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42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具有加工稳定,加工精度高的优点,该技术方案包括固定架、安装于固定架上的刀头组件和用于驱动刀头组件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刀头组件包括:旋转座,旋转座可旋转的安装于固定架内;刀架,刀架可径向调节的设置于旋转座前端;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设置于旋转座前端的中心上;其中,刀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刀架径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件加工
,特指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经常用到呈中空柱状结构的工件,如嵌件、阀门、管件等,国内外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对它们加工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目前,该类零件的加工,多数采用传统机床,其加工方法也一般采用工件旋转,刀具不转的方式进行加工;但当工件过大、过长时,常常存在工作旋转不稳定,最红到时加工精度低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现也已开发了展刀动力头,其能够实现工件静止,而刀具旋转的加工方式,如申请号CN201010129804.3所公开的内容。
[0003]但其还是存在以下问题,部分产品管壁较薄,在加工工程中,由于刀具产生的径向力,容易造成管口变形,影响加工精度,此外,动力头在长时间的旋转过程中,容易产生磨损,造成自身旋转稳定性下降,最终加工精度降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具有加工稳定,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包括固定架、安装于固定架上的刀头组件和用于驱动刀头组件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组件包括:
[0006]旋转座,旋转座可旋转的安装于固定架内;
[0007]刀架,刀架可径向调节的设置于旋转座前端;
[0008]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设置于旋转座前端的中心上;
[0009]其中,刀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刀架径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头组件还包括:
[0011]活动座,活动座嵌于旋转座的前端,且可相对旋转座径向滑动,刀架安装于活动座上;
[0012]固定座,固定座固定于旋转座的前端,夹持组件设置于固定座上;
[0013]其中,活动座与固定座呈十字交织设置,且固定座上设有供活动座穿过的滑孔,活动座上还设有置于旋转座内侧且呈倾斜设置的楔块;
[0014]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0015]拉杆组件;
[0016]回转油压缸;
[0017]其中,拉杆组件的一端与楔块配合连接,拉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回转油压缸上。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0019]夹头,用于夹持待加工管件的内壁;
[0020]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夹头的径向扩张或回缩;
[0021]驱动系统,用于控制调节组件的运动;
[0022]其中,夹头包括环形结构的夹座和多瓣结构的夹杆,夹座内设有若干径向设置的滑槽,夹杆的其中一端为位于滑槽内的滑动部,且滑槽内还设有与滑动部径向抵触的第一复位弹簧,旋转座内设有用于安装夹座的环槽,环槽内还设有滚珠轴承;多瓣结构的夹杆之间形成锥形结构的调节腔;
[0023]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调节板和锥形结构的调节柱,调节柱可旋转的设置于调节板上,且调节柱位于调节腔内;
[0024]驱动系统包括设置于旋转座底端的驱动腔和用于向驱动腔内供油的供油系统,调节杆的尾端设有设置驱动腔内的第一活塞环,第一活塞环将驱动腔分隔成前活塞腔和后活塞腔,供油系统分别与前活塞腔、后活塞腔连通。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油系统包括:
[0026]Y型三位四通阀,Y型三位四通阀包括第一进油口P、第一回油口T、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
[0027]二位三通阀,二位三通阀包括工作油口P、第二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
[0028]调节阀,调节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回位弹簧,阀芯和回位弹簧均位于阀体内,且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体和阀芯抵触,阀芯上还设有轴向贯穿阀芯设置的泄压通道;
[0029]其中,阀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油口和第一排油口,阀体的侧面还设有进油口和第二排油口;当阀芯处于闭合状态时,阀芯顶端与出油口抵触封闭,阀芯底端的外周壁与第二排油口抵触封闭,进油口和第一排油口处于开启状态;当阀芯处于半开状态时,阀芯顶端与出油口分离,进油口与出油口导通,且进油口与第一排油口之间通过泄压通道导通;当阀芯处于全开状态时,出油口、第一排油口和第二排油口均与进油口导通;
[0030]其中,第一工作油口A与前活塞腔连通,第一工作油口B与工作油口P连通,第二工作油口A与后活塞腔直接连通,第二工作油口B与进油口连通,出油口也与后活塞腔连通。
[003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位于旋转座尾端的固定支架,旋转座尾端与固定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旋转座的尾端上设有与固定支架径向抵触的密封件;
[0032]旋转座上设有与前活塞腔连通的前过油孔、与后活塞腔连通的后过油孔,固定支架上设有与前过油孔连通的第一油槽、与后过油孔连通的第二油槽,供油系统与前过油孔之间通过第一油槽连通,供油系统与后过油孔之间通过第二油槽连通。
[003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内设有用于安装旋转座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还设有与旋转座外周抵触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为前后两组,每组支撑机构均包括多个呈环向阵列排布的支撑组件,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撑组件的安装通道;
[0034]支撑组件包括:
[0035]可倾瓦块,用于与旋转座周侧抵触;
[0036]支撑销,用于与可倾瓦块径向抵触;
[0037]增压组件,用于对支撑销起到径向增压补偿的作用。
[003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通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扩孔段、缩孔段和外扩孔段,缩孔段和外扩孔段之间还设有缩口环;
[0039]支撑销安装于缩孔段内,且支撑销的前端穿过内扩孔段并与可倾瓦块径向抵触,
支撑销的后端与缩口环轴向抵触,且支撑销的外周壁上设有与缩孔段径向抵触的第一密封圈;
[0040]支撑销上还套设有位于内扩孔段内的预紧弹簧;增压组件设有与外扩孔段上。
[004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压组件包括:
[0042]高压缸,高压缸位于外扩孔段的外端,高压缸包括缸盖;
[0043]平衡滑套,平衡滑套可轴向滑动的穿过缸盖设置,且平衡滑套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活塞环;
[0044]平衡杆,可轴向滑动的设置于平衡滑套的中心,且平衡杆的一端位于高压缸内,平衡杆的另一端与支撑销轴向抵触;
[0045]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外扩孔段内,且第二复位弹簧与平衡滑套轴向抵触;
[0046]其中,平衡杆内设有相连通的导流通道和导流槽,导流通道轴向设置于平衡杆内,导流槽径向设置于平衡杆与支撑销的抵触端面上;导流通道内还设有供高压缸内的高压油流向导流槽的单向阀。
[004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注油孔和出油孔,固定支架外还设有循环供油装置,循环供油装置包括循环泵、过滤装置、冷却装置和润滑油油箱,出油孔、过滤装置、冷却装置、润滑油油箱、供油泵和注油孔依次连通。
[0048]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包括固定架(1)、安装于固定架(1)上的刀头组件和用于驱动刀头组件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组件包括:旋转座(2),旋转座(2)可旋转的安装于固定架(1)内;刀架(3),刀架(3)可径向调节的设置于旋转座(2)前端;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设置于旋转座(2)前端的中心上;其中,刀架(3)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刀架(3)径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组件还包括:活动座(4),活动座(4)嵌于旋转座(2)的前端,且可相对旋转座(2)径向滑动,刀架(3)安装于活动座(4)上;固定座(6),固定座(6)固定于旋转座(2)的前端,夹持组件设置于固定座(6)上;其中,活动座(4)与固定座(6)呈十字交织设置,且固定座(6)上设有供活动座(4)穿过的滑孔,活动座(4)上还设有置于旋转座(2)内侧且呈倾斜设置的楔块;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拉杆组件(7);回转油压缸(8);其中,拉杆组件(7)的一端与楔块配合连接,拉杆组件(7)的另一端连接于回转油压缸(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头(9),用于夹持待加工管件的内壁;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夹头(9)的径向扩张或回缩;驱动系统,用于控制调节组件的运动;其中,夹头(9)包括环形结构的夹座(11)和多瓣结构的夹杆(10),夹座(11)内设有若干径向设置的滑槽,夹杆(10)的其中一端为位于滑槽内的滑动部,且滑槽内还设有与滑动部径向抵触的第一复位弹簧(12),旋转座(2)内设有用于安装夹座(11)的环槽,环槽内还设有滚珠轴承(13);多瓣结构的夹杆(10)之间形成锥形结构的调节腔;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14)、调节板(15)和锥形结构的调节柱(16),调节柱(16)可旋转的设置于调节板(15)上,且调节柱(16)位于调节腔内;驱动系统包括设置于旋转座(2)底端的驱动腔和用于向驱动腔内供油的供油系统,调节杆(14)的尾端设有设置驱动腔内的第一活塞环(17),第一活塞环(17)将驱动腔分隔成前活塞腔(18)和后活塞腔(19),供油系统分别与前活塞腔(18)、后活塞腔(19)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EX管件加工组合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统包括:Y型三位四通阀(20),Y型三位四通阀(20)包括第一进油口P、第一回油口T、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二位三通阀(21),二位三通阀(21)包括工作油口P、第二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调节阀(22),调节阀(22)包括阀体、阀芯(23)和回位弹簧(24),阀芯(23)和回位弹簧(24)均位于阀体内,且回位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阀体和阀芯(23)抵触,阀芯(23)上还设有轴向贯穿阀芯(23)设置的泄压通道(25);其中,阀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油口(26)和第一排油口(27),阀体的侧面还设有进油口
(28)和第二排油口(29);当阀芯(23)处于闭合状态时,阀芯(23)顶端与出油口(26)抵触封闭,阀芯(23)底端的外周壁与第二排油口(29)抵触封闭,进油口(28)和第一排油口(27)处于开启状态;当阀芯(23)处于半开状态时,阀芯(23)顶端与出油口(26)分离,进油口(28)与出油口(26)导通,且进油口(28)与第一排油口(27)之间通过泄压通道(25)导通;当阀芯(23)处于全开状态时,出油口(26)、第一排油口(27)和第二排油口(29)均与进油口(28)导通;其中,第一工作油口A与前活塞腔(18)连通,第一工作油口B与工作油口P连通,第二工作油口A与后活塞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昭何兵陈金勇陈礼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