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45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云母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包括卡座,所述卡座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座成前后对位设置。该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与现有的普通云母带相比,通过设置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通过销钉将翻转卡板位势锁固,实现了前后侧卡座之间的衔接效果,进而保障了前后侧带头之间的稳定衔接,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能够很好的承受沿带头侧方向的拉力,其本身的抗拉扯能力更强,强度更高,使用效果更好,通过设置销钉拔插并通过插板向翻转卡板插接的拼装方式,其本身拼装方式简单便捷,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安装拆解更为简便,硬件结构分体化,便于零配件更替,降低了检修维护成本,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云母带
,具体为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云母带作为一种良好的绝缘材料多用于线缆以及机电设备中。
[0003]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103345991B)公开了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该云母带包括云母纸层、硅胶层和玻璃纤维布层,云母带端部一侧保留云母纸层,云母带端部另一侧保留玻璃纤维布层,在云母带端部一侧云母纸层另一侧的玻璃纤维布层之间涂有硅胶层。
[0004]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现有装置拼装衔接效果不够稳固,其常规的胶接以及夹持方式容易松脱,使用不够稳定;2、现有装置拼装后其衔接位置材质强度容易低于云母带材料本身,其衔接拼装操作繁琐复杂,影响检修作业效率,实用性较差。
[0005]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云母带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如下不足:1、现有装置拼装衔接效果不够稳固,其常规的胶接以及夹持方式容易松脱,使用不够稳定;2、现有装置拼装后其衔接位置材质强度容易低于云母带材料本身,其衔接拼装操作繁琐复杂,影响作业效率,实用性较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包括卡座,所述卡座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座成前后对位设置,两个所述卡座的相反面均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内侧套设有压边管,所述压边管的内侧套设有带头。
[0009]两个所述卡座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容纳槽。
[0010]前侧所述容纳槽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中部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所述插板背部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0011]背侧所述容纳槽内壁的左右侧转动连接有偏转轴,所述偏转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翻转卡板,所述翻转卡板前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头,所述翻转卡板的背部的顶面开设有贯通其上下侧的第二定位孔。
[0012]所述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的内侧穿插套设有销钉,所述销钉由上至下贯通背侧的容纳槽的底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嵌槽由柱状槽和三棱槽拼接而成,所述三棱槽开设在卡座的表面且贯通柱状槽,所述压边管套设在柱状槽的内侧,所述带头贯穿三棱槽并延伸至卡座的外部。通过该设置实现带头与卡座之间的衔接装配。
[0014]进一步地,背侧所述容纳槽的底面开设有贯通其内外侧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相互对位配合,所述销钉穿插套设在贯通孔的内侧,且销钉的底
端端头延伸至贯通孔的下方。销钉穿插套设在贯通孔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侧时,此时销钉约束并限制了翻转卡板沿偏转轴的转动动作,实现了翻转卡板位势的锁定和保持,进而实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之间的相互接触卡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衔接块为矩形条状结构,所述衔接块固定连接在容纳槽前部底端的阴角位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插板顶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头相配合。
[0017]所述插板的前侧端面成柱状曲面设置。通过曲面设置效果使得插板在抵触翻转卡板背部时,翻转卡板能够沿偏转轴产生转动动作,避免插板与翻转卡板之间接触面的卡死动作,保障插板插接动作的稳定可靠。
[0018]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卡板的中部开设有偏转通孔,所述偏转轴套设在偏转通孔的内侧。该设置使得翻转卡板的背侧端面到偏转轴之间存在距离,使得插板背侧端面抵触翻转卡板背部时,翻转卡板能够转动。
[0019]所述翻转卡板背侧端面与偏转轴之间距离为容纳槽内壁底面与偏转轴之间间距为的0.7~0.9倍。
[0020]所述翻转卡板底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一卡头相配合。
[0021]所述翻转卡板背部的端面成柱状曲面设置。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头与第一卡头分别延伸至前后侧的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卡头的背面与第一卡头的正面贴合抵接。第二卡头与第一卡头之间能够相互贴合卡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销钉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端片,所述端片的底面与翻转卡板的顶面抵接。通过端片限制销钉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侧位势。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利用插板向翻转卡板底侧插接套设的方式,使得翻转卡板转动,使得第一卡头与第二卡头分别向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侧套设卡接,进而实现插板与翻转卡板之间的衔接效果,并通过销钉将翻转卡板位势锁固,实现了前后侧卡座之间的衔接效果,进而保障了前后侧带头之间的稳定衔接;
[0026](2)本技术通过插板、翻转卡板、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的设置,使得该装置拼装连接后,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能够很好的承受带头侧所受拉力,其本身的抗拉扯能力更强,配合销钉能够避免翻转卡板转动松脱,其本身连接的强度更高,使用效果更好;
[0027](3)本技术通过设置销钉拔插并通过插板向翻转卡板插接的拼装方式,其本身拼装方式简单便捷,无需借助其他工具,操作工徒手即可完成拼装作业,安装拆解更为简便,硬件结构分体化,便于零配件更替,降低了检修维护成本,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的正向展开图;
[0030]图2为本技术插板和卡板的正向展开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的背向衔接图;
[0032]图4为本技术插板和卡板的背向衔接示意图。
[0033]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

卡座;2

嵌槽;3

压边管;4

带头;5

容纳槽;6

衔接块;7

插板;8

第一卡头;9

第一定位孔;10

偏转轴;11

翻转卡板;12

第二卡头;13

第二定位孔;14

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包括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座(1)成前后对位设置,两个所述卡座(1)的相反面均开设有嵌槽(2),所述嵌槽(2)的内侧套设有压边管(3),所述压边管(3)的内侧套设有带头(4);两个所述卡座(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容纳槽(5);前侧所述容纳槽(5)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块(6),所述衔接块(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插板(7),所述插板(7)中部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8),所述插板(7)背部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9);背侧所述容纳槽(5)内壁的左右侧转动连接有偏转轴(10),所述偏转轴(10)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翻转卡板(11),所述翻转卡板(11)前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头(12),所述翻转卡板(11)的背部的顶面开设有贯通其上下侧的第二定位孔(13);所述第二定位孔(13)和第一定位孔(9)的内侧穿插套设有销钉(14),所述销钉(14)由上至下贯通背侧的容纳槽(5)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2)由柱状槽和三棱槽拼接而成,所述三棱槽开设在卡座(1)的表面且贯通柱状槽,所述压边管(3)套设在柱状槽的内侧,所述带头(4)贯穿三棱槽并延伸至卡座(1)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背侧所述容纳槽(5)的底面开设有贯通其内外侧的贯通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成梁梁伟张红银任明阳李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立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