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变形的内衣调节钩扣,包括背扣和背钩,背扣和背钩可拆卸式连接,背扣包括扣件和多个布料层,布料层依次设为第一拉架布层、第一尼龙布层、第二尼龙布层和第二拉架布层,相邻的布料层之间设有百美贴层,相邻的布料层通过百美贴层固定连接,扣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尼龙布层,扣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拉架布层并暴露在背扣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扣和背钩均设置多层结构,增强了扣件和钩件在背扣和背钩的稳固性,背扣和背钩不会变形,扣件和钩件不会发生脱落。件和钩件不会发生脱落。件和钩件不会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变形的内衣调节钩扣
[0001]本技术涉及内衣钩扣
,尤其涉及一种抗变形的内衣调节钩扣。
技术介绍
[0002]女性内衣或塑身衣背带通常是通过可调节的背扣和背钩扣合固定连接的,扣钩固定在背扣和背钩本体的外侧,背扣和背钩本体的内侧则直接接触皮肤,常见地,背扣设置在内衣的背面,使用者难以直观的扣合,因此扣钩的尺寸决定着背扣钩扣合的难易程度,一般地,扣钩的尺寸越大,背扣和背钩越容易扣合。
[0003]目前,现有的背扣钩大多采用单层或双层布料设计,弹性较差,背扣的外侧通常设有多排扣件,背钩的外侧通常设有一排钩件,使用时,钩件扣合任意一排扣件,背扣钩的扣合处往往承受较大的拉力,当扣钩的尺寸较大时,现有的单层或双层布料难以承受大钩件的受力,极易变形,甚至发生脱落,稳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变形的内衣调节钩扣,采用多层布料增强背钩和背扣的稳固性,并使用多层百美贴进一步热压加固,更适用于大尺寸的扣钩。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抗变形的内衣调节钩扣,包括背扣和背钩,所述背扣和所述背钩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背扣包括扣件和多个布料层,所述布料层依次设为第一拉架布层、第一尼龙布层、第二尼龙布层和第二拉架布层,相邻的所述布料层之间设有百美贴层,相邻的所述布料层通过所述百美贴层固定连接,所述扣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尼龙布层,所述扣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拉架布层并暴露在所述背扣外。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架布层和所述第一尼龙布层之间设有第一百美贴层,所述第一尼龙布层和所述第二尼龙布层之间设有第二百美贴层,所述第二尼龙布层和所述第二拉架布层之间设有第三百美贴层,所述扣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尼龙布层和所述第一百美贴层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背扣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百美贴层和所述第一尼龙布层之间,所述开口处的所述第一百美贴层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百美贴层和所述第一尼龙布层相互粘接的防粘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粘层为尼龙布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背扣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拉架布层和所述第一尼龙布层之间,所述开口处缺失所述第一百美贴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背扣的周边由冷切裁得,所述扣件设置为多排多列。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扣件包括一个扣环和两个扣圈,所述扣圈通过双针车法固定在所述第一尼龙布层,所述扣环穿过所述第一拉架布层并暴露在所述背扣外。
[0013]进一步的,所述背钩包括钩件和多个布料层,所述布料层依次设为第一拉架布层、第一尼龙布层、第二尼龙布层和第二拉架布层,相邻的所述布料层之间设有百美贴层,相邻的所述布料层通过所述百美贴层固定连接,所述钩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尼龙布层,所述钩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拉架布层并暴露在所述背钩外。
[0014]进一步的,所述背钩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内衣的开口。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背扣包括扣件和多个布料层,布料层依次设为第一拉架布层、第一尼龙布层、第二尼龙布层和第二拉架布层,相邻的布料层之间均设置百美贴层,相邻的布料层通过百美贴层固定连接,扣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尼龙布层,扣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拉架布层并暴露在所述背扣外。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的背扣和背钩均设置多层结构,增强了扣件和钩件在背扣和背钩的稳固性,背扣和背钩不会变形,扣件和钩件不会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实施例1的剖面图之一;
[0020]图4是实施例1的剖面图之二;
[0021]图5是实施例1中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实施例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实施例2的剖面图之一;
[0024]图8是实施例2的剖面图之二;
[0025]图9是实施例2中钩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00、背扣;101、扣件;1011、扣环;1012、扣圈;102、第一拉架布层;103、第一尼龙布层;104、第二尼龙布层;105、第二拉架布层;106、第一百美贴层;107、第二百美贴层;108、第三百美贴层;109、开口;110、防粘层;
[0028]200、背钩;201、钩件;2011、钩环;2012、钩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
[0031]本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内衣,也可以用在塑身衣上,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抗变形的内衣调节钩扣,包括背扣100和背钩200,背扣100和背钩200可拆卸式连接。
[0034]本实施例如图2
‑
3所示,背扣100包括扣件101和多个布料层,布料层依次设为第一拉架布层102、第一尼龙布层103、第二尼龙布层104和第二拉架布层105,其中,第二拉架布层105贴近皮肤,相邻的布料层之间均设置有百美贴层,该百美贴层为百美贴热熔胶,百美贴层采用热熔热压的方式将相邻的布料层进行粘合,由此,相邻的布料层通过百美贴层固定连接为一体,扣件10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尼龙布层103,扣件10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拉架布层102并暴露在背扣100外。
[0035]需要说明的是,尼龙布本身柔软舒适,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利于平衡空气和身体之间的湿度差,而且尼龙布质地轻,便于保养,并且回弹性好,拉伸后可恢复至原有状态。
[0036]具体的,百美贴层包括第一百美贴层106、第二百美贴层107和第三百美贴层108,第一百美贴层106设在第一拉架布层102和第一尼龙布层103之间,第二百美贴层107设在第一尼龙布层103和第二尼龙布层104之间,第三百美贴层108设在第二尼龙布层104和第二拉架布层105之间,扣件10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尼龙布层103并通过第一百美贴层106进行压合,扣件10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百美贴层106和第一拉架布层102,并暴露在背扣100外。
[0037]参考图3
‑
4,背扣100的一端设有用于缝制固定内衣的开口109,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开口109位于第一百美贴层106和第一尼龙布层103之间,开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变形的内衣调节钩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扣(100)和背钩(200),所述背扣(100)和所述背钩(200)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背扣(100)包括扣件(101)和多个布料层,所述布料层依次设为第一拉架布层(102)、第一尼龙布层(103)、第二尼龙布层(104)和第二拉架布层(105),相邻的所述布料层之间设有百美贴层,相邻的所述布料层通过所述百美贴层固定连接,所述扣件(10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尼龙布层(103),所述扣件(10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拉架布层(102)并暴露在所述背扣(100)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变形的内衣调节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架布层(102)和所述第一尼龙布层(103)之间设有第一百美贴层(106),所述第一尼龙布层(103)和所述第二尼龙布层(104)之间设有第二百美贴层(107),所述第二尼龙布层(104)和所述第二拉架布层(105)之间设有第三百美贴层(108),所述扣件(10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尼龙布层(103)和所述第一百美贴层(10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变形的内衣调节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扣(100)的一端设有开口(109),所述开口(109)位于所述第一百美贴层(106)和所述第一尼龙布层(103)之间,所述开口(109)处的所述第一百美贴层(106)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百美贴层(106)和所述第一尼龙布层(103)相互粘接的防粘层(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慧,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鼎湖兴文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