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板结构及模板固定件。模板结构包括楼模板及直角模板。楼模板与直角模板通过模板固定件相固定,直角模板设有滑槽及连通滑槽的收容腔。模板固定件包括第一夹持部、连接部、第二夹持部及把持部。连接部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连接于连接部。把持部连接于第一夹持部。连接部的截面积小于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截面积,以使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夹持部能够通过滑槽伸入收容腔内,直至楼模板与直角模板部分位于间隙内,以使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夹持楼模板与直角模板。上述模板结构及模板固定件能够降低加工难度及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噪音,进而实现了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进而实现了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进而实现了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固定件及模板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板固定件及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生产领域中,楼模板与直角模板(C槽模板)的组装方式大多为:楼模板与C槽模板的侧壁均需要加工销钉孔,将楼模板与C槽模板的销钉孔对齐后,再通过锤子将销钉与销片安装于销钉孔内,以完成楼模板与C槽模板的固定连接。但该方式存在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大,加工销钉孔导致生产难度大,且用锤子敲打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进而影响环境的问题,从而导致模板组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模板组装效率的模板固定件及具有该模板固定件的模板结构。
[0004]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模板固定件,包括第一夹持部、连接部、第二夹持部及把持部。连接部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部的一侧。第二夹持部连接于连接部远离第一夹持部的一端。把持部连接于第一夹持部背离连接部的一侧。连接部的截面积小于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截面积,以使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用于收容两个模板,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两模板,把持部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并带动第二夹持部移动或转动。
[0005]上述模板固定件通过间隙收容两个模板的侧壁,并通过把持件增大扭矩以便扭动模板固定件,扭动后的模板固定件通过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夹持两个模板以固定两模板之间的连接,使得模板能够避免加工销钉孔降低加工难度,且能够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锤子敲打的噪音,进而实现了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包括主体部及延伸部,延伸部连接于主体部的一端,主体部朝向第二夹持部的一侧具有平面,延伸部朝向第二夹持部的一侧具有与平面连接的斜面,连接部垂直设于平面上,斜面沿延伸部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第二夹持部。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朝向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倒角面,倒角面由第二夹持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向第二夹持部的边缘方向逐渐远离第一夹持部。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持部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第一段的端部连接于第一夹持部,第二段与第一段、第三段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第二段用于增大力矩,第三段用于施力。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的截面为圆形,连接部的轴线与第一段的轴线重合。
[0010]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模板结构,包括楼模板及直角模板,楼模板与直角模板通过上述的模板固定件相固定,直角模板设有滑槽及连通滑槽的收容腔,第二夹持部能够通过滑槽伸入收容腔内,连接部位于滑槽内,楼模板与直角模板部分位于间隙内,以使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固定楼模板与直角模板。
[0011]上述模板结构通过第二夹持部伸入滑槽及收容腔后,在所需位置扭动模板固定件,直至楼模板与直角模板位于间隙内,以使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夹持楼模板与直角模板,进而固定楼模板与直角模板之间的连接,同样实现了降低劳动强度及避免噪音的目的,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直角模板包括第一立壁及第二立壁,第二立壁位于第一立壁上方,第一立壁与第二立壁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滑槽,第二夹持部与部分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第一立壁与第二立壁,以固定模板固定件至直角模板。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楼模板包括侧壁,直角模板还包括平壁,平壁连接于第二立壁的上方,平壁用于支撑侧壁,第一夹持件延伸出第二立壁的部分用于止挡侧壁。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直角模板还包括第三立壁,第三立壁设于平壁上方,第三立壁与第一夹持部延伸出第二立壁的部分共同夹持侧壁。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夹持部及连接部的宽度,第二夹持部的长度大于滑槽的宽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模板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2为图1中模板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8]图3为图1中模板结构的分解图。
[0019]图4为图1中模板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直角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模板固定件的立体图。
[0022]图7为图6中模板固定件的侧视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4]模板固定件
ꢀꢀꢀꢀꢀꢀꢀꢀꢀꢀꢀꢀꢀ
100
[0025]第一夹持部
ꢀꢀꢀꢀꢀꢀꢀꢀꢀꢀꢀꢀꢀ
10
[0026]主体部
ꢀꢀꢀꢀꢀꢀꢀꢀꢀꢀꢀꢀꢀꢀꢀꢀꢀ
11
[0027]平面
ꢀꢀꢀꢀꢀꢀꢀꢀꢀꢀꢀꢀꢀꢀꢀꢀꢀꢀꢀ
11a
[0028]延伸部
ꢀꢀꢀꢀꢀꢀꢀꢀꢀꢀꢀꢀꢀꢀꢀꢀꢀ
12
[0029]斜面
ꢀꢀꢀꢀꢀꢀꢀꢀꢀꢀꢀꢀꢀꢀꢀꢀꢀꢀꢀ
12a
[0030]第二夹持部
ꢀꢀꢀꢀꢀꢀꢀꢀꢀꢀꢀꢀꢀ
20
[0031]倒角面
ꢀꢀꢀꢀꢀꢀꢀꢀꢀꢀꢀꢀꢀꢀꢀꢀꢀꢀꢀꢀꢀꢀꢀꢀꢀꢀꢀ
21
[0032]连接部
ꢀꢀꢀꢀꢀꢀꢀꢀꢀꢀꢀꢀꢀꢀꢀꢀꢀꢀꢀꢀꢀꢀꢀꢀꢀꢀꢀ
30
[0033]把持部
ꢀꢀꢀꢀꢀꢀꢀꢀꢀꢀꢀꢀꢀꢀꢀꢀꢀꢀꢀꢀꢀꢀꢀꢀꢀꢀꢀ
40
[0034]第一段
ꢀꢀꢀꢀꢀꢀꢀꢀꢀꢀꢀꢀꢀꢀꢀꢀꢀꢀꢀꢀꢀꢀꢀꢀꢀꢀꢀ
41
[0035]第二段
ꢀꢀꢀꢀꢀꢀꢀꢀꢀꢀꢀꢀꢀꢀꢀꢀꢀꢀꢀꢀꢀꢀꢀꢀꢀꢀꢀ
42
[0036]第三段
ꢀꢀꢀꢀꢀꢀꢀꢀꢀꢀꢀꢀꢀꢀꢀꢀꢀꢀꢀꢀꢀꢀꢀꢀꢀꢀꢀ
43
[0037]间隙
ꢀꢀꢀꢀꢀꢀꢀꢀꢀꢀꢀꢀꢀꢀꢀꢀꢀꢀꢀꢀꢀꢀꢀꢀꢀꢀꢀꢀꢀ
50
[0038]模板结构
ꢀꢀꢀꢀꢀꢀꢀꢀꢀꢀꢀꢀꢀꢀꢀꢀꢀꢀꢀꢀꢀꢀꢀꢀꢀ
200
[0039]楼模板
ꢀꢀꢀꢀꢀꢀꢀꢀꢀꢀꢀꢀꢀꢀꢀꢀꢀꢀꢀꢀꢀꢀꢀꢀꢀꢀꢀ
300
[0040]侧壁
ꢀꢀꢀꢀꢀꢀꢀꢀꢀꢀꢀꢀꢀꢀꢀꢀꢀꢀꢀꢀꢀꢀꢀꢀꢀꢀꢀꢀꢀ
310
[0041]板面
ꢀꢀꢀꢀꢀꢀꢀꢀꢀꢀꢀꢀꢀꢀꢀꢀꢀꢀꢀꢀꢀꢀꢀꢀꢀꢀꢀꢀꢀ
320
[0042]直角模板
ꢀꢀꢀꢀꢀꢀꢀꢀꢀꢀꢀꢀꢀꢀꢀꢀꢀꢀꢀꢀꢀꢀꢀꢀꢀ
400
[0043]滑槽
ꢀꢀꢀꢀꢀꢀꢀꢀꢀꢀꢀꢀꢀꢀꢀꢀꢀꢀꢀꢀꢀꢀꢀꢀꢀꢀꢀꢀꢀ
400a
[0044]收容腔
ꢀꢀꢀꢀꢀꢀꢀꢀꢀꢀꢀꢀꢀꢀꢀꢀꢀꢀꢀꢀꢀꢀꢀꢀꢀꢀꢀ
400b
[0045]第一立壁
ꢀꢀꢀꢀꢀꢀꢀꢀꢀꢀꢀꢀꢀꢀꢀꢀꢀꢀꢀꢀꢀꢀꢀꢀꢀ
410
[0046]第二立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第二夹持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把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连接部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截面积,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收容两个模板,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两所述模板,所述把持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并带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移动或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主体部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具有平面,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平面连接的斜面,所述连接部垂直设于所述平面上,所述斜面沿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倒角面,所述倒角面由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边缘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三段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所述第二段用于增大力矩,所述第三段用于施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曾政,李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