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18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涉及分离方舱技术领域,包括H型液压伸缩支腿、集成液压控制系统和方舱底架总成,所述H型液压伸缩支腿包括横梁、两个伸缩支腿、两个支腿油缸和伸缩油缸,所述集成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上连通有手摇泵和齿轮泵。本实用通过设置H型液压伸缩支腿和集成液压控制系统起到了大大提高方舱分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利用H型液压伸缩支腿配合集成液压控制系统实现装车和卸车分离动作,大大提高方舱分离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大型集群方舱项目的经济性,各液压元件高度集成,大大减少液压附件的安装;安装方便,系统运转平稳、高效。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


[0001]本技术涉及分离方舱
,具体为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

技术介绍

[0002]方舱一词来源于军事中使用的术语,它是指使用一些坚固材料进行搭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可以工作的空间,是具有极高防护性能,可供运载的厢式工作间,它的容积一般分为固定或可扩展的两种,常见的固定式容积,在其最初应用的时候,都会配备有承载车具,因此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可以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在其内部进行设计相应的结构,以及根据需求安装相关设备,具备需求特定的功能,广泛应用于机动指挥系统、通信、医疗、后勤保障等,因此,成为机动部队的重要装备之一。
[0003]目前,方舱广泛用于医疗、电力、市政、物流以及部队后勤保障等部门,而方舱的分离普遍采用吊装分离形式,部分小吨位的方舱采用电动支腿配合旋转机构实现分离,但是对于大吨位重型方舱分离的时候,由于重量较大,分离难度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上都无法保证,难以实现可靠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包括H型液压伸缩支腿、集成液压控制系统和方舱底架总成,所述H型液压伸缩支腿包括横梁、两个伸缩支腿、两个支腿油缸和伸缩油缸,所述集成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上连通有手摇泵和齿轮泵,所述齿轮泵的输入轴上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手摇泵和齿轮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集成阀组连通有伸缩油缸,所述手摇泵和齿轮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集成阀组连通有支腿油缸。
[0006]进一步地,所述方舱底架总成的两端均焊接有三道加强型主纵梁,所述横梁通过U型螺栓固定安装于三道加强型主纵梁上,方便固定安装,三道加强型主纵梁增强连接强度,连接稳定性强。
[000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腿油缸分别设置于两个伸缩支腿的底端,所述伸缩油缸设置于横梁上,两个所述伸缩支腿分别固定连接于伸缩油缸的两端,伸缩油缸推动两个伸缩支腿移动,增强分离跨地距离,增强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成阀组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设置于所述手摇泵和齿轮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连通有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与伸缩油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输出端与液压油箱连通,单独控制伸缩油缸的伸缩工作,可靠性强。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集成阀组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设置于所述手摇泵和齿轮泵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连通有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电
磁换向阀与第二液控单向阀之间设置有压力继电器,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通过同步阀与两个支腿油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与液压油箱连通,单独控制支腿油缸动作,从而控制伸缩支腿伸缩,稳定性强。
[0010]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泵的输出端依次连通有溢流阀和单向阀,所述溢流阀与液压油箱连通,具有溢流的作用,从而保护齿轮泵不会受压损坏。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通过设置H型液压伸缩支腿和集成液压控制系统起到了大大提高方舱分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利用H型液压伸缩支腿配合集成液压控制系统实现装车和卸车分离动作,大大提高方舱分离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大型集群方舱项目的经济性,各液压元件高度集成,大大减少液压附件的安装;安装方便,系统运转平稳、高效。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H型液压伸缩支腿的主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H型液压伸缩支腿的俯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0021]图中:1、H型液压伸缩支腿;2、集成液压控制系统;3、方舱底架总成;11、横梁;12、伸缩支腿;13、支腿油缸;14、伸缩油缸;21、液压油箱;22、手摇泵;23、直流电机;24、齿轮泵;25、溢流阀;26、第一集成阀组;261、第一电磁换向阀;262、第一液控单向阀;27、第二集成阀组;271、第二电磁换向阀;272、第二液控单向阀;273、压力继电器;28、同步阀;29、第三电磁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7所示的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包括H型液压伸缩支腿1、集成液压控制系统2和方舱底架总成3,所述H型液压伸缩支腿1包括横梁11、两个伸缩支腿12、两个支腿油缸13和伸缩油缸14,所述集成液压控制系统2包括液压油箱21,所述液压油箱21上连通有手摇泵22和齿轮泵24,所述齿轮泵24的输入轴上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23,所述手摇泵22和齿轮泵2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集成阀组26连通有伸缩油缸14,所述手摇泵22和齿轮泵24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集成阀组27连通有支腿油缸13,两个所述支腿油缸13分别设置于两
个伸缩支腿12的底端,所述伸缩油缸14设置于横梁11上,两个所述伸缩支腿12分别固定连接于伸缩油缸14的两端,所述第一集成阀组26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261,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61设置于所述手摇泵22和齿轮泵24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61连通有第一液控单向阀262,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262与伸缩油缸14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61的输出端与液压油箱21连通,所述第二集成阀组27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271,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71设置于所述手摇泵22和齿轮泵24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71连通有第二液控单向阀272,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71与第二液控单向阀272之间设置有压力继电器273,使用时,第二电磁换向阀271和第二液控单向阀272之间设置压力继电器273进行压力检测,在压力达到一定额定值时传递出电信号到控制系统中,从而使得控制系统进行停止动作,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272通过同步阀28与两个支腿油缸13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71与液压油箱21连通。
[0024]所述方舱底架总成3的两端均焊接有三道加强型主纵梁,所述横梁11通过U型螺栓固定安装于三道加强型主纵梁上,使用时,利用U型螺栓固定安装方舱底架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包括H型液压伸缩支腿(1)、集成液压控制系统(2)和方舱底架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液压伸缩支腿(1)包括横梁(11)、两个伸缩支腿(12)、两个支腿油缸(13)和伸缩油缸(14),所述集成液压控制系统(2)包括液压油箱(21),所述液压油箱(21)上连通有手摇泵(22)和齿轮泵(24),所述齿轮泵(24)的输入轴上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23),所述手摇泵(22)和齿轮泵(2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集成阀组(26)连通有伸缩油缸(14),所述手摇泵(22)和齿轮泵(24)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集成阀组(27)连通有支腿油缸(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底架总成(3)的两端均焊接有三道加强型主纵梁,所述横梁(11)通过U型螺栓固定安装于三道加强型主纵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脱卸式分离方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腿油缸(13)分别设置于两个伸缩支腿(12)的底端,所述伸缩油缸(14)设置于横梁(11)上,两个所述伸缩支腿(12)分别固定连接于伸缩油缸(14)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林炎王荣清曾光荣林志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