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84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控制阀上端与吹砂系统压力罐下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阀下端连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下端连接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下部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之间通过连接部安装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输出端与输砂管相连,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与外部设置的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地实现磨料流量的调节,且具有调节精度高,可靠性好的优点。好的优点。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丸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喷丸强化技术,目前喷丸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与喷丸技术相关的机械设备也逐渐向智能化发展。我国与喷丸技术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为了适应我国先进制造业以及航空航天的发展,近年来喷丸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但相比于国外领先的技术工艺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0003]喷丸强化处理是利用旋转叶轮或压缩空气带动弹丸,将弹丸高速喷出打击在零件表面,使零件表面形成一层压应力层,进而使零件的抗疲劳强度增加达到延长零件使用寿命的目的。零件表面的强化效果的与许多因素有关,主要的因素有喷丸时间、距离、角度,以及丸粒的流速、流量和大小等,这些因素着重影响喷丸的质量。评估喷丸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强度和覆盖率,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喷丸强度和覆盖率,控制丸料的流量至关重要。
[0004]目前许多喷丸机的丸料控制并不方便,丸料输出过量会导致零件过喷变形,丸料输出缺量会导致零件喷丸不彻底,覆盖率过低。
[0005]现需要一种喷丸丸料流量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喷丸处理要求非常精准地控制丸料的流量,同时通过感应器实时监控丸料流量保证可靠性,解决上述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通过对现有喷丸流量控制结构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的喷丸流量控制结构的丸料控制并不方便,丸料输出过量会导致零件过喷变形,丸料输出缺量会导致零件喷丸不彻底,覆盖率过低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控制阀上端与吹砂系统压力罐下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阀下端连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下端连接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下部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之间通过连接部安装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输出端与输砂管相连,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与外部设置的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阀为手动截止阀,所述手动截止阀包括下料筒体、阀门结构和旋转控制把手,所述下料筒体处安装设置有阀门结构,所述阀门结构用于打开或隔断下料筒体内部空腔,所述下料筒体外部设置有旋转控制把手,所述旋转控制把手输出端与阀门结构相连,所述下料筒体上端与压力罐相连通,下料筒体下端通过连接部和第二控制阀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法兰座、第二法兰座、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所述下料筒体下端通过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控制阀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外套设有第一法兰座,且所述第一法兰座与第二控制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下端通过第二
连接套筒与第三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外套设有第二法兰座,且所述第二法兰座与第二控制阀底面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阀为气动蝶阀,所述气动蝶阀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控制阀包括磨料入口、磨料出口、阀体和流量控制结构,所述阀体上端设置有磨料入口,所述磨料入口与第二连接套筒连通,所述阀体下端设置有磨料出口,所述磨料出口处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磨料入口与磨料出口在阀体内相互连通,所述磨料入口的下端出口处设置有流量控制结构,所述流量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磨料入口处通道开口大小。
[0013]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直线式伺服电动缸、第三法兰座、连接件和封闭板,所述阀体一侧通过第三法兰座固定连接有直线式伺服电动缸,所述直线式伺服电动缸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阀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靠近磨料入口处设置有封闭板,所述直线式伺服电动缸用于驱动封闭板逐渐封闭磨料入口通道,所述直线式伺服电动缸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法兰座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阀体上供连接件伸入的开口处,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连接件的中部位置。
[0015]优选的,所述直线式伺服电动缸与第三法兰座之间设置有第一调整垫,所述第一调整垫用于调整直线式伺服电动缸在第三法兰座处的安装位置。
[0016]优选的,所述磨料入口处套设有下砂套,所述下砂套下端面与封闭板抵触,所述下砂套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调整垫,所述第二调整垫用于下砂套在阀体处的安装位置。
[0017]优选的,所述阀体背离直线式伺服电动缸一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安装螺丝与阀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直线式伺服电动缸上安装设置有消音器。
[0018]优选的,所述流量传感器为介质流量传感器。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压力罐中的丸料由气动碟阀进行控制是否通过,压力罐与丸料流量阀之间设有手动截止阀,可方便设备的检修工作,避免在维修时要将压力罐中的所有丸料全部放出。
[0021]本专利技术的流量控制阀通过设置直线式伺服电动缸控连接件移动,进而驱动封闭板移动来控制阀门的开合度(控制丸料通过阀门的流量),利用PLC控制系统的PID功能来实现阀门流量自动调节,在工控机的组态软件上对喷丸时所需的丸流量进行设定和实时显示,能够方便地实现磨料流量的调节,且具有调节精度高,可靠性好的优点。
[0022]本专利技术的喷砂机供砂系统,通过在流量控制阀下端设置有美国EI 70

24型传感器检测丸料的实际通过流量,检测其实际通过的丸料流量,将测量得到的磨料流量数据反馈至喷砂机的PLC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再通过直线伺服电动缸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且介质流量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控制阀位置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控制阀剖视图;
[0026]标号说明:第一控制阀1、下料筒体101、阀门结构102、旋转控制把手103、第二控制阀2、第三控制阀3、磨料入口31、下砂套311、磨料出口32、阀体33、盖板331、流量控制结构34、直线式伺服电动缸341、第三法兰座342、连接件343、封闭板344、连接部4、第一法兰座41、第二法兰座42、第一连接套筒43、第二连接套筒44、压力罐5、流量传感器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第一调整垫9、第二调整垫10、消音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
[0028]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1、第二控制阀2、第三控制阀3和连接部4,所述第一控制阀1上端与吹砂系统压力罐5下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阀1下端连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第二控制阀2下端连接设置有第三控制阀3,所述第三控制阀3下部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6,所述第一控制阀1、第二控制阀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控制阀上端与吹砂系统压力罐下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阀下端连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下端连接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下部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之间通过连接部安装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输出端与输砂管相连,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与外部设置的PLC控制系统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为手动截止阀,所述手动截止阀包括下料筒体、阀门结构和旋转控制把手,所述下料筒体处安装设置有阀门结构,所述阀门结构用于打开或隔断下料筒体内部空腔,所述下料筒体外部设置有旋转控制把手,所述旋转控制把手输出端与阀门结构相连,所述下料筒体上端与压力罐相连通,下料筒体下端通过连接部和第二控制阀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法兰座、第二法兰座、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所述下料筒体下端通过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控制阀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外套设有第一法兰座,且所述第一法兰座与第二控制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下端通过第二连接套筒与第三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外套设有第二法兰座,且所述第二法兰座与第二控制阀底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为气动蝶阀,所述气动蝶阀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丸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阀包括磨料入口、磨料出口、阀体和流量控制结构,所述阀体上端设置有磨料入口,所述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济达梁祖琼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富锐百通科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