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情报动静态信息融合的方法,包括:划分航空情报信息时效类型;创建航空情报信息数据模型;根据航空元素属性变更,创建实体对象和时间条对象;设置时间条位置;依据优先级规则,融合动静态航空情报信息。本方法可实现将不同时效类型的航空情报信息进行统一建模、统一处理,提高航空数据的处理的效率并减少人为差错。的效率并减少人为差错。的效率并减少人为差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情报动静态信息融合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将动静态航空情报信息进行统一建模、融合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航空情报信息是保障飞行安全和航空运行效率的重要基础性信息,如机场、跑道、航路航线、导航设施、空域等航空元素的物理特征和工作参数等都属于航空情报信息。这些特征或参数随时间变化将不定期进行调整和更新。从更新频次划分,航空情报信息可分为静态航空情报信息和动态航空情报信息两大类。根据民航工作规则,静态航空情报信息描述航空元素的永久性变更,民航权威机构每隔28天公布一期最新静态航空情报信息,由于数量庞大,静态信息发布方式采用纸张或光盘邮寄方式向全国发布;动态航空情报信息描述航空元素的突发性、临时性变更,通过航空固定电信网以电报方式实时发布,特点是内容简短,时效性强;除此之外,另一种描述较长期航空元素临时性变更的信息,属于对静态信息的补充,称为补充航空情报信息,无固定发布时间,发布方式与静态信息相同。静态、补充、动态三种航空情报信息构成了长期、中期、短期完整的航空情报信息体系,用于各航空运输单位组织、指挥、保障航空运输飞行。
[0003]虽然上述三种航空情报信息描述的主体都是各航空元素,但由于无统一的数据格式以及处理方式和传输手段不同,长期以来,这三种航空情报信息只能独立处理,同一航空元素在相同时刻可能有三种数据结果,只能由人工进行判断理解。尤其是其中的动态航空情报信息,以自然文本描述航空元素临时变更,计算机无法以统一方法对动态、静态和补充航空信息进行自动处理。现行融合航空情报信息的方法处理效率低下,人工参与程度高,发生疏漏和错误的情况较多,由此产生的飞行不安全事件甚至安全事故并不鲜见。
[0004]引证文件1:中国专利技术,《一种航空气象和航空情报信息的综合处理及显示的装置》,公开号:CN101655831。该装置包括航空情报处理和显示模块,能对静态、动态航空情报信息进行查询并叠加显示。该方法反映了目前航空情报信息处理工作的现状,获取不同格式的动静态航空信息后进行罗列和展示,最终需要人工对动静态信息进行融合理解。没有实现从数据结构层面统一动静态航空数据格式,无法对动静态信息进行自动融合,无法通过融合后的动静态航空信息数据进行图形展示。
[0005]引证文件2:中国专利技术,《一种民用航空航行资料情报汇编告警提示方法及系统》 ,公开号:CN111639246A。该文件描述了一种按层级管理航空情报资料,并建立航空情报模型,根据航行资料特征进行告警的方法。该方法描述对航行情报资料进行建模和提取特征的方法,但未建立航空信息底层结构化数据模型,也没有对动静态航空信息进行合并处理。
[0006]引证文件3:学术论文,《航行情报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在三级节点的维护》,《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第6期。该论文提出了在航空情报动态信息管理系统(CNMS)中手工维护静态航空数据的方法。此文提出了在航行情报动态信息处理系统中通过手工方式维护机场、预定义航线等静态数据的方法。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动态和静态航空信息仍采用独立的系统
进行处理,静态数据需要人工定期从航行资料中手工维护进动态信息系统。缺乏对动静态航空情报信息建立统一数据模型、统一进行处理的方法。
[0007]引证文件4:学术论文,《洛阳机场航行情报CNMS系统静态数据的维护》 ,《科技风》,2017年第9期。该论文提出的静态数据维护方法与引证文件2类似,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航空情报从业人员主要对动静态航空情报信息处理时,缺乏自动化手段,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我国目前航空情报动、静态信息缺乏统一管理方法,只能依靠人工处理的弊端,本方法专利技术了一种航空情报信息融合方法,能够对静态、补充、动态三种航空情报信息进行自动融合处理。方法首先对各航空元素建立统一数据模型,奠定信息融合的基础,进而设置有效时段规则和信息合并优先级,通过逐级信息融合的方式实现静态、补充、动态三种航空情报信息的自动融合。此方法可用于计算机对各类型航空信息进行自动融合和统一处理,提高航空情报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准确度。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生效时段长短将航空情报信息划分为静态、补充和动态三种时效类型。
[0010]其中,将已知生效时间,未知失效时间的航空情报信息划分为静态航空情报信息;将已知生效和失效时间,有效期在3个月以上的航空情报信息划分为补充航空情报信息;将已知生效和失效时间,有效期在3个月之内的航空情报信息划分为动态航空情报信息。
[0011]步骤2:对航空情报信息涉及的航空元素创建实体类模型,实体类包括实体ID、生效时段和物理属性三组属性。
[0012]其中,实体类是某类型航空元素的抽象数据模型;实体是实体类的一个具体实例,对应现实中某航空元素;实体对象是实体类在某生效时段内的一个实例;实体ID是实体的唯一识别符,在创建实体时产生,且永不变更;其余属性均可能随时间而变化;生效时段属性包括:时段ID、生效时间、失效时间和时效类型;时段ID用于区分同一实体在不同生效时段的实体对象;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记录生效时段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时效类型取值为静态、补充或动态三者之一,对应步骤1划分的三种航空情报信息类型;物理属性包括:航空元素的名称、类型、位置、形状及工作状态等参数。
[0013]步骤3:创建时间轴类和时间条类数据模型;时间轴类包括实体ID、起点时间和末点时间3个属性;时间条类包括时段ID、起点时间、末点时间和时效类型4个属性。
[0014]其中,时间轴用于记录某实体整个生命周期的属性变化,其起点时间为该航空元素首次投入运行时间,末点时间为空值表示无穷远;时间条用于在时间轴上记录实体每次属性变更持续的生效时段。
[0015]时间条在时间轴上的位置须符合以下规则:规则1:各航空元素的时间条根据起点时间和末点时间在时间轴上依次放置;规则2:各航空元素的时间轴必须由一条或多条时效类型为静态的时间条完全填充,上段静态时间条的末点时间和下段静态时间条的起点时间必须相同;
规则3:相同时效类型的时间条的位置不能有重叠部分;规则4:某航空元素永久停用时,其时间轴末点终止于停用时间。
[0016]步骤4:当航空元素发生变更时,创建实体对象和时间条对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
‑
1:创建实体对象,并对实体ID、生效时段和物理属性赋值;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
‑1‑
1:若创建的是某航空元素首个实体对象,新建实体ID,否则沿用实体ID;步骤4
‑1‑
2:对生效时段赋值:新建时段ID;设置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为对应属性变更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若终止时刻未知,设失效时间为空值;依据属性变更的持续时间,设置对应时效类型;步骤4
‑1‑
3:对物理属性赋值:若时效类型为静态,复制前一个静态实体对象的所有物理属性,并更改变化的属性;若时效类型为补充或动态,仅对变更的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情报动静态信息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生效时段长短将航空情报信息划分为静态、补充和动态三种时效类型;步骤2:对航空情报信息涉及的航空元素创建实体类模型,实体类包括实体ID、生效时段和物理属性三组属性;步骤3:创建时间轴类和时间条类数据模型;时间轴类包括实体ID、起点时间和末点时间3个属性;时间条类包括时段ID、起点时间、末点时间和时效类型4个属性;步骤4:当航空元素发生变更时,创建实体对象和时间条对象;步骤5:在时间轴上设置时间条位置;步骤6:以时刻为传入参数,按时间条位置和优先级规则融合动静态航空情报信息,获得航空元素的实时对象;步骤7:将所有实时对象转换为XML文件,完成航空情报动静态信息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情报动静态信息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含以下步骤:步骤4
‑
1:创建实体对象,并对实体ID、生效时段和物理属性赋值;步骤4
‑
2:创建时间条对象,其时段ID、起点时间、末点时间和时效类型属性均从对应实体对象复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情报动静态信息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
1包含以下步骤:步骤4
‑1‑
1:若创建的是某航空元素首个实体对象,新建实体ID,否则沿用实体ID;步骤4
‑1‑
2:对生效时段赋值:新建时段ID;设置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为对应属性变更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若终止时刻未知,设失效时间为空值;依据属性变更的持续时间,设置对应时效类型;步骤4
‑1‑
3:对物理属性赋值:若时效类型为静态,复制前一个静态实体对象的所有物理属性,并更改变化的属性;若时效类型为补充或动态,仅对变更的物理属性赋值,其余物理属性设为空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情报动静态信息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包含以下步骤:步骤5
‑
1:判断当前时间条的时效类型,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军,张钟,宋柯,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材导航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