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去离子模块、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及检测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12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去离子模块、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及检测用装置。该模块包括导电层、电极层、膜层等。该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包括该电容去离子模块、检测模块、待测液进口及第一排出口,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形成有下述通路:第一通路:依次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所述检测模块及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一通路设有泵及阀门;第二通路:依次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及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二通路设有泵及阀门。该检测用装置包括该电容去离子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电层电容器与膜材料相结合结构对离子态物质与有机物进行分选,实现离子态物质定量检测,准确度高。准确度高。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去离子模块、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及检测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去离子模块、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及检测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在线离子态物质检测方法例如硝酸盐检测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化学法,将硝酸根还原成亚硝酸根,再通过Griess试剂与亚硝酸根进行显色反应,通过测量光学吸收的方式进行定量。第二种是光学法,硝酸根再220

240nm波段有明显的吸收峰,使用220nm

240nm 之间的光源对于硝酸根浓度进行定量,但是因为水样中有有机物干扰,一般采用275nm的光源进行有机物补偿。但是由于水样中(比如地表水)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都在不停变化,所以此种方法经常遇到测量不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去离子模块、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及检测用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容去离子模块,依次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一电极层、第一膜层、流道、第二膜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导电层。
[0005]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电容去离子模块、检测模块、待测液进口及第一排出口,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形成有下述通路:
[0006]第一通路:依次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所述检测模块及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一通路设有泵及阀门;
[0007]第二通路:依次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及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二通路设有泵及阀门。
[0008]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离子态物质检测用装置,包括离子态物质检测板,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板设有上述电容去离子模块、检测模块、待测液进口及第一排出口,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用装置设有若干通道,用于形成下述可连通的通路:
[0009]第一可连通的通路:依次可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所述检测模块及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一可连通的通路设有泵接口及阀门接口;
[0010]第二可连通的通路:依次可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及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二可连通的通路设有泵接口及阀门接口。
[0011]如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电容去离子模块通过双电层电容器与膜材料相结合结构对离子态物质与有机物进行分选,从而排除有机物的干扰。
[0013]2)本技术电容去离子模块通过电容器吸附离子态物质的特性,同时通过膜材料阻隔有机物的特性,将离子态的物质吸附至电极中,同时将有机物(离子态,非离子态)都
留在水中。
[0014]3)本技术利用电容去离子模块将有机物与无机物分开,同时再测量分选后的离子态无机物,从而对其中的离子态物质(如硝酸盐、亚硝酸盐、铜离子、铅离子、过硫酸根离子或硫代硫酸盐离子)进行定量,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显示为本技术电容去离子模块的示意图。
[0016]图2显示为本技术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3显示为本技术离子态物质检测用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4显示为本技术离子态物质测用装置用于离子态物质检测时的流程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
电容去离子模块
[0021]11
ꢀꢀꢀꢀꢀꢀꢀꢀꢀꢀꢀꢀꢀꢀꢀꢀꢀꢀꢀꢀ
第一导电层
[0022]12
ꢀꢀꢀꢀꢀꢀꢀꢀꢀꢀꢀꢀꢀꢀꢀꢀꢀꢀꢀꢀ
第一电极层
[0023]13
ꢀꢀꢀꢀꢀꢀꢀꢀꢀꢀꢀꢀꢀꢀꢀꢀꢀꢀꢀ
第一膜层
[0024]14
ꢀꢀꢀꢀꢀꢀꢀꢀꢀꢀꢀꢀꢀꢀꢀꢀꢀꢀꢀꢀ
流道
[0025]15
ꢀꢀꢀꢀꢀꢀꢀꢀꢀꢀꢀꢀꢀꢀꢀꢀꢀꢀꢀꢀ
第二膜层
[0026]16
ꢀꢀꢀꢀꢀꢀꢀꢀꢀꢀꢀꢀꢀꢀꢀꢀꢀꢀꢀꢀ
第二电极层
[0027]17
ꢀꢀꢀꢀꢀꢀꢀꢀꢀꢀꢀꢀꢀꢀꢀꢀꢀꢀꢀꢀ
第二导电层
[0028]18
ꢀꢀꢀꢀꢀꢀꢀꢀꢀꢀꢀꢀꢀꢀꢀꢀꢀꢀꢀꢀ
第一接线柱
[0029]19
ꢀꢀꢀꢀꢀꢀꢀꢀꢀꢀꢀꢀꢀꢀꢀꢀꢀꢀꢀꢀ
第二接线柱
[0030]110
ꢀꢀꢀꢀꢀꢀꢀꢀꢀꢀꢀꢀꢀꢀꢀꢀꢀꢀꢀ
壳体
[0031]2ꢀꢀꢀꢀꢀꢀꢀꢀꢀꢀꢀꢀꢀꢀꢀꢀꢀꢀꢀꢀꢀ
检测模块
[0032]3ꢀꢀꢀꢀꢀꢀꢀꢀꢀꢀꢀꢀꢀꢀꢀꢀꢀꢀꢀꢀꢀ
第一泵
[0033]31
ꢀꢀꢀꢀꢀꢀꢀꢀꢀꢀꢀꢀꢀꢀꢀꢀꢀꢀꢀꢀ
第一泵第一接口
[0034]32
ꢀꢀꢀꢀꢀꢀꢀꢀꢀꢀꢀꢀꢀꢀꢀꢀꢀꢀꢀꢀ
第一泵第二接口
[0035]4ꢀꢀꢀꢀꢀꢀꢀꢀꢀꢀꢀꢀꢀꢀꢀꢀꢀꢀꢀꢀꢀ
第二泵
[0036]41
ꢀꢀꢀꢀꢀꢀꢀꢀꢀꢀꢀꢀꢀꢀꢀꢀꢀꢀꢀꢀ
第二泵第一接口
[0037]42
ꢀꢀꢀꢀꢀꢀꢀꢀꢀꢀꢀꢀꢀꢀꢀꢀꢀꢀꢀꢀ
第二泵第二接口
[0038]5ꢀꢀꢀꢀꢀꢀꢀꢀꢀꢀꢀꢀꢀꢀꢀꢀꢀꢀꢀꢀꢀ
第一阀门
[0039]51
ꢀꢀꢀꢀꢀꢀꢀꢀꢀꢀꢀꢀꢀꢀꢀꢀꢀꢀꢀꢀ
第一阀门第一接口
[0040]52
ꢀꢀꢀꢀꢀꢀꢀꢀꢀꢀꢀꢀꢀꢀꢀꢀꢀꢀꢀꢀ
第一阀门第二接口
[0041]6ꢀꢀꢀꢀꢀꢀꢀꢀꢀꢀꢀꢀꢀꢀꢀꢀꢀꢀꢀꢀꢀ
第二阀门
[0042]61
ꢀꢀꢀꢀꢀꢀꢀꢀꢀꢀꢀꢀꢀꢀꢀꢀꢀꢀꢀꢀ
第二阀门第一接口
[0043]62
ꢀꢀꢀꢀꢀꢀꢀꢀꢀꢀꢀꢀꢀꢀꢀꢀꢀꢀꢀꢀ
第二阀门第二接口
[0044]7ꢀꢀꢀꢀꢀꢀꢀꢀꢀꢀꢀꢀꢀꢀꢀꢀꢀꢀꢀꢀꢀ
第三阀门
[0045]71
ꢀꢀꢀꢀꢀꢀꢀꢀꢀꢀꢀꢀꢀꢀꢀꢀꢀꢀꢀꢀ
第三阀门第一接口
[0046]72
ꢀꢀꢀꢀꢀꢀꢀꢀꢀꢀꢀꢀꢀꢀꢀꢀꢀꢀꢀꢀ
第三阀门第二接口
[0047]8ꢀꢀꢀꢀꢀꢀꢀꢀꢀꢀꢀꢀꢀꢀꢀꢀꢀꢀꢀꢀꢀ
第四阀门
[0048]81
ꢀꢀꢀꢀꢀꢀꢀꢀꢀꢀꢀꢀꢀꢀꢀꢀꢀꢀꢀꢀ
第四阀门第一接口
[0049]82
ꢀꢀꢀꢀꢀꢀꢀꢀꢀꢀꢀꢀꢀꢀꢀꢀꢀꢀꢀꢀ
第四阀门第二接口
[0050]9ꢀꢀꢀꢀꢀꢀꢀꢀꢀꢀꢀꢀꢀꢀꢀꢀꢀꢀꢀꢀꢀ
第五阀门
[0051]91
ꢀꢀꢀꢀꢀꢀꢀꢀꢀꢀꢀꢀꢀꢀꢀꢀꢀꢀꢀꢀ
第五阀门第一接口
[0052]9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去离子模块,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第一导电层(11)、第一电极层(12)、第一膜层(13)、流道(14)、第二膜层(15)、第二电极层(16)和第二导电层(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去离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还包括第一接线柱(18)和第二接线柱(19),所述第一接线柱(18)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1)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19)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7)连接;2)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还包括壳体(110),所述第一导电层(11)、所述第一电极层(12)、所述第一膜层(13)、所述流道(14)、所述第二膜层(15)、所述第二电极层(16)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7)设于所述壳体(110)内;3)所述第一导电层(11)的材料为石墨或钛;4)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包括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第一导电层(11);5)所述第二导电层(17)的材料为石墨或钛;6)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包括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第二导电层(17);7)所述第一电极层(12)的材料为活性炭、碳纳米管或石墨烯;8)所述第二电极层(16)的材料为活性炭、碳纳米管或石墨烯;9)所述第一膜层(13)的材料选自阴离子交换膜和纳滤膜中的一种;10)所述第二膜层(15)的材料选自阳离子交换膜和纳滤膜中的一种;11)所述流道(14)的容积为200微升~2毫升;12)所述第一膜层(13)与所述第二膜层(15)之间的间距为100微米~2毫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去离子模块,其特征在于,特征1)中,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还包括电源,所述第一接线柱(18)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19)与电源的负极连接。4.一种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去离子模块(1)、检测模块(2)、待测液进口(103)及第一排出口(101),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形成有下述通路:第一通路:依次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103)、所述检测模块(2)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所述第一通路设有泵及阀门;第二通路:依次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103)、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1)、所述检测模块(2)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所述第二通路设有泵及阀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三通路:连通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中流道(14)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第三通路设有泵及阀门;2)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排出口(102),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还包括第四通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排出口(102)、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中流道(14)、所述检测模块(2)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所述第四通路设有泵及阀门;和/或,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五通路:依次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103)、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1)及所述第二排出口(102),所述第五通路设有泵及阀门;3)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还包括参比液进口(104),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还包
括第六通路:依次连通所述参比液进口(104)、所述检测模块(2)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所述第六通路设有泵及阀门;4)所述检测模块(2)包括检测腔体、紫外光源和传感器,所述紫外光源和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检测腔体的两侧且朝向所述检测腔体。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和出液管;所述待测液进口(103)依次经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检测模块(2)、所述出液管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形成所述第一通路;所述待测液进口(103)依次经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1)、所述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检测模块(2)、所述出液管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形成所述第二通路。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和出液管;所述待测液进口(103)依次经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检测模块(2)、所述出液管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形成所述第一通路;所述待测液进口(103)依次经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1)、所述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检测模块(2)、所述出液管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形成所述第二通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中流道(14)的一端依次经所述第三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中流道(14)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三通路;2)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还包括第四支管,所述第二排出口(102)依次经所述第四支管、第三支管、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中流道(14)、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检测模块(2)、所述出液管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形成所述第四通路;和/或,所述待测液进口(103)依次经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1)、所述第三支管、所述第四支管及所述第二排出口(102)形成所述第五通路;3)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进液管,所述参比液进口(104)依次经所述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检测模块(2)、所述出液管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形成所述第六通路。9.一种离子态物质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态物质检测板,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板设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去离子模块(1)、检测模块(2)、待测液进口(103)及第一排出口(101),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用装置设有若干通道,用于形成下述可连通的通路:第一可连通的通路:依次可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103)、所述检测模块(2)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所述第一可连通的通路设有泵接口及阀门接口;第二可连通的通路:依次可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103)、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1)、所述检测模块(2)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所述第二可连通的通路设有泵接口及阀门接口。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子态物质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
的至少一项:1)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用装置还包括第三可连通的通路:可连通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中流道(14)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第三可连通的通路设有泵接口及阀门接口;2)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用装置还包括第二排出口(102),所述离子态物质检测用装置还包括第四可连通的通路:依次可连通所述第二排出口(102)、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中流道(14)、所述检测模块(2)及所述第一排出口(101),所述第四可连通的通路设有泵接口及阀门接口;和/或,第五可连通的通路:依次可连通所述待测液进口(103)、所述电容去离子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然韩林辰刘应卫董子晨曦解舒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柏中观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