少包括第一公共电极图案和第二公共电极图案,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图案和第二公共电极图案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001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公共电极层还至少包括从所述显示区域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引线和第二公共电极引线,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引线和第二公共电极引线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图案和第二公共电极图案,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电连接。
[001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极层在所述显示区域至少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图案和第二驱动电极图案,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图案和第二驱动电极图案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001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极层还至少包括从所述显示区域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驱动电极引线和第二驱动电极引线,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引线和第二驱动电极引线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图案和第二驱动电极图案,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电连接。
[001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绑定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上;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分别通过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上的第一导电点和第二导电点对应连接。
[00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001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9]在各个显示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上增加填充层,有效解决了各个显示区域之间存在线型痕迹的问题,解决了显示面板整体颜色不一致的问题,使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正面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4]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0025]显示区域

10;非显示区域

20;第一基板

30;公共电极层

40;驱动电极层

50;第二基板

60;填充层

70;第一显示区域

11;第二显示区域

12;过渡区域

13;第一驱动芯片

211;第二驱动芯片

212;第一导电点

221;第二导电点

222;第一公共电极图案

411;第二公共电极图案

412;第一公共电极引线

421;第二公共电极引线

422;第一驱动电极图案

511;第二驱动电极图案

512;第一驱动电极引线

521;第二驱动电极引线

5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10和非显示区域20,显示区域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1和第二显示区域12,第一显示区域11和第二显示区域12之间设有过渡区域13,过渡区域13处不显示图像;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30、公共电
极层40、驱动电极层50和第二基板60,公共电极层40和驱动电极层50至少部分与显示区域10对应;第一基板30和第二基板60相对的一侧还设有填充层70,与过渡区域13至少部分对应。在各个显示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13上增加填充层70,有效解决了各个显示区域之间存在线型痕迹的问题,解决了显示面板整体颜色不一致的问题,使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好。
[0029]本实施例优选的,填充层70占过渡区域13总面积的30%~80%。如果填充层的面积过小,效果不明显,各个显示区域的外周会有明显的线型痕迹导致显示面板的整体颜色不一致,如果填充层70的面积过大,可能在过渡区域13有图像显示,影响显示区域10的图像显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之间设有过渡区域;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层、驱动电极层和第二基板,所述公共电极层和所述驱动电极层至少部分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一侧还设有填充层,与所述过渡区域至少部分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占所述过渡区域总面积的30%~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点阵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笔段显示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至少设有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分别对应连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层在所述显示区域内至少包括第一公共电极图案和第二公共电极图案,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图案和第二公共电极图案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还至少包括从所述显示区域延伸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依红黄焕卢宏宇吕泰添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