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85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夹具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包括:旋转台,旋转台上端设有夹持部;主体组件,其设置在旋转台的下端,主体组件上沿着主体组件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撑件,以及设置在主体组件中间位置的驱动件,驱动件能够驱动支撑件在主体组件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按压组件,其设置在旋转台的下端,按压组件用于将待加工工件的端部压紧在旋转台的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支撑件支撑在工件的内壁上以及按压组件按压在工件的端部完成的工件的固定,完全的将工件需要加工的外侧壁裸露在外面,可以在不对工件进行二次装夹以及转动工件的情况下完成工件的加工。夹以及转动工件的情况下完成工件的加工。夹以及转动工件的情况下完成工件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夹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车企为了在新能源汽车内放置尽可能多的电池,使得电机外壳加工的越来越精密。
[0003]为了实现电机外壳的加工,已经处于公开状态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3547141A)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机壳体加工旋转夹具,包括:安装台;夹具主体,其设于所述安装台上,所述夹具主体用于放置所需加工的工件且并对工件压紧固定;旋转机构,其与所述安装台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夹具主体一侧,所述旋转机构具有气缸和拉杆,所述气缸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拉杆一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工件卡接的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工件套设在夹具主体上,通过夹紧卡爪对工件固定,完成加工后无需拆卸夹具,通过拉杆拉动工件旋转,使设备快速对工件再次加工,即减少了人工多次装夹,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工件质量及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满足产量需求。
[0004]但是该专利技术为了加工电机壳体的整个外侧壁,需要通过夹紧卡爪卡在工件的端部以及拉杆固定在电机壳体的外侧壁来实现工件的固定的,由于拉杆的存在,工件外表面的加工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在加工完一部分之后,通过拉杆转动工件才能完成工件整个表面的加工,这样的操作方式过于复杂,并且工件发生转动之后其加工基准面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加工基准面的改变会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包括: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连接机床;主体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旋转台的下端,所述主体组件上沿着所述主体组件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组件中间位置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件在所述主体组件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按压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旋转台的下端并处于所述主体组件的侧方,所述按压组件用于将待加工工件的端部压紧在所述旋转台的下端;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件抵紧在待加工工件的内壁上;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件与待加工工件的
内壁脱离接触。
[0007]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主体组件内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下端设有推动块,所述支撑件的上端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块活动抵顶在所述推动槽的两侧壁上;伸缩杆,其活动插设在所述主体组件的中心位置,所述伸缩杆的圆周方向设有与所述支撑件数量一致的卡接槽,所述转动块靠近所述主体组件中心位置的一侧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活动插设在所述卡接槽内。
[0008]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所述主体组件还包括固设在所述转动块上方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下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活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壁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活动抵靠,且所述转动块的上部插设在所述限位块的下部。
[0009]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每个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主体组件中间位置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抵顶块,所述抵顶块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有圆弧支撑面。
[0010]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所述圆弧支撑面沿竖直方向向上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

[0011]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所述卡接块的外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外侧壁与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壁活动抵靠。
[0012]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所述按压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侧方并与所述支撑柱数量相同的旋转按压块,所述旋转按压块转动到所述支撑柱正下方时,将待加工工件的上端压紧在所述支撑柱与按压块之间。
[0013]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所述推动块的侧面为球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支撑件支撑在工件的内壁上以及按压组件按压在工件的端部完成的工件的固定,完全的将工件需要加工的外侧壁裸露在外面,可以在不对工件进行二次装夹以及转动工件的情况下完成工件的加工,其加工效率更高,工件的加工精度也更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A

A向的剖视图;图4是支撑件的立体图;图中,100、旋转台;110、夹持部;200、主体组件;210、支撑件;211、推动槽;212、抵顶块;212a、圆弧支撑面;220、转动块;221、推动块;222、卡接块;222a、耐磨块;223、旋转中心;230、伸缩杆;231、卡接槽;240、限位部;241、限位槽;242、限位块;300、按压组件;310、支撑柱;320、旋转按压块;400、工件;500、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7]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包括:旋转台100、主体组件200以及按压组件300。
[0018]具体的,旋转台100上端设有夹持部110,夹持部110用于连接机床;主体组件200设置在旋转台100的下端,主体组件200上沿着主体组件200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支撑件210,以及设置在主体组件200中间位置的驱动件(未在图中标出),驱动件能够驱动支撑件210在主体组件200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按压组件300设置在旋转台100的下端并处于主体组件200的侧方,按压组件300用于将待加工工件400的端部压紧在旋转台100的下端;当驱动件驱动支撑件210处于第一位置时,支撑件210抵紧在待加工工件400的内壁上;当驱动件驱动支撑件210处于第二位置时,支撑件210与待加工工件400的内壁脱离接触。
[0019]旋转台100上端设置的夹持部110用于连接在机床上,工作时机床通过夹持部110带动本专利技术的夹具沿着竖直方向转动,夹具转动时带动工件400转动,此时刀具在工件400表面进行切削动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夹具是沿竖直方向转动的,刀具对工件400表面进行切削之后生成的切屑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快速的与工件400表面分离,从而不会划伤工件400表面,最终提高工件400表面的加工精度。
[0020]如图3所示,工件400放置在夹具上之后,驱动件驱动支撑件210移动到第一位置并抵紧在工件400的内壁上将工件400固定,然后按压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连接机床;主体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旋转台的下端,所述主体组件上沿着所述主体组件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组件中间位置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件在所述主体组件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按压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旋转台的下端并处于所述主体组件的侧方,所述按压组件用于将待加工工件的端部压紧在所述旋转台的下端;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件抵紧在待加工工件的内壁上;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件与待加工工件的内壁脱离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旋转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主体组件内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下端设有推动块,所述支撑件的上端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块活动抵顶在所述推动槽的两侧壁上;伸缩杆,其活动插设在所述主体组件的中心位置,所述伸缩杆的圆周方向设有与所述支撑件数量一致的卡接槽,所述转动块靠近所述主体组件中心位置的一侧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活动插设在所述卡接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倒立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鹏吴胜傅立功杨平蔡定平陶克崇王文军林旭毛华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