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酸性条件下铜硫分离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2301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弱酸性条件下铜硫分离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通过在淀粉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剂MO,在弱酸性条件制备出铜硫分离抑制剂,加入捕收剂乙基黄药,起泡剂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酸性条件下铜硫分离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选矿
,特别涉及一种弱酸性条件下铜硫分离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铜矿资源矿床的工业类型比较齐全,其中以硫化铜矿为主。铜硫矿石是硫化铜矿石中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且分布甚广。浮选是从此类矿石中获取铜金属和硫资源的重要粗加工环节,而提高铜产品的质量,获得回收率较高的精矿是浮选的首要任务。此类矿石浮选时无论是优先浮选、混合浮选还是其他工艺,都要面对铜硫分离这一共性问题。为实现铜、硫选择性浮选分离,抑制剂种类的选择及添加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石灰作为抑制剂的高碱浮选工艺(pH大于12)以实现铜、硫分离。此工艺已相当成熟,分离效果较好。然而,大量石灰的使用,不仅抑制部分铜矿物的上浮,影响铜精矿的回收率,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矿泥夹带,影响精矿质量。此外,大量石灰的使用会导致设备和矿浆输送管道结垢、影响伴生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引发矿山废水的环境污染。
[0003]为了改善铜、硫分离的浮选环境,一些选矿科技工作者在铜硫分离抑制剂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申请号为201710181218.5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浮选镁矽卡岩型硫化铜矿石的组合调整剂及其应用”公开了以古尔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纤维素类抑制剂、腐植酸钠、木质素磺酸钠为抑制剂,获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但分选工艺仍在高碱度(pH=10.0

11.5)条件下进行,并且以烧碱、硫化钠和水玻璃作矿浆pH值调整剂,进而增加了选矿成本。
[0004]申请号为201210336908.0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低碱度条件下铜硫有效分离的复合抑制剂”公开了以次氯酸钙和腐植酸钠为复合抑制剂在低碱度(pH=8

9)下能有效实现铜、硫分离。这为无石灰添加铜硫矿石的分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但该专利技术专利中的铜硫矿石硫含量仅约为10%,它对于高硫(S大于20%)硫化铜矿石的适应性仍有待验证。此外,由于硫化矿物的氧化溶解,硫化铜矿石浮选矿浆的自然pH通常呈弱酸性,低碱度下分选此类矿石需要增加pH调整剂的消耗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弱酸性条件下铜硫分离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实现铜矿物与硫化铁矿物在弱酸性环境中的选择性浮选分离,降低pH调整剂的消耗量,成本低并且环保。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弱酸性条件下铜硫分离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取30

50g淀粉配制质量百分浓度为20

40%的淀粉水溶液,加热搅拌;
[0009](2)向步骤(1)淀粉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剂MO(中文中表示:氧化物改性剂),加热搅拌;
[0010](3)向步骤(2)溶液中加入碱,控制pH为7

8,加热搅拌;所述碱为氢氧化钠、碳酸
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等(含钾、钠的可溶性碱液);
[0011](4)将步骤(3)溶液进行固液分离,用水冲洗2

4次,得到滤渣和滤液;
[0012](5)向步骤(4)所得滤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固液分离,得到沉淀物,烘干,即得铜硫分离抑制剂TCSS。
[0013]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淀粉为可溶性淀粉;所述加热搅拌温度为60

80℃,时间为30

60min。
[0014]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氧化剂MO与步骤(1)所述淀粉的质量比为(8

10):1;所述氧化剂MO为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溴化钠10

30%,次氯酸钠70

90%。
[0015]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加热搅拌温度为60

80℃,时间为90

180min。
[0016]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加热搅拌温度为60

80℃,时间为30

60min。
[0017]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有机溶剂与步骤(1)所述淀粉摩尔比为(1.2

2):1。
[0018]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碳酸二甲酯、石油醚等。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铜硫分离抑制剂。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铜硫分离抑制剂的应用,将铜硫分离抑制剂用于对原生铜矿物进行抑制。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铜硫分离的浮选方法,对原矿进行磨矿,以所述的铜硫分离抑制剂为抑制剂,以乙基黄药为捕收剂,以2
#
油为起泡剂,进行铜硫分离粗选、二次铜硫分离扫选,以及进行二次铜硫分离精选,分别得到尾矿和精矿。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通过氧化剂MO(溴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将淀粉分子结构中的羟基(

OH)逐级氧化为含羧基(

COO)的化合物,碱进一步将自由羧基(

COO)转变成可溶性羧酸盐,它将与黄铁矿的富铁表面发生强烈的吸附,进而抑制黄铁矿。本专利技术中铜硫浮选分离的抑制剂的合成路线如下(以氢氧化钠为例):
[0023][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专利技术的铜硫浮选分离的抑制剂在弱酸性环境中能有效实现铜硫分离,解决了传统的铜硫分离高碱度、加入大量石灰所造成的易结垢、固结、堵塞管道、腐蚀设备、矿山废水严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药剂的合理组合与添加实现了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强化了捕收剂对黄铜矿等硫化铜矿物的选择性吸附,提高了铜精矿的品质和回收率。与传统的石灰高碱工艺相比,铜品位提高1

3%,铜回收率提高3

6%。本专利技术具有无污染,制备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抑制剂在铜硫分离应用中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29]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30]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酸性条件下铜硫分离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淀粉配制质量百分浓度为20

40%的淀粉水溶液,加热搅拌;(2)向步骤(1)淀粉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剂MO,加热搅拌;(3)向步骤(2)溶液中加入碱,控制pH为7

8,加热搅拌;(4)将步骤(3)溶液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5)向步骤(4)所得滤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固液分离,得到沉淀物,烘干,即得铜硫分离抑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淀粉为可溶性淀粉;所述加热搅拌温度为60

80℃,时间为30

6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氧化剂MO与步骤(1)所述淀粉的质量比为(8

10):1;所述氧化剂MO为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溴化钠10

30%,次氯酸钠70

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少军丁湛毕云霄李颉袁加巧文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