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门机构、搅拌装置及卸料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865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卸料门机构、搅拌装置及卸料控制方法。其中,卸料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及门体;门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门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二端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二端均可转动的设置;门体用于设置在搅拌装置的出料口,以封堵和打开出料口。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与第二直线驱动的驱动作用下,门体被压紧于出料口,从而使得门体与出料口之间能够始终保持较好地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固定轴式的卸料门转动磨损较为严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卸料门的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更长。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卸料门机构、搅拌装置及卸料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
,尤其涉及一种卸料门机构、搅拌装置及卸料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混凝土装置的卸料门主要是固定轴式卸料门。具体而言,门体呈弧形结构,并且门体通过固定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的出料口,以用于封堵和打开出料口。这种固定轴式的卸料门主要通过转动的形式打开出料口,门体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无法调整,门体与壳体之间容易磨损,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密封不严。
[0003]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卸料门磨损后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无法调整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卸料门机构及搅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卸料门磨损后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无法调整的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卸料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卸料门只能进行单侧卸料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卸料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及用于封堵和打开出料口的门体;
[0007]所述门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门体的第一侧和所述门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二端均可转动的设置;
[0008]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一侧脱离或相抵,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二侧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二侧脱离或相抵。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所述门体的第一侧和所述门体的第二侧均设置有凸起于所述门体的曲面结构,两个所述曲面结构分别用于与所述出料口两侧的门沿相抵。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各个所述曲面结构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密封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沿。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曲面结构上的凹槽及安装于所述凹槽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与所述门沿相抵。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所述门体朝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耐磨衬板。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所述耐磨衬板的中部向远离所述门体的方向凸起,且所述耐磨衬板的两侧的高度均不超出所述耐磨衬板的中部的高度,所述耐磨衬板
的两侧均通过斜面结构与所述耐磨衬板的中部相连接。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门体的两侧;或者,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呈交叉形式设置。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所述卸料门机构还包括:
[0016]门体移动监测器,用于监测所述门体的移动状态;
[0017]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门体移动监测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门体移动监测器发送的信号,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工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数量均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分布于所述门体的两端,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分布于所述门体的两端。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油缸或者电动推杆;
[0020]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油缸或者电动推杆。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卸料门机构,所述门体的第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门体的第二侧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地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搅拌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卸料门机构。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卸料控制方法,基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卸料门机构实施,包括:
[0024]接收卸料指令;
[0025]基于所述卸料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一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一侧的方向移动,并且,控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二侧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二侧相抵;
[0026]或者,基于所述卸料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一侧相抵,并且,控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二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二侧的方向移动;
[0027]或者,基于所述卸料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一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一侧的方向移动,并且,控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二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二侧的方向移动。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卸料控制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卸料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一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一侧的方向移动,并且,控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二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二侧的方向移动,包括:
[0029]基于所述卸料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一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一侧的方向移动,在监测到所述门体的第一侧的移动状态异常时,控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二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二侧的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
[0030]或者,
[0031]基于所述卸料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二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二侧的方向移动,在监测到所述门体的第二侧的移动状态异常时,控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门体的第一侧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一侧的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卸料门机构,通过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门体打开和关闭。一方面,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与第二直线驱动的驱动作用下,门体被压紧于出料口,从而使得门体与出料口之间能够始终保持较好地贴合。一方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固定轴式的卸料门转动磨损较为严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卸料门的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另一方面,即使卸料门磨损后与出料口之间的间隙变大,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门体能够向出料口方向移动以贴紧出料口,使间隙变小,达到使关门间隙自适应的效果。
[0033]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搅拌装置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卸料门机构,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0034]由于传统固定轴结构形式的卸料门机构,卸料门与门沿的间隙无法避免且安装调试完成,间隙确认之后,生产过程中无法调整。由于制造、安装误差以及所生产的混凝土的特性,容易产生由于水泥结块或粗骨料嵌入间隙导致门体卡滞的问题,使得主机卸料门无法开启或无法关上。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卸料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轴式的卸料门只能进行单侧卸料,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料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及用于封堵和打开出料口的门体(3);所述门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门体(3)的第一侧和所述门体(3)的第二侧,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的第二端均可转动的设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能够驱动所述门体(3)的第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一侧脱离或相抵,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能够驱动所述门体(3)的第二侧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二侧脱离或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3)的第一侧和所述门体(3)的第二侧均设置有凸起于所述门体(3)的曲面结构(4),两个所述曲面结构(4)分别用于与所述出料口两侧的门沿(8)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曲面结构(4)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密封所述门体(3)与所述门沿(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料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曲面结构(4)上的凹槽及安装于所述凹槽内的密封件(5),所述密封件(5)用于与所述门沿(8)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3)朝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耐磨衬板(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卸料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衬板(6)的中部向远离所述门体(3)的方向凸起,且所述耐磨衬板(6)的两侧的高度均不超出所述耐磨衬板(6)的中部的高度,所述耐磨衬板(6)的两侧均通过斜面结构与所述耐磨衬板(6)的中部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第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门体的第二侧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曦邹祥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