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03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采油工艺技术领域的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包括油管和抽油杆,还包括速度减缓器、扶正器和自泄压长筒抽油泵,所述速度减缓器安装连接在井口光杆下端,且速度减缓器与抽油杆相连接;所述自泄压长筒抽油泵在泵柱塞底部上冲程下方安装了自泄压装置,所述自泄压长筒抽油泵上下端与油管相连接,且自泄压长筒抽油泵丝扣与油管丝扣相一致;所述扶正器与抽油杆一一对应,所述速度减缓器和扶正器丝扣均与抽油杆丝扣相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有效地降低油杆采油中的管杆磨损,提高生产井的利用率,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和管杆的使用寿命,降本增效。降本增效。降本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


[0001]本技术涉及采油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

技术介绍

[0002]管杆磨损问题在油杆采油工艺中一直得不到解决,因为这个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油杆采油检泵周期和管杆的使用寿命,当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的后期,由于提液的需要,抽油杆运行频率大大提高,管杆的磨损问题更加严重,随着产液中含水量的升高,会导致液体对管杆的润滑作业下降,也加剧了管杆磨损。长期以来,人们围绕解决油杆采油工艺中的管杆磨损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费用,但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效地解决油杆采油中的管杆磨损问题,对于提高检泵周期,降本增效具有重大的意义。
[000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便于有效地降低油杆采油中的管杆磨损,提高生产井的利用率,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和管杆的使用寿命,降本增效。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包括油管和抽油杆,还包括速度减缓器、扶正器和自泄压长筒抽油泵,所述速度减缓器安装连接在井口光杆下端,且速度减缓器与抽油杆相连接;
[0007]所述自泄压长筒抽油泵在泵柱塞底部上冲程下方安装了自泄压装置,所述自泄压长筒抽油泵上下端与油管相连接,且自泄压长筒抽油泵丝扣与油管丝扣相一致;
[0008]所述扶正器与抽油杆一一对应,所述速度减缓器和扶正器丝扣均与抽油杆丝扣相一致。
[0009]优选地,所述速度减缓器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一端设置有下接头,所述中心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上接头。
[00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速度减缓器在抽油杆上的衔接安装。
[0011]优选地,所述中心管贴近上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碗座,所述中心管的外壁设置有皮碗,所述皮碗位于下接头和碗座之间。
[00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皮碗使得速度减缓器起到一个降落伞的作用。
[0013]优选地,所述皮碗与碗座连接处设置有定位压环。
[00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皮碗在碗座上的定位。
[0015]优选地,所述扶正器包括短节,所述短节的外壁左端套接有扶正套,所述短节的右端设置有接箍。
[00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连接在抽油杆上,利用扶正套的外径大于抽油杆接箍外径起扶正作用。
[0017]优选地,所述扶正套是由尼龙耐磨材料制作而成。
[00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利用扶正套是高强度耐磨材料,与油管接触使扶正体磨损,而减少油管的磨损,以达到防偏磨的目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第一:巧妙利用抽油泵内外液柱高度差和速度减缓器,抽油杆上下运行工作时,抽油杆下行速度平缓,管杆间偏磨最大限度得到减缓,解决了因抽油泵受液压作用,底部柱塞下行缓慢,上下运行速度不同步,导致抽油杆自身重力瞬间作用抽油杆弯曲而与油管内壁发生严重的摩擦,管杆发生局部磨损伤害的问题;
[0021]第二:通过扶正器对抽油杆在油管内上下活动时,减少抽油杆与油管的摩擦,从而便于有效地降低油杆采油中的管杆磨损,提高生产井的利用率,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和管杆的使用寿命,降本增效。
[0022]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速度减缓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3为本技术的速度减缓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4为本技术的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5为本技术的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0]1‑
速度减缓器,101

下接头,102

中心管,103

皮碗,104

定位压环,105

碗座,106

上接头,2

扶正器,201

扶正套,202

短节,203

接箍,3

自泄压长筒抽油泵,4

油管,5

抽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包括油管4和抽油杆5,还包括速度减缓器1、扶正器2和自泄压长筒抽油泵3,速度减缓器1安装连接在井口光杆下端,且速度减缓器1与抽油杆5相连接,速度减缓器1包括中心管102,中心管102的一端设置有下接头101,中心管102的另一端设置有上接头106,便于对速度减缓器1在抽油杆5上的衔接安装,中心管102贴近上接头106的一端设置有碗座105,中心管102的外壁设置有皮碗103,皮碗103位于下接头101和碗座105之间,通过皮碗使得速度减缓器起到一个降落伞的作用,皮碗103与碗座105连接处设置有定位压环104,便于对皮碗103在碗座105上的定位;
[0033]自泄压长筒抽油泵3在泵柱塞底部上冲程下方安装了自泄压装置,自泄压长筒抽油泵3上下端与油管4相连接,且自泄压长筒抽油泵3丝扣与油管4丝扣相一致;
[0034]扶正器2与抽油杆5一一对应,速度减缓器1和扶正器2丝扣均与抽油杆5丝扣相一致,抽油杆5在油管4内上下活动,由于抽油杆5的弹性变形,抽油杆5和油管内壁容易产生摩擦,抽油杆5容易断脱,而扶正器2柔韧性强,它与油管内壁接触,可以减少抽油杆5与管内壁的摩擦,增强抽油机的采油寿命,扶正器2包括短节202,短节202的外壁左端套接有扶正套201,短节202的右端设置有接箍203,连接在抽油杆5上,利用扶正套201的外径大于抽油杆5接箍外径起扶正作用,扶正套201是由尼龙耐磨材料制作而成,利用扶正套201是高强度耐磨材料,与油管4接触使扶正套201磨损,而减少油管4的磨损,以达到防偏磨的目的。
[003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在自泄压长筒抽油泵3的作用下,下冲程的前段游动系统在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包括油管(4)和抽油杆(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速度减缓器(1)、扶正器(2)和自泄压长筒抽油泵(3),所述速度减缓器(1)安装连接在井口光杆下端,且速度减缓器(1)与抽油杆(5)相连接;所述自泄压长筒抽油泵(3)在泵柱塞底部上冲程下方安装了自泄压装置,所述自泄压长筒抽油泵(3)上下端与油管(4)相连接,且自泄压长筒抽油泵(3)丝扣与油管(4)丝扣相一致;所述扶正器(2)与抽油杆(5)一一对应,所述速度减缓器(1)和扶正器(2)丝扣均与抽油杆(5)丝扣相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杆防偏磨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减缓器(1)包括中心管(102),所述中心管(102)的一端设置有下接头(101),所述中心管(102)的另一端设置有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应淋王虑远陈雅婕殷晓雪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石油技术与装备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