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474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包括第一恒温装置,第一恒温装置包括底座、套筒和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套筒安装于底座上,且套筒的内侧与底座共同形成上部开口且可供生物反应器放置的容纳空间,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帕尔贴,至少一个帕尔贴沿套筒的侧壁进行安装,第一恒温调节模块用于对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生物反应器进行调温并使生物反应器处于恒温状态。利用帕尔贴提供热辐射,对生物反应器进行加热,帕尔贴的热惯性非常小,致冷致热时间快;而且采用帕尔贴使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具有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不产生回转效应、工作时震动小、噪音小、使用寿命长,安装容易等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体外细胞治疗需要使用生物反应器承载细胞进行体外治疗,细胞在生物反应器内培养旺盛生长并发挥相应的功能必须要有适宜很定的温度。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等基础理论、技术手段和临床医疗探索研究的不断发展,细胞治疗产品为一些严重及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细胞体外治疗首先需要对细胞进行培养让细胞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培养细胞旺盛生长并保持功能,必须有恒定而适宜的温度。不同种类的细胞对培养温度要求也不同。人体细胞培养的标准温度为36.5℃
±
0.5℃,偏离这一温度范围,细胞的正常代谢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0003]维持恒定的温度是维持细胞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细胞培养基本都是用恒温细胞培养箱进行的培养,恒温培养箱又分为隔水式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培养箱等。隔水式恒温培养箱采用加热管通过对夹层内的水进行加热,利用水的对流形成四面加热,有效的保证加热均匀性;水套遇断电时仍能较好地恒温,采用微电脑智能控温仪和双金属片调节器两种控温方式。电热恒温培养箱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主要由箱体、加热器、鼓风机和温控仪等几部分组成,外壳采用冷扎板静电喷塑,内胆采用不锈钢制作,保温层采用石棉作为保温材料,在底部设有加热管,通过加热管对箱体内进行加热。
[0004]不论是隔水式恒温培养箱还是电热恒温培养箱,一般都会设置保温层,再加上加热装置相对较大,因此整体体积相对较大,这也导致加热范围增大,加热效率不高。由于加热部件对箱体加热的同时也会对其他部位进行加热,因此还需要设置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会带来较大的噪音,而电热恒温培养箱采用鼓风机进行散热,噪音更大。而且虽然生物反应器可以放到培养箱中保持恒温,但是当治疗时,生物反应器需要交换液体,现有的恒温培养箱需要更大加热功率才能保持生物反应器恒温,因此现有的恒温培养箱无法满足生物反应器的恒温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稳定的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来模拟人体的温度稳定到恒定值,让细胞达到稳定的状态并发挥相应的功能实现体外治疗。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包括第一恒温装置,所述第一恒温装置包括底座、套筒和第一恒温调节模块,所述套筒安装于底座上,且所述套筒的内侧与底座共同形成上部开口且可供生物反应器放置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帕尔贴,所述至少一个帕尔贴沿所述套筒的侧壁进行安装,所述第一恒温调节模块用于对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生物反应器进行调温并使生物反应器处于恒温状态。
[0007]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控制装置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温度传感
器和第一恒温调节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恒温装置内的温度并将对应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后驱使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对第一恒温装置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0008]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保护器,所述第一温度保护器用于连接在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和外部电源之间,且所述第一温度保护器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后使第一温度保护器连通或断开,从而对应地使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启动或关闭。
[0009]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第二恒温装置,所述第二恒温装置内设有第二恒温调节模块,所述第二恒温调节模块包括至少一块帕尔贴,所述第二恒温调节模块用于对生物反应器的液体入口管道内的液体温度进行预调节。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恒温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拼合,且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拼合的位置处形成可供液体入口管道穿过的避让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各设有一个所述帕尔贴,所述第二恒温调节模块用于对夹设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液体入口管道进行预加热。
[0011]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恒温调节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恒温装置内的温度并将对应的温度信号发送中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第二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后驱使第二恒温调节模块对第二恒温装置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0012]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保护器,所述第二温度保护器用于连接在第二恒温调节模块和外部电源之间,且所述第二温度保护器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第二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后使第二温度保护器连通或断开,从而对应地使第二恒温调节模块启动或关闭。
[0013]进一步设置: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沿其周向间隔地凸出形成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上对应安装一个帕尔贴。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散气孔,且所述底座内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用于将帕尔贴产生的冷气向外排出。
[0015]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包括多个帕尔贴,多个所述帕尔贴串联。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中,通过套筒和底座形成可供生物反应器放置的容纳空间,形成了半包裹结构,在套筒的侧壁上设置帕尔贴,帕尔贴既能够制冷又能加热,加热效率较高,利用帕尔贴提供热辐射,对生物反应器进行加热,帕尔贴的热惯性非常小,致冷致热时间快;而且采用帕尔贴使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具有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不产生回转效应、工作时震动小、噪音小、使用寿命长,安装容易等特点。
[0017]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恒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恒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恒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恒温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包括第一恒温装置1,所述第一恒温装置1包括底座11、套筒12和第一恒温调节模块13,所述套筒12安装于底座11上,且所述套筒12的内侧与底座11共同形成上部开口且可供生物反应器放置的容纳空间14,所述第一恒温调节模块13包括至少一个帕尔贴,所述至少一个帕尔贴沿所述套筒12的侧壁进行安装,所述第一恒温调节模块13用于对放置于容纳空间14内的生物反应器进行调温并使生物反应器处于恒温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恒温装置,所述第一恒温装置包括底座、套筒和第一恒温调节模块,所述套筒安装于底座上,且所述套筒的内侧与底座共同形成上部开口且可供生物反应器放置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帕尔贴,所述至少一个帕尔贴沿所述套筒的侧壁进行安装,所述第一恒温调节模块用于对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生物反应器进行调温并使生物反应器处于恒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控制装置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恒温调节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恒温装置内的温度并将对应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后驱使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对第一恒温装置内的温度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温度保护器,所述第一温度保护器用于连接在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和外部电源之间,且所述第一温度保护器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后使第一温度保护器连通或断开,从而对应地使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启动或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恒温装置,所述第二恒温装置内设有第二恒温调节模块,所述第二恒温调节模块包括至少一块帕尔贴,所述第二恒温调节模块用于对生物反应器的液体入口管道内的液体温度进行预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反应器恒温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刘述松冯磊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乾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