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70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包括下料斗、外套管、内管、锥形体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内管设在外套管的内部且延伸至外套管的上端,所述下料斗设置在内管的上端,所述锥形体活动设置在内管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升降机构与外套管相连接,所述外套管通过升降机构相对于内管作上下升降的动作。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使在锥形体无法升降的场合也能实现锥形体密封,同时锥形体的锥面可全方位自由摆动,具有动作快速、准确、可靠和密封性好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


[0001]本技术涉及装料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扩展到了各种工业领域,近几年来,被大量用于分拣,收集,包装,装箱生产操作当中。在包装行业的应用已经开始慢慢走向成熟,但其可靠性、工作效率及可操作性在还有待不断提高。
[0003]在现有的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中通过锥形体的升降来实现锥形体的密封状态,但是有些特殊场合锥形体无法进行升降,也就无法达到密封的效果,密封性能差,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使在锥形体无法升降的场合也能实现锥形体密封,同时锥形体的锥面可全方位自由摆动,具有动作快速、准确、可靠和密封性好的优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包括下料斗、外套管、内管、锥形体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内管设在外套管的内部且延伸至外套管的上端,所述下料斗设置在内管的上端,所述锥形体活动设置在内管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升降机构与外套管相连接,所述外套管通过升降机构相对于内管作上下升降的动作。
[0006]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斗采用上下开口的锥形结构。
[0007]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管的长度大于外套管的长度。
[0008]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管的外径小于外套管的内径。
[0009]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还包括内套管,所述内套管通过连板设置在外套管内的下部。
[001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管的下部位于内套管内,且其底部与内套管齐平。
[0011]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管的底部还设置有限位环。
[0012]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锥形体采用具有一定锥面的阀体,可全方位自由摆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将原有的锥形体升降改为套管部件升降,套管部件与内管之间作上下升降的动作,使在锥形体无法升降的场合也能实现锥形体密封,同时锥形体的锥面可全方位自由摆动,具有动作快速、准确、可靠和密封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的主视图;
[0015]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6]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下料斗,2、外套管,3、内管,4、锥形体,5、升降机构,6、内套管,7、连板,8、限位环。
具体实施例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请参阅图1

2 ,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0019]一种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包括下料斗1、外套管2、内管3、锥形体4以及升降机构5,所述内管2设在外套管1的内部且延伸至外套管2的上端,所述下料斗1设置在内管3的上端,所述锥形体4活动设置在内管3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升降机构5与外套管2相连接,所述外套管2通过升降机构5相对于内管3作上下升降的动作。
[0020]上述中,所述下料斗1采用上下开口的锥形结构,方便下料;所述升降机构5采用气缸作为驱动源进行动作,当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电机作为驱动源,此处不限。
[0021]具体的,所述内管3的长度大于外套管1的长度,其上端延伸至外套管的上方;所述内管3的外径小于外套管1的内径,方便外套管1与内管3之间作上下升降的动作。
[0022]进一步的,所述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还包括内套管6,所述内套管6通过连板7设置在外套管2内的下部。所述内管3的下部位于内套管6内,且其底部与内套管6齐平。外套管2、内套管6和连板7固定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套管部件。
[0023]其中,所述内管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环8,在升降过程中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体4采用具有一定锥面的阀体,可全方位自由摆动,摆动的角度大约为30度,通过锥形体4的摆动与下降后的外套管2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25]升降机构5采用气缸,通过气缸的伸缩来实现升降的功能,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驱动起源,本技术不作限定。
[0026]工作原理:在加料装置中,由外套管2、内套管6和连板7组成的套管部件与内管3之间通过升降机构5作上下升降动作,套管部件下降时,通过下降的套管部件与锥形体4的摆动形成自适应密闭,下料通道关闭,停止加料;套管部件上升时,锥形体4不摆动,通过上升的套管部件与锥形体4进行快速脱离,下料通道打开,瞬间进行加料。
[0027]本技术提供的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区别特征:
[0028]1、将原有的锥形体升降改为管件部件升降,使在锥形体无法升降的场合也能实现锥形体密封;
[0029]2、锥形体具有一定的锥面,可全方位自由摆动,具有动作快速、准确、可靠和密封性好的优点。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
知,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斗、外套管、内管、锥形体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内管设在外套管的内部且延伸至外套管的上端,所述下料斗设置在内管的上端,所述锥形体活动设置在内管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升降机构与外套管相连接,所述外套管通过升降机构相对于内管作上下升降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采用上下开口的锥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长度大于外套管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锥形形式来开合的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紫菲程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三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