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80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所述的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由表面层无纺布、中间层弹性薄膜及底层无纺布构成,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上均具有横向排列的多条条带式凸起区域和凹入区域,所述中间层弹性薄膜上具有漏斗形开孔,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在凸起区域之间形成条带式透气通道,可以在穿戴时将内部的湿热气通过底层无纺布渗透到底层无纺布与弹性薄膜形成的透气通道空间,湿热气在透气通道中快速在其透气通道空间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迅速扩散,并经弹性薄膜的开孔进入到弹性薄膜与表层无纺布性形成的透气通道空间,然后排出弹性复合无纺布,从而达到快速导热排湿的效果。从而达到快速导热排湿的效果。从而达到快速导热排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吸收性制品、个人护理用品用的一种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弹性复合无纺布具有柔和的质感,环保无毒透气,天然抑菌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弹性绷带、婴儿尿裤成人失禁裤腰围等。尤其应用于纸尿裤的弹性腰围时,具有适中的弹性,不松弛,也不紧勒皮肤,而且与皮肤接触的无纺布柔软舒适。
[0003]现有弹性复合无纺布主要由表面层或底层无纺布,中间层为弹性薄膜构成。中间的弹性薄膜透气性差,在用于纸尿裤弹性腰围穿戴时,很难将腰围内部的热气排放到腰围外部,使得穿戴者感觉闷热,不透气,很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引起皮肤过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软、透气的弹性复合无纺布,克服现有产品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所述的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由表面层无纺布、中间层弹性薄膜及底层无纺布构成,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上均具有横向排列的多条条带式凸起区域和凹入区域,所述中间层弹性薄膜上具有漏斗形开孔,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的凹入区域分别复合在所述中间层弹性薄膜的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和底部所处表面上,且复合位置上下一一相对应,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在凸起区域之间形成条带式透气通道,所述的条带式透气通道包含表面层无纺布与中间层弹性薄膜形成的透气通道空间和底层无纺布与中间层弹性薄膜形成的透气通道空间,其中:所述相邻条带式凹入区域的间距为2mm

10mm,所述中间层弹性薄膜上的漏斗形开孔密度为20~1600个/cm2,单个开孔的顶面面积为0.03mm2~ 2.5mm2。
[0007]优选的,所述表面层和底层的无纺布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或熔喷无纺布。
[0008]优选的,所述的中间层弹性薄膜包含热塑性弹性树脂,所述的热塑性弹性树脂为热塑性聚苯乙烯系弹性体、热塑性聚烯系弹性体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0009]优选的,所述表面层无纺布上还具有开孔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的底层无纺布上还具有开孔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相邻条带式凹入区域的间距为3mm

8mm。
[0012]优选的,所述条带式凸起区域或凹入区域是连续不断的或间断的。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具体步骤在于:
[0014](1)弹性薄膜开孔工序将热塑性弹性树脂经过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形成弹性流延膜;所述弹性流延膜进入真空开孔装置,所述的真空开孔装置由真空泵,与真空泵相连的成
型鼓及位于成型鼓外侧的成型网笼组成,当所述弹性薄膜进入在真空开孔装置的真空吸口处时,因内外压差的作用,于表面形成多个漏斗形开孔,形成具有漏斗形开孔的弹性薄膜,其中:所述漏斗形开孔的形状与位于成型鼓外侧的成型网笼上的孔的形状一致;
[0015](2)弹性薄膜横向拉伸工序所述具有漏斗形开孔的弹性薄膜进入由位于弹性薄膜两侧的多组夹具组成的横向拉伸装置后,两侧面由多组夹具夹住,横向幅宽逐步增大,由未拉伸状态逐步拉伸到原横向幅宽的200%

300%;
[0016](3)复合工序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分别从所述处于拉伸状态的具有漏斗形开孔的弹性薄膜的上面和下面进入复合装置中,经热压复合,与所述处于拉伸状态的具有漏斗形开孔的弹性薄膜复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复合无纺布,其中: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的凹入区域分别复合在所述中间层弹性薄膜的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和底部所处表面上,且复合位置上下一一相对应;
[0017](4)收缩成型工序将所述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复合无纺布两侧的多组夹具松开,使所述的弹性复合无纺布的幅宽收缩为未拉伸状态,形成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上均具有横向排列的多条条带式凸起区域和凹入区域,中间层弹性薄膜上具有漏斗形开孔的弹性复合无纺布,然后切边,收卷。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复合装置由一对光辊组成;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先分别经定点喷胶装置进行喷胶,然后进入所述复合装置中,经热压复合,与所述处于拉伸状态的具有漏斗形开孔的弹性薄膜在定点喷胶的位置热压位置复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复合无纺布。
[0019]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定点喷胶装置中相邻喷胶口距离为 4mm

30mm。
[002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定点喷胶装置中相邻喷胶口距离为 6mm

24mm。
[0021]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复合装置由一对凸辊和光辊组成,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分别进入所述复合装置中,经热压复合,与所述处于拉伸状态的具有漏斗形开孔的弹性薄膜在凸辊热压位置复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复合无纺布。
[0022]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复合装置的凸辊上具有沿轴向分布的多条连续的或间断的环状凸起。
[0023]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复合装置的凸辊上沿轴向分布的相邻环状凸起之间的距离为4mm

30mm。
[0024]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复合装置的凸辊上沿轴向分布的环状凸起之间的距离为6mm

24mm。
[0025]优选的,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在进入由一对凸辊和光辊组成的复合装置之前,分别经定点喷胶装置进行喷胶。
[0026]优选的,所述定点喷胶装置的相邻喷胶口的距离和凸辊上沿轴向分布的相邻环状凸起之间的距离一致。
[0027]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表面层无纺布在进入复合装置之前先进入由一对针辊和凹辊组成的打孔装置进行开孔工序。
[0028]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底层无纺布在进入复合装置之前先进入由一对针辊和凹辊组成的打孔装置进行开孔工序。
[0029]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弹性复合无纺布的中间层为具有漏斗形开孔的弹
性薄膜,表面层和底层无纺布具有横向排列的多条条带式凸起区域和凹入区域,具有漏斗形开孔的弹性薄膜弹性适中,使人感觉无束缚感,无压迫感,又无松弛感,有效防止了弹性不佳造成的压迫人体血管和神经引起的疼痛,提高了穿戴舒适性;而开孔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弹性复合无纺布的透气性能,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在凸起区域之间形成的连续的条带式透气通道,可以在穿戴时将内部的湿热气通过底层无纺布渗透到底层无纺布与弹性薄膜形成的透气通道空间,湿热气在透气通道中快速在其透气通道空间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迅速扩散,并经弹性薄膜的开孔进入到弹性薄膜与表层无纺布性形成的透气通道空间,然后排出弹性复合无纺布,从而达到快速导热排湿的效果;通过真空开孔装置形成的漏斗形,开孔均匀,开孔边缘整齐,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大大减少了弹性薄膜在拉伸过程中撕裂的风险;同时,表面层和底层的无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弹性复合无纺布由表面层无纺布、中间层弹性薄膜及底层无纺布构成,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上均具有横向排列的多条条带式凸起区域和凹入区域,所述中间层弹性薄膜上具有漏斗形开孔,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的凹入区域分别复合在所述中间层弹性薄膜的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和底部所处表面上,且复合位置上下一一相对应,所述表面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在凸起区域之间形成条带式透气通道,所述的条带式透气通道包含表面层无纺布与中间层弹性薄膜形成的透气通道空间和底层无纺布与中间层弹性薄膜形成的透气通道空间,其中:所述相邻条带式凹入区域的间距为2mm

10mm,所述中间层弹性薄膜上的漏斗形开孔密度为20~1600个/cm2,单个开孔的顶面面积为0.03mm2~2.5mm2。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德全李世煌蔡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