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晔昊专利>正文

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64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0
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有攀爬结构、适应性调节结构,支架上安装承载盒体,承载盒体上下部的左右内侧壁之间连接辊轴,两根辊轴上有一圈链板,链板外侧板面有攀爬凸体,承载盒体内有停歇结构,适应性调节结构能够调整承载盒体的转动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人体攀爬过程中转移手脚的动作时手脚需要脱离攀爬凸体,从而设计了一套通过手脚着力于攀爬凸体的数量来控制链板转动的结构,既能让康复训练者自己控制训练强度,又能以较小的空间完成不断攀爬的训练,减少了如真实攀爬训练时所面临摔落的危险,此外还能通过适应性调节结构对承载盒体的倾斜程度进行调整,不断加大攀爬训练难度,在康复身体的同时强身健体。在康复身体的同时强身健体。在康复身体的同时强身健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锻炼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体骨关节手术恢复一段时间后进入康复期,通常的骨关节手术在康复期中,康复者需要保证每日有足够的运动量提高康复效率与效果,目前的许多康复用具大多需要他人辅助,协同运动,由于辅助者体质与康复者体质差距,因此很容易让康复者过度运动,反而起到副作用,此外,诸如攀爬的运动能够使手脚与全身同步运动,无疑是一项合适的康复运动,但由于目前的攀爬运动需要较大的场所,而且通常攀爬高度较高,容易使康复训练者产生危险,因此大部分康复训练者将该项康复运动拒之门外,为了让康复训练者方便且放心的进行攀爬训练运动,现设计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攀爬结构、适应性调节结构,所述的攀爬结构包括承载盒体、辊轴、链板、攀爬凸体、停歇结构,支架上转动安装有前向开口的承载盒体,承载盒体上下部的左右内侧壁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两根横向的辊轴,两根辊轴上共同套设有一圈链板,两根辊轴将该圈链板绷紧且使链板仅能随辊轴同步转动,链板外侧板面交错分布安装有若干攀爬凸体,攀爬凸体能够为康复训练者攀爬训练提供攀爬着力点,承载盒体内安装有停歇结构,停歇结构与攀爬凸体相连,当康复训练者手脚着力在攀爬凸体上时,可通过停歇结构增加辊轴转动的阻力,并且着力的攀爬凸体数量越多,则停歇结构能够提供的阻力越大,所述的适应性调节结构能够调整承载盒体的转动角度,适应性调节结构能够调整辊轴与承载盒体相对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0005]如上所述的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停歇结构包括竖板,承载盒体左右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竖板,竖板上开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的塑形槽,塑形槽内安装有管体,管体内设置有液体,竖板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锁止结构,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液动伸缩杆,液动伸缩杆的活动杆外端均固定安装有摩擦片且均朝向对应一侧的辊轴的方向,摩擦片能够与辊轴接触从而可以提供摩擦阻力,液动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一连管与塑形槽中的每根管体相连,当管体一处被挤压时,塑形槽能够阻止管体的其他位置过量膨胀,从而保证管体被挤压时,进入液动伸缩杆中的液体体积近似等同于管体被挤压缩小的体积,攀爬凸体与管体接触,攀爬凸体着力时能够挤压管体,并且攀爬凸体受力越大,则挤压管体的力越大。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攀爬凸体包括活塞缸体,若干链板板面的随机位置处开设通孔,通孔中均固定安装有开口向内侧的活塞缸体,活塞缸体内配合安装有活塞.活塞朝向竖板一侧侧壁上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有挤压轮,挤压轮能够与
管体接触并挤压管体,活塞缸体闭口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凸体,弧形凸体能够供攀爬者着力,弧形凸体的凹面上固定安装有橡胶气狼,橡胶气囊具有弹性,橡胶气囊通过气孔和活塞缸体与活塞所组成的封闭腔体密封连接并连通,橡胶气囊能够在弧形凸体着力时被挤压,压力越大时橡胶气囊被挤压的越扁,被挤压的橡胶气囊在失去压力后弹性复原。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液动伸缩杆为若干根,并均匀分布在竖板的上下两侧侧面,并且位于竖板同一侧的液动伸缩杆之间通过第二连管相连通,两根第二连管与分别通过第一连管与每根管体相连,位于同一侧的若干根液动伸缩杆的活动杆外端共同连接有一块摩擦片。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承载盒体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清洁海绵板。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适应性调节结构包括控制器、电机、阻尼可调式轴承,支架上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相连,电机通过传动件与承载盒体的第一转轴相连,辊轴的第二转轴与承载盒体之间通过阻尼可调式轴承转动连接,阻尼可调式轴承能够调节第二转轴的转动阻力。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装置能够为骨关节术后康复者提供适应性的攀爬训练,从而提高骨关节的康复速度,当采用本装置进行攀爬训练时,首先训练者面向承载盒体的前向开口,通过适应性调节结构调整承载盒体上部向后倾斜,训练者根据自身的体重通过适应性调节结构调整辊轴转动时的所受到的阻力,使适应性调节结构调整后满足下述测试:将双手双脚均着力于攀爬凸体上,此时链板不会被训练者的自身重力带动而转动,当至少一只手或脚离开攀爬凸体时,整圈链板绕两根辊轴转动,从而使靠近训练者的链板向下移动,当调节为上述状态后即可开始攀爬训练,在攀爬训练过程中,每当训练者伸手或抬腿移动至另一个攀爬凸体过程中,由于着力的攀爬凸体的数量减少,使得适应性调节结构提供的对辊轴的阻力与停歇结构对辊轴的阻力之和小于人体重力对链板的牵引力,因此靠近训练者的链板都会向下移动,当训练者将移动的手或脚着力于另一个攀爬凸体后,与攀爬凸体相连的停歇结构对辊轴的阻力增大,使得训练者的自身重力所提供的牵引力无法带动链板转动,即此时停歇结构对辊轴的阻力与适应性调节结构对辊轴的转动阻力之和大于训练者自身重力所提供的牵引力,因此链板无法绕两根辊轴进行转动,此时训练者能够保持攀爬高度并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训练强度过大,造成身体损伤,当训练者能够适应该调整状态下的攀爬训练后,可以通过适应性调节结构再次调整承载盒体的倾斜程度,使承载盒体成竖直状态甚至上部向前倾斜的状态,并再次根据自身体重通过适应性调节结构对辊轴转动的阻力进行调整,从而加大训练难度,在康复同时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人体攀爬过程中转移手脚的动作时手脚需要脱离攀爬凸体,从而设计了一套通过手脚着力于攀爬凸体的数量来控制链板转动的结构,康复训练者在攀爬动作时至少有一只手或脚不着落在攀爬凸体上,则链板随之旋转,康复训练者在手脚全部着落在攀爬凸体上停歇时,链板则不会旋转,如此既能让康复训练者自己控制训练强度,又能以较小的空间完成不断攀爬的训练,减少了如真实攀爬训练时所面临摔落的危险,此外还能通过适应性调节结构对承载盒体的倾斜程度进行调整,不断加大攀爬训练难度,在康复身体的同时强身健体。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的正视图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4为图3的I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上安装有攀爬结构、适应性调节结构,所述的攀爬结构包括承载盒体(2)、辊轴(3)、链板(4)、攀爬凸体(5)、停歇结构(6),支架(1)上转动安装有前向开口的承载盒体(2),承载盒体(2)上下部的左右内侧壁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两根横向的辊轴(3),两根辊轴(3)上共同套设有一圈链板(4),两根辊轴(3)将该圈链板(4)绷紧且使链板(4)仅能随辊轴(3)同步转动,链板(4)外侧板面交错分布安装有若干攀爬凸体(5),攀爬凸体(5)能够为康复训练者攀爬训练提供攀爬着力点,承载盒体(2)内安装有停歇结构(6),停歇结构(6)与攀爬凸体(5)相连,当康复训练者手脚着力在攀爬凸体(5)上时,可通过停歇结构增加辊轴(3)转动的阻力,并且着力的攀爬凸体(5)数量越多,则停歇结构(6)能够提供的阻力越大,所述的适应性调节结构能够调整承载盒体(2)的转动角度,适应性调节结构能够调整辊轴(3)与承载盒体(2)相对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歇结构包括竖板(7),承载盒体(2)左右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竖板(7),竖板(7)上开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的塑形槽(8),塑形槽(8)内安装有管体(9),管体(9)内设置有液体,竖板(7)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锁止结构,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液动伸缩杆(10),液动伸缩杆(10)的活动杆外端均固定安装有摩擦片(11)且均朝向对应一侧的辊轴(3)的方向,摩擦片(11)能够与辊轴(3)接触从而可以提供摩擦阻力,液动伸缩杆(10)分别通过第一连管与塑形槽(8)中的每根管体(9)相连,当管体(9)一处被挤压时,塑形槽(8)能够阻止管体(9)的其他位置过量膨胀,从而保证管体(9)被挤压时,进入液动伸缩杆(10)中的液体体积近似等同于管体(9)被挤压缩小的体积,攀爬凸体(5)与管体(9)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晔昊
申请(专利权)人:丛晔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