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轴承内圈压装间歇转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94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关节轴承内圈压装间歇转位机构,属于关节轴承加工装置技术领域,该关节轴承内圈压装间歇转位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的圆周表面开设有环形转槽,且环形转槽与壳体的内腔连通;支撑架;多个待加工轴承;压装机构;以及间歇转位机构;本装置将多个待加工轴承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支撑架上端,通过压装机构带动冲头往复升降向下冲撞对其中一个待加工轴承进行压装,并通过与间歇转位机构的配合带动多个待加工轴承间歇转动,从而可以实现以流水线的形式批量完成关节轴承的压装作业,通过全机械操作不仅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无需人工操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轴承内圈压装间歇转位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关节轴承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关节轴承内圈压装间歇转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关节轴承是一种球面滑动轴承,关节轴承的结构比滚动轴承简单,主要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组成。关节轴承一般用于速度较低的摆动运动(即角运动),由于滑动表面为球面形,运动时也可以在任意角度旋转摆动(即调心运动),在支承轴与轴壳孔不同心度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关节轴承具有载荷能力大,抗冲击,抗腐蚀、耐磨损、自调心、润滑好等特点。关节轴承的加工过程是分别制作出内圈和外圈后再将内圈压装入外圈内。
[0003]现有的关节轴承内圈压装装置结构简单,不够智能化,是通过人工操作冲头的方式将关节轴承内圈压装入外圈内,一次仅能加工一个关节轴承,不仅生产效率很低,而且人工操作失误率较高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节轴承内圈压装间歇转位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装置结构简单,不够智能化,是通过人工操作冲头的方式将关节轴承内圈压装入外圈内,一次仅能加工一个关节轴承,导致不仅生产效率很低,而且人工操作失误率较高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关节轴承内圈压装间歇转位机构,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的圆周表面开设有环形转槽,且环形转槽与壳体的内腔连通;
[0008]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于环形转槽内;
[0009]多个待加工轴承,多个所述待加工轴承均连接于支撑架的上端;
[0010]压装机构,所述压装机构包括移动限位部件、T形连接板、冲头、电机、半齿轮、两个第一齿条和两个Y形连接板,两个所述Y形连接板均设置于壳体内,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均固定连接于两个Y形连接板的相靠近端,所述T形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Y形连接板的一侧端,所述冲头固定连接于T形连接板的下端,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一侧内壁,所述半齿轮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且半齿轮与两个第一齿条均间歇啮合,所述移动限位部件与T形连接板连接以对其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只能作直线运动;以及
[0011]间歇转位机构,所述间歇转位机构包括转动限位部件、连接部件、第二齿条、直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于另一个Y形连接板的一侧端,所述直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直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直齿轮通过连接部件与第一锥形齿轮连接以实现传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通过连接部件与支撑架连接以实现传动,所述移动限
位部件与第一锥形齿轮连接以实现其单向转动。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限位部件包括两个T形滑槽和两个T形滑块,两个所述T形滑槽分别开设于壳体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T形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T形连接板的两侧端,且两个T形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T形滑槽内。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的两侧内壁,所述第三转杆转动连接于壳体的下内壁,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相连接,所述直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的圆周表面。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限位部件包括第一环形连接板、固定块、内棘轮、第二环形连接板、棘爪和弹簧,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板和第二环形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圆周表面,所述固定块和内棘轮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环形连接板和第二环形连接板的相靠近端,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第一环形连接板的一侧端,且棘爪与内棘轮间歇啮合,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一侧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棘爪的一侧端。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多个所述待加工轴承分别活动卡接于多个卡槽内。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一侧端均为开口,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两侧内壁,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限位块的圆周内壁。
[001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棘爪和弹簧设有多个,且多个棘爪和多个弹簧均匀分布。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方案中,通过电机的运转可以带动半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冲头和第二齿条向下移动,冲头向下朝着其正对的待加工轴承冲撞完成压装,同时第二齿条会带动直齿轮转动,此时棘爪与内棘轮不啮合,内棘轮不会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进而第一锥形齿轮也不会带动支撑架转动,多个待加工轴承处于静止状态,当冲头完成一次压装后半齿轮会带动冲头和第二齿条向上移动,此时棘爪与内棘轮相啮合,棘爪会带动内棘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架和多个待加工轴承转动,将已经压装完成的待加工轴承转动移走,并将下一个待加工轴承转动至冲头的正下侧后再次停止,如此往复,可以实现流水线式的批量压装作业,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无需人工操作压装,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避免了人工操作导致的失误。
[0020]2、本方案中,支撑架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多个待加工轴承分别活动卡接于多个卡槽内,通过活动卡接的方式将多个待加工轴承固定在支撑架上,可以方便放置和拿取多个待加工轴承。
[0021]3、本方案中,通过结构的巧妙设计,只需一个电机作为动力输入源即可带动压装机构和间歇转位机构运转,起到了减少装置制造成本,节约装置运转时的能源消耗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内棘轮处的局部爆炸图。
[0027]图中:1、壳体;101、环形转槽;102、T形滑槽;2、支撑架;201、卡槽;3、待加工轴承;4、T形连接板;401、冲头;5、电机;501、半齿轮;502、第一齿条;503、Y形连接板;504、T形滑块;6、第二齿条;601、直齿轮;602、第一转杆;603、第二转杆;604、第一锥形齿轮;605、第二锥形齿轮;606、第三转杆;607、限位块;7、第一环形连接板;701、固定块;702、棘爪;703、弹簧;704、内棘轮;705、第二环形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轴承内圈压装间歇转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圆周表面开设有环形转槽(101),且环形转槽(101)与壳体(1)的内腔连通;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转动连接于环形转槽(101)内;多个待加工轴承(3),多个所述待加工轴承(3)均连接于支撑架(2)的上端;压装机构,所述压装机构包括移动限位部件、T形连接板(4)、冲头(401)、电机(5)、半齿轮(501)、两个第一齿条(502)和两个Y形连接板(503),两个所述Y形连接板(503)均设置于壳体(1)内,两个所述第一齿条(502)均固定连接于两个Y形连接板(503)的相靠近端,所述T形连接板(4)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Y形连接板(503)的一侧端,所述冲头(401)固定连接于T形连接板(4)的下端,所述电机(5)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一侧内壁,所述半齿轮(501)固定连接于电机(5)的输出端,且半齿轮(501)与两个第一齿条(502)均间歇啮合,所述移动限位部件与T形连接板(4)连接以对其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只能作直线运动;以及间歇转位机构,所述间歇转位机构包括转动限位部件、连接部件、第二齿条(6)、直齿轮(601)、第一锥形齿轮(604)和第二锥形齿轮(605),所述第二齿条(6)固定连接于另一个Y形连接板(503)的一侧端,所述直齿轮(601)、第一锥形齿轮(604)和第二锥形齿轮(605)均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直齿轮(601)与第二齿条(6)相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04)与第二锥形齿轮(605)相啮合,所述直齿轮(601)通过连接部件与第一锥形齿轮(604)连接以实现传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05)通过连接部件与支撑架(2)连接以实现传动,所述移动限位部件与第一锥形齿轮(604)连接以实现其单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轴承内圈压装间歇转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限位部件包括两个T形滑槽(102)和两个T形滑块(504),两个所述T形滑槽(102)分别开设于壳体(1)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T形滑块(504)分别固定连接于T形连接板(4)的两侧端,且两个T形滑块(504)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T形滑槽(102)内。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春耀戴若凡戴记雄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申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